一种可单手操控的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225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单手操控的内窥镜,内窥镜手柄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可单手操控的旋钮;插入部包括软管和前后两端分别同轴固定于软管后端和旋钮内的硬管,软管和硬管内同轴设置有与工作通道接头连通的工作通道管,软管的前端同轴固定有与工作通道管连通且固定的内窥镜头部,软管与内窥镜手柄之间连接有弯曲转向机构,其包括弯曲转向驱动装置和固定连接于弯曲转向驱动装置与软管之间的转向钢丝;弯曲转向驱动装置设置于内窥镜手柄内,内窥镜手柄内固定有用于保障弯曲转向机构的转向精度、防止插入部的转动功能与弯曲功能相互影响的过渡结构。结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单手操控的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
,具体地指一种可单手操控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带有图像观察及为其他手术器械附件提供工作通道的器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腹腔镜、膀胱肾盂镜、宫腔镜、支气管镜、肠胃镜等。其中按插入部的类型可分为硬性和软性两大类,硬性的内窥镜由于其插入部是刚性的,管体稳固性较好,便于插入,通常是平握住手柄部分将插入管进入人体,但由于插入部无法弯曲,导致其观察的角度和区域比较有限,存在盲区,且无法进入形状复杂的腔道组织内。软性的内窥镜其插入杆为柔性的,前端带有一段可弯曲的弯曲部,能方便进入复杂的腔道,目前,存在双向可转动、轴向可旋转的软镜,这样的软镜结构能实现无死角的大范围观察角度,但是软镜的操作手柄部分一般为竖握式手柄,这样的操控手柄不适合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耳鼻喉镜及关节镜等内窥镜手术治疗场合。此外,控制插入部的轴向旋转需要医生的另一只手去操作才行,无法单手实现插入部的轴向旋转操控。并且由于软镜的前端弯曲部的双向弯曲是靠牵引两根穿插在插入管内部的钢丝绳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单手操控的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手柄(1)、连接于所述内窥镜手柄(1)前端的硬管(4)和同轴固定于所述硬管(4)前端的软管(3),所述内窥镜手柄(1)上设置有与所述硬管(4)连通、用于注水和插入器械的工作通道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手柄(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可单手操控的旋钮(9),所述硬管(4)的后部同轴固定于所述旋钮(9)内;所述软管(3)与所述内窥镜手柄(1)之间连接有弯曲转向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窥镜手柄(1)内的弯曲转向驱动装置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弯曲转向驱动装置与所述软管(3)之间的转向钢丝(8);所述内窥镜手柄(1)内固定有用于保障所述弯曲转向机构的转向精度、防止所述硬管(4)的转动功能与软管(3)的弯曲功能相互影响的过渡结构,其包括前端同轴固定于所述软管(3)后部内表面、后端延伸至所述内窥镜手柄(1)内的钢丝导向管(14)和固定于所述内窥镜手柄(1)内、与所述硬管(4)同轴布置的过渡套筒(15);所述转向钢丝(8)穿过所述钢丝导向管(14)和所述过渡套筒(15)固定连接所述弯曲转向驱动装置,所述钢丝导向管(14)、所述过渡套筒(15)和所述弯曲转向驱动装置沿所述硬管(4)的轴向方向前后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手操控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9)的后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内窥镜手柄(1)前端内部;所述旋钮(9)与所述内窥镜手柄(1)之间设置有可使所述旋钮(9)在任意转动位置自锁的旋钮自锁结构,其包括开设于所述旋钮(9)的外表面的自锁密封圈安装环槽,所述自锁密封圈安装环槽内设置有自锁密封圈(10),所述自锁密封圈(10)压紧固定于所述自锁密封圈安装环槽与所述内窥镜手柄(1)的前端内表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单手操控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手柄(1)与所述旋钮(9)之间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旋钮(9)的轴向前后位置的轴向限位结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窥镜手柄(1)的前端内表面上的轴向限位卡扣(11)和开设于所述旋钮(9)的外表面上、与所述轴向限位卡扣(11)配合的轴向限位卡槽。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单手操控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手柄(1)与所述旋钮(9)之间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旋钮(9)转动位置的转动限位结构,其包括沿所述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仁义樊松王敏张航张振雄陆才鹤陈驰胡学成张友林吴淑香余芬芬毛业云龙刚李金平张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佑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