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框架柱承台桩基逆作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内框架柱承台桩基逆作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桩基逆作法的应用常见于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中;该施工方法通过先浇筑筏板(筏板上预留压桩孔),待上部结构施工到一定层数后,在预留孔内施工锚杆静压桩,最后将锚杆静压桩与筏板连接在一起;与常规顺作桩筏基础相比,由于先施工筏板,保证了板底土承载性能的发挥,从而减小了桩基数量,降低了造价;同时桩基的施工与上部结构的施工可同时进行,因而节省了工期。
[0003]由于在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同时进行动态监测以控制合理的压封桩时间,通常需要压桩前前施工阶段、压桩阶段、封桩后继续施工阶段共三个阶段进行施工,通过监测系统进行实时压桩监测过程;但是现有的监测过程仅根据工人施工经验,通过对桩身本身的竖直状态以及沉降状态进行直观的肉眼观察进行调整,由于依赖现有工人的施工经验,需要大量人力资源,进而导致工程进展缓慢,施工周期长、人工监测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框架柱承台桩基逆作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确定工程场地土层和钢桩位置分布,进行土方开挖和基底垫层处理设计;步骤二、桩承台施工:在施工设计处进行桩承台浇筑并在设计的桩位处预留压桩孔和预埋锚杆,并保证锚杆的抗拔力满足压桩受力要求;步骤三、锚杆静压桩施工:安装压桩架并确定压桩时间和设置监测系统监测压桩压力变化情况;步骤四、封桩施工:在步骤三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封桩并确定封桩时间;步骤五、采用临时封桩实时获取封桩压力,根据上部结构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待上部结构施工结束后,最终封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框架柱承台桩基逆作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压桩受力包括基础和地基土受力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原有地基土承受基础和上部已建的n1层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P1;设定第一时间段0~t0;第二阶段为桩间土和桩共同承担P1和后期建造的n2层结构自重和活载P2;设定第二时间段t0~t
m
;其中,t0为压桩开始时间;t
m
为压桩结束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框架柱承台桩基逆作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监测系统监测内容包括桩侧土压力监测,且其监测方式为:S1、在桩身上设置钢弦式压力传感器实时测定桩侧压力大小;S2、根据第一时间段0~t0的桩侧压力大小P1’
变化获得曲线E1;S3、根据第二时间段t0~t
m
的桩侧压力大小P
m
’
变化获得曲线E2;S4、通过将曲线E1和曲线E2在同一坐标系中计算重合时间对应的面积偏差值D;将D与预设的偏差阈值D
thi
进行比对:若D<D
thi
,则判断钢弦式压力传感器状态正常,执行监测策略;否则,判断钢弦式压力传感器监测状态异常,并发出第一异常指令,进行钢弦式压力传感器检验;所述在钢弦式压力传感器埋设前需要进行稳定性、防水密封性、压力标定、温度标定等检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框架柱承台桩基逆作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策略获取包括:根据公式计算出桩身稳定系数S
pil
;其中,T(t)为实时的桩身压力强度,[t
n
,t
m
]为压桩工作状态的时段,[t
i
,t
j
]为压桩间隔状态的时段,δ、ε为权重系数;将桩身稳定系数S
pil
与预设阈值[S
A
,S
B
]进行比对大小:若S
pil
∈[S
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培琰,王安会,郭志超,李张荣,张杰胜,王瑛,曾恒,焦禹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