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57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包括:承台,其下方设置有一对桩基,所述承台的上方设置有一对墩柱,所述承台底面中部向上凹陷形成下部包容空间,其对应的上部承台为避阻承台,下部包容空间用于容纳地下障碍物穿过,地下障碍物的外边缘距离避阻承台各处的间距不小于0.5m,避阻承台最薄处的厚度为0.8~1.0倍的桩基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承台空间结构及钢筋布置实现对地下障碍物的空间包容。间包容。间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城市化发展迅猛,桥梁建设越来越多,桥梁基础遇到地下障碍物或构筑物的概率越来越大,该情形定义为地下受阻。针对桥梁基础施工遇到地下受阻状况,通常采用清除阻碍物或者设计调整等方法。清除阻碍物一般为构筑物迁改,常见三线迁改。设计调整一般为空间位置调整或容许阻碍物穿越桥梁基础结构。针对三线迁改一般周期长,影响大,总体建设成本高。空间位置调整主要通过平面位置及高程位置的调整,以避开阻碍物,主体结构传力路径发生改变,荷载发生较大变化,施工措施不易控制,风险较大,周期长。障碍物穿越桥梁基础结构,通过对障碍物进行外包钢结构或其他材料,再调整桥梁基础钢筋布置,实现桥梁基础与障碍物的空间包容,出现基础非标,受力复杂,障碍物后期处理难度大,成本有一定增加,对结构耐久性及施工安全影响较大。
[0003]根据申请号为201210288921.3,专利名称为桩板式结构保护涵中的记载,桩板式结构保护涵无法满足桥梁承台结构要求,盖板与承台结构分离属于静定结构,对于上部荷载较大的情况受力条件差,不能直接作为桥梁的基础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通过调整承台空间结构及钢筋布置实现对地下障碍物的空间包容。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包括:承台,其下方设置有一对桩基,所述承台的上方设置有一对墩柱,所述承台底面中部向上凹陷形成下部包容空间,其对应的上部承台为避阻承台,下部包容空间用于容纳地下障碍物穿过,地下障碍物的外边缘距离避阻承台各处的间距不小于0.5m,避阻承台最薄处的厚度为0.8~1.0倍的桩基直径。
[0006]优选的是,一对桩基的中心间距不小于桩径或边长的2.5倍,桩基的外侧边缘与承台边缘的距离为:桩基的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1m时,不小于0.5倍桩径或边长且不小于250mm;桩基的直径或边长大于1m时,不小于0.3倍桩径或边长且不小于500mm。
[0007]优选的是,所述承台的厚度不小于桩基的直径或边长的1.5倍,且不小于1.5m。
[0008]优选的是,所述避阻承台内部在靠近所述下部包容空间处设置有水平的横纵向钢筋网片,其为水平加强钢筋,所述水平加强钢筋向所述承台两侧延伸。
[0009]优选的是,所述下部包容空间顶部两侧设置为倒角。
[0010]优选的是,所述避阻承台内部在倒角处均设置有与倒角平行的倒角加强钢筋,其沿着倒角两侧延伸。
[0011]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2]①
受力明确:桥梁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墩柱,墩柱荷载传递给承台,再通过避阻承台将荷载传递给桩基,地下障碍物承担竖向荷载较小,结构为多次超静定结构,抗弯刚度大,整体受力性好。
[0013]②
建设高效:相对于三线迁改或设计调整,无重大设计变更,对工程推进速度快。
[0014]③
性价比高:充分发挥各构件协同作用,节约了承台混凝土,且减少了土方开挖量,功能优、造价低。
[0015]④
风险降低:避免采用空间交叉包容处理方式,安全及质量风险大大降低。
[0016]⑤
绿色环保:结构具备“四节一环保”的绿色理念,配合高效的下构建设方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0017]⑥
施工容易:土方挖掘的时候留出下部包容空间部分,其余部分支模浇筑混凝土即可。
[001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承台结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承台结构的正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承台结构的钢筋布置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承台,2、避阻承台,3、地下障碍物,4、桩基,5、墩柱,6、下部包容空间,7、水平加强钢筋,8、倒角加强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5]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包括:承台1,其下方设置有一对桩基4,所述承台1的上方设置有一对墩柱5,所述承台1底面中部向上凹陷形成下部包容空间6,其对应的上部承台1为避阻承台2,下部包容空间6用于容纳地下障碍物3穿过,地下障碍物3的外边缘距离避阻承台2各处的间距不小于0.5m,避阻承台2最薄处的厚度为0.8~1.0倍的桩基4直径。一对桩基4的中心间距不小于桩径或边长的2.5倍,桩基4的外侧边缘与承台1边缘的距离为:桩基4的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1m时,不小于0.5倍桩径或边长且不小于250mm;桩基4的直径或边长大于1m时,不小于0.3倍桩径或边长且不小于500mm。所述承台1的厚度不小于桩基4的直径或边长的1.5倍,且不小于1.5m。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1结构是在承台1遇地下障碍物3时,通过调整承台1空间结构及钢筋布置实现对地下障碍物3的空间包容。桩基4结构尺寸根据桥梁受力条件确定,再通过桩基4的尺寸以及地下障碍物3的结构尺寸共同确定承台1及避阻承台2的尺寸。首先确定出桩基4的直径或边长,根据桩基4的形状而定,桩的中心间距不小于桩径的2.5倍,边桩外侧与承台1边缘的距离为: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1m时,不小于0.5倍桩径或边长且不小于250mm;桩直径大于1m时,不小于0.3倍桩径或边长且不小于500mm。承台1的厚度不小于桩直径的1.5倍,且不小于1.5m。地下障碍物3的形状尺寸确定地下障碍物3的外边缘距离承台1的间距不小于0.5m,且承台1最薄处的高度应满足0.8~1.0倍的桩直径,最后确定出避阻承台2的具体尺寸。
[0028]本申请一种实例为厦门国道324复线(同安段)二期完善工程中承台1遇阻优化,桩基4直径为2.2m,根据桩基4的直径,承台1的长度取9.1m,宽度取3.6m,高度为3.3m;避阻承台2的高度取1.8m,根据地下障碍物3现状管道直径为0.8m,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其下方设置有一对桩基,所述承台的上方设置有一对墩柱,所述承台底面中部向上凹陷形成下部包容空间,其对应的上部承台为避阻承台,下部包容空间用于容纳地下障碍物穿过,地下障碍物的外边缘距离避阻承台各处的间距不小于0.5m,避阻承台最薄处的厚度为0.8~1.0倍的桩基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避阻桩墩简易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桩基的中心间距不小于桩径或边长的2.5倍,桩基的外侧边缘与承台边缘的距离为:桩基的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1m时,不小于0.5倍桩径或边长且不小于250mm;桩基的直径或边长大于1m时,不小于0.3倍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兴发胡义新江峰张高阳赵力源游艳文刘君王文杰杨清印候振坤张世森于江杨华强陈涛肖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