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11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涉及井盖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浇注组件,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工作台的内腔放置有成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浇注组件在浇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制作井盖的大小进行量的调整,浇注时能够防止残留在储料管内壁的铁水滴落在设备或地面上,避免引起设备或地面损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组件对上下模具紧密贴合,保持成型的井盖符合生产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摇晃组件能够使铁水快速流入到模具整个内腔,从而提高球墨铸铁井盖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井盖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球墨铸铁井盖是球墨铸铁产品的一种,球墨铸铁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在球墨铸铁井盖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收集生钢材料,将收集的生钢材料冶炼成铁水放入模具内进行浇注成型,最后再进行冷却,从而生产出合格的球墨铸铁井盖。
[0003]目前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球墨铸铁井盖生产过程中,冶炼的铁水通过人工浇注到模具中,而铁水的温度较高,人工浇注容易烫伤工作人员,且浇注过程中不能根据制作井盖的大小进行量的调整,人工浇注时储料管残留的铁水容易滴落在设备或地面上,从而引起设备或地面损伤。
[0004]2、球墨铸铁井盖模具在成型时,需要将上下模具紧密贴合,保证生产的模具符合生产需求,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下模具贴合的不够紧密往往使生产出的球墨铸铁井盖和模具内腔有间距。
[0005]3、在铁水放入模具内腔过程中,铁水从一个冒口注入,而铁水流入到模具整个内腔的过程较为缓慢,从而导致球墨铸铁井盖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铁水注入量不可调节,容易滴落在设备上,上下模具连接不过紧密,铁水在模具分布的速度慢,实现了铁水注入量可调节,防止铁水滴落在设备上,上下模具连接更加紧密,铁水在模具分布的速度快。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浇注组件,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工作台的内腔放置有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集料斗,所述成型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内腔设置有摇晃组件,且摇晃组件位于成型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浇注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内腔固定套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和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步进电机。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和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套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盖,所述连接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和第一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和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
述第二转盘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有两个,所述第二转盘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储料管,所述储料管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动杆穿过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储料管和调节套套接,所述第二转盘转动时进料口经过进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半边光滑,所述第三齿轮转动一圈第二齿轮转动半圈,且第二齿轮停止转动时进料口位于进料斗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环的底端一侧倾斜面,所述底盖的一端和连接环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底盖和连接环底端贴合时底盖和调节套紧密贴合,当底盖经过连接环的倾斜面时底盖与倾斜面贴合,且此时调节套和底盖分开。
[0009]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拨盘,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手拨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腔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插杆和插孔插合,所述第一齿轮和调节杆啮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成型组件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放置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的空腔形成球墨铸铁井盖,所述上模具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提升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杆,所述卡杆的外表面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拨杆,所述卡杆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卡杆的外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卡杆有两个,且每个卡杆上有三个收纳槽,所述挤压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底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凸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和凸块的内壁固定连接,使得压力杆在凸块上收缩,所述凸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条,且转动条通过连接孔和凸块活动连接,所述挤压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卡杆的底端内腔开设有压力槽,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和压力槽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条和收纳槽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和卡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卡杆穿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位于螺纹套和转动条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摇晃组件包括摇杆,所述摇杆的一侧固定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远离滑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摇晃机构,所述摇晃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和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和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和工作台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关于升降板的中间部位对称分布,所述第四弹簧的底端和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成型组件放置在载物板的上表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摇晃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一侧固定连
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晃杆,所述摇晃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有四个,且相间隔的两个和第三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摇晃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晃盘。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端和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和套环之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从而电动机的工作带动摇晃盘转动过程中产生晃动。
[0017]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由于浇注组件,有效解决了现有球墨铸铁井盖生产过程中,冶炼的铁水通过人工浇注到模具中,而铁水的温度较高,人工浇注容易烫伤工作人员,且浇注过程中不能根据制作井盖的大小进行量的调整,人工浇注时储料管残留的铁水容易滴落在设备或地面上,从而引起设备或地面损伤,本专利技术通过浇注组件在浇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浇注组件(2),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进料斗(4),所述工作台(1)的内腔放置有成型组件(5),所述成型组件(5)的上表面设置有集料斗(6),所述成型组件(5)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组件(7),所述工作台(1)的内腔设置有摇晃组件(8),且摇晃组件(8)位于成型组件(5)的正下方;所述浇注组件(2)包括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的一端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2),所述固定架(2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调节杆(23),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24),所述调节杆(2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架(25),所述第一转动杆(22)的底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6),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齿轮(27),所述第三齿轮(27)的内腔固定套接有转动块(28),所述转动块(28)和工作台(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28)的上表面设置有步进电机(2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2)的外表面套接有套杆(210),所述套杆(210)和第一转动杆(22)转动连接,所述套杆(21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211),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套(212),所述调节套(21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盖(213),所述连接架(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环(214),所述连接环(214)和第一转盘(21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25)和套杆(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215),所述第二转盘(215)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16),所述进料口(216)有两个,所述第二转盘(2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储料管(217),所述储料管(217)位于进料口(216)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转动杆(22)穿过第一转盘(211)和第二转盘(215)固定连接,所述储料管(217)和调节套(212)套接,所述第二转盘(215)转动时进料口(216)经过进料斗(4)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齿轮(26)和第三齿轮(27)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7)的半边光滑,所述第三齿轮(27)转动一圈第二齿轮(26)转动半圈,且第二齿轮(26)停止转动时进料口(216)位于进料斗(4)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环(214)的底端一侧倾斜面,所述底盖(213)的一端和连接环(214)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底盖(213)和连接环(214)底端贴合时底盖(213)和调节套(212)紧密贴合,当底盖(213)经过连接环(214)的倾斜面时底盖(213)与倾斜面贴合,且此时调节套(212)和底盖(213)分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4)包括第一固定块(241),所述第一固定块(24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42),所述第二转动杆(24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拨盘(243),所述第二转动杆(242)的外表面开设有插孔(244),所述第二转动杆(242)远离手拨盘(24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245),所述第一固定块(24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246),所述第二固定块(246)的内腔插设有插杆(247),所述插杆(247)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248),所述插杆(24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249),所述第一弹簧(249)位于第一固定环(248)和第二固定块(246)之间,所述插杆(247)和插孔(244)插合,所述第一齿轮(245)和调节杆(23)啮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井盖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5)包括下模具(51),所述下模具(5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52),所述下模具(51)的上方放置有上模具(53),所述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净川张晗张俊泽赵硕王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鸡泽县金诚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