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144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沉降舱箱,所述充电桩本体设置在沉降舱箱的内部,且充电桩本体可在沉降舱箱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充电桩本体由充电桩体、升降固定底座、疏水棚顶、升降装置组成,所述充电桩体固定在升降固定底座的顶侧,所述疏水棚顶固定在充电桩体的顶侧,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升降固定底座内,所述充电桩体、升降固定底座的四角内部和疏水棚顶内底侧设置有排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升降充电桩的设置,改变传统升降充电桩的结构设计,改进为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充电桩,且设备具有自排水的功能,当出现水流倒灌进沉降舱箱的时候,可以将内部的积水抽出,避免积水对于充电桩的影响,宜推广使用。宜推广使用。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汽车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动车的充电安全也是非常的重要,在室外设立的充电桩,设立在平面上的时候,当没有电动车进行充电,其占用的位置其他车辆的停泊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就需要用到升降充电桩,虽然充电桩顶侧多数设置有遮阳棚,但是在大雨天气中,雨水很可能对升降充电桩的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又因为升降充电桩底侧多数是内陷的凹槽,这就造成了内陷的凹槽可能会出现积水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类情况,设计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沉降舱箱,所述充电桩本体设置在沉降舱箱的内部,且充电桩本体可在沉降舱箱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充电桩本体由充电桩体、升降固定底座、疏水棚顶、升降装置组成,所述充电桩体固定在升降固定底座的顶侧,所述疏水棚顶固定在充电桩体的顶侧,所述充电桩体、升降固定底座、疏水棚顶一体固定,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升降固定底座内,所述充电桩体和升降固定底座的两侧面中心开设有上下设置的齿条滑槽,所述升降装置的两端设置在升降固定底座两侧的齿条滑槽内,所述充电桩体、升降固定底座的四角内部和疏水棚顶内底侧设置有排水结构。
[000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沉降舱箱由舱体盒、地面固定板、升降齿板组成,所述地面固定板设置有多组,多组地面固定板分别焊接固定在舱体盒的顶面侧边,所述升降齿板设置有两组,两组升降齿板呈对称设置,且两组升降齿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舱体盒的两侧壁上,所述升降齿板设置在充电桩体和升降固定底座两侧面的齿条滑槽内,所述升降装置的两端与两侧的升降齿板连接。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排水结构由排水泵吸结构、水感应结构、吸水管、侧面排水管组成,所述排水泵吸结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排水泵吸结构呈对称设置,所述吸水管设置有四组,四组吸水管分别连接在两组排水泵吸结构的两侧端,所述水感应结构设置有四组,四组水感应结构分别固定在四组吸水管的底端侧面,且水感应结构通过信号线连接两组排水泵吸结构,所述侧面排水管设置在排水泵吸结构的外侧,且侧面排水管分别连接在两组排水泵吸结构的侧面,所述四组吸水管设置在充电桩体、升降固定底座的四角内部,且吸水管和水感应结构的底端穿过升降固定底座的底面,所述排水泵吸结构和侧面排水管固定在疏水棚顶的内底侧。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侧面排水管由排水主管、排水分管、泵连通管组成,所述排水主管呈圆周排列设置,所述排水分管连接在排水主管的外侧边,所述泵连通管连
接在排水主管的内侧,所述排水主管、排水分管、泵连通管均固定在疏水棚顶内部,且排水分管的外侧端设置在疏水棚顶的侧边缘,所述泵连通管的内端连接,,所述排水泵吸结构由抽吸泵、泵架、抽吸泵架管、吸水管接头组成,所述抽吸泵呈对立的固定在泵架上,所述抽吸泵架管呈对称的设置在泵架的侧面两端,且抽吸泵架管的内端与抽吸泵连接,所述吸水管接头设置在抽吸泵架管的侧端底侧,所述泵连通管分别连接在两组抽吸泵的两侧,所述水感应结构由感应水管、感应浮块、导通触板、并列导通块组成,所述感应浮块设置在感应水管内,所述导通触板固定在感应浮块的顶面,所述感应浮块、导通触板可在感应水管内上下移动,所述并列导通块对称固定在感应水管的顶端侧壁上,所述导通触板移动至感应水管最顶端可与对称设置的并列导通块接触连接,所述信号线连接并列导通块,所述感应水管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防坠环边,所述感应水管的顶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信号线连接抽吸泵。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固定底座由底座盒体、阻灌水隔离盒、并列固定板、连接轴承组成,所述阻灌水隔离盒和并列固定板分别设置有两组,两组阻灌水隔离盒和并列固定板分别呈对称的设置在底座盒体的内部两侧,所述连接轴承设置有四组,四组连接轴承分别设置在两组阻灌水隔离盒和并列固定板的侧面,所述阻灌水隔离盒的外侧开设有齿轮侧边探出口,所述齿轮侧边探出口设置在齿条滑槽内,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底座盒体内,且升降装置和连接轴承连接。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装置由升降驱动电动机、主动齿轮、主动齿带轮、从动齿轮、从动齿带轮、传动齿带、升降齿轮、并列齿轮组成,所述主动齿轮和主动齿带轮前后并列同轴设置,且主动齿轮和主动齿带轮的连接在升降驱动电动机的前侧,所述从动齿轮、升降齿轮、并列齿轮均设置有两组,所述一组从动齿轮设置在主动齿轮的右侧,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另一组从动齿轮和从动齿带轮前后同轴并列设置,所述从动齿轮和从动齿带轮并列设置在主动齿轮和主动齿带轮并列设置,所述主动齿带轮和从动齿带轮通过传动齿带连接,所述并列齿轮和升降齿轮前后同轴并列设置,所述并列齿轮和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升降齿轮设置在阻灌水隔离盒内,且并列齿轮和升降齿轮前后同轴连接在阻灌水隔离盒侧壁的连接轴承上,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在并列固定板侧壁的连接轴承上,所述升降齿轮的外侧穿过齿轮侧边探出口和升降齿板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优化了升降充电桩的设置,改变传统升降充电桩的结构设计,改进为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充电桩,且设备具有自排水的功能,当出现水流倒灌进沉降舱箱的时候,可以将内部的积水抽出,避免积水对于充电桩的影响,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外观状态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桩本体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沉降舱箱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沉降舱箱拆分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排水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示侧面排水管意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排水泵吸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水感应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专利技术水感应结构半剖细节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固定底座和升降装置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固定底座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示意图。
[0022]图中:充电桩本体1、沉降舱箱2、充电桩体3、升降固定底座4、疏水棚顶5、升降装置6、齿条滑槽7、排水结构8;舱体盒2

1、地面固定板2

2、升降齿板2

3、固定螺栓2

4;排水泵吸结构8

1、水感应结构8

2、吸水管8

3、侧面排水管8

4、信号线8

5;排水主管84

1、排水分管84

2、泵连通管84

3、抽吸泵81

1、泵架81

2、抽吸泵架管8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沉降舱箱(2),所述充电桩本体(1)设置在沉降舱箱(2)的内部,且充电桩本体(1)可在沉降舱箱(2)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充电桩本体(1)由充电桩体(3)、升降固定底座(4)、疏水棚顶(5)、升降装置(6)组成,所述充电桩体(3)固定在升降固定底座(4)的顶侧,所述疏水棚顶(5)固定在充电桩体(3)的顶侧,所述充电桩体(3)、升降固定底座(4)、疏水棚顶(5)一体固定,所述升降装置(6)固定在升降固定底座(4)内,所述充电桩体(3)和升降固定底座(4)的两侧面中心开设有上下设置的齿条滑槽(7),所述升降装置(6)的两端设置在升降固定底座(4)两侧的齿条滑槽(7)内,所述充电桩体(3)、升降固定底座(4)的四角内部和疏水棚顶(5)内底侧设置有排水结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舱箱(2)由舱体盒(2

1)、地面固定板(2

2)、升降齿板(2

3)组成,所述地面固定板(2

2)设置有多组,多组地面固定板(2

2)分别焊接固定在舱体盒(2

1)的顶面侧边,所述升降齿板(2

3)设置有两组,两组升降齿板(2

3)呈对称设置,且两组升降齿板(2

3)通过固定螺栓(2

4)固定在舱体盒(2

1)的两侧壁上,所述升降齿板(2

3)设置在充电桩体(3)和升降固定底座(4)两侧面的齿条滑槽(7)内,所述升降装置(6)的两端与两侧的升降齿板(2

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8)由排水泵吸结构(8

1)、水感应结构(8

2)、吸水管(8

3)、侧面排水管(8

4)组成,所述排水泵吸结构(8

1)设置有两组,两组排水泵吸结构(8

1)呈对称设置,所述吸水管(8

3)设置有四组,四组吸水管(8

3)分别连接在两组排水泵吸结构(8

1)的两侧端,所述水感应结构(8

2)设置有四组,四组水感应结构(8

2)分别固定在四组吸水管(8

3)的底端侧面,且水感应结构(8

2)通过信号线(8

5)连接两组排水泵吸结构(8

1),所述侧面排水管(8

4)设置在排水泵吸结构(8

1)的外侧,且侧面排水管(8

4)分别连接在两组排水泵吸结构(8

1)的侧面,所述四组吸水管(8

3)设置在充电桩体(3)、升降固定底座(4)的四角内部,且吸水管(8

3)和水感应结构(8

2)的底端穿过升降固定底座(4)的底面,所述排水泵吸结构(8

1)和侧面排水管(8

4)固定在疏水棚顶(5)的内底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外防水淹升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排水管(8

4)由排水主管(84

1)、排水分管(84

2)、泵连通管(84

3)组成,所述排水主管(84

1)呈圆周排列设置,所述排水分管(84

2)连接在排水主管(84

1)的外侧边,所述泵连通管(84

3)连接在排水主管(84

1)的内侧,所述排水主管(84

1)、排水分管(84

2)、泵连通管(84

3)均固定在疏水棚顶(5)内部,且排水分管(84

2)的外侧端设置在疏水棚顶(5)的侧边缘,所述泵连通管(84

3)的内端连接,,所述排水泵吸结构(8

1)由抽吸泵(81

1)、泵架(81

2)、抽吸泵架管(81

3)、吸水管接头(81

4)组成,所述抽吸泵(81

1)呈对立的固定在泵架(81

2)上,所述抽吸泵架管(81

3)呈对称的设置在泵架(81

2)的侧面两端,且抽吸泵架管(81

3)的内端与抽吸泵(81

1)连接,所述吸水管接头(81

4)设置在抽吸泵架管(81

3)的侧端底侧,所述泵连通管(84

3)分别连接在两组抽吸泵(81

1)的两侧,所述水感应结构(8

2)由感应水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勤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宝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