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04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记载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第一气路包括依次串接的SF6气体钢瓶、第一减压阀、第一换热器、第一模糊控温模块;第一模糊控温模块的下游并联流量控制支路和比例控制支路;第二气路包括依次串接的N2气体钢瓶、第二减压阀、第二换热器、第二模糊控温模块;第二模糊控温模块的下游并联流量控制支路和比例控制支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输送SF6与N2气体的管道采用并联通路,通过在充气过程中采用先管路直充后质量流量控制器补气的工作模式,使得充气速度更快,缩短充气时间。缩短充气时间。缩短充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气体绝缘材料
,具体来说是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危害,电网开始尝试推广混合电气设备。混合气体电气设备初次投运行、长时间的运行后因试验取气检测或泄漏导致气室气体密度下降,需要进行充、补气操作。目前混合气体的充、补气配置方法主要有两种:传统的分压法和新型动态配气法,传统的分压法通过依次充入两种气体,采用分压力的方法控制充其量和充气速度来实现混合气体的目标配比,方法简单但是两种气体需要在气室中长期间进行自然扩散才能够混合,且分压法配气通过测量待充气室中的绝对压力来进行粗略的估算,会导致实际充气混合比例和理想设置比例偏差较大,同时易破坏充气设备的绝缘性;动态配气法在传统的分压方法上进行一定改进,根据MFC实时动态调节气体流量进入待充设备,满足不同设备充补气的需求,但流经MFC的气体受气阻及量程影响,很难以较快的速度通过MFC,气体流速相较于管道直充显著降低,充气时间变长。另外,MFC气体流量控制精度在满量程80%左右最高,当配制的混合气体比例相差较大时,量程利用率可能较低,配气精度下降。例如SF6/N2混合气体与C4F7N/CO2混合气体混合比例不同,按照以满量程的80%输送合比为30%:70%的SF6/N2混合气体来完成1MFC选型,当改充CO2占比在80%以上的C4F7N/CO2混合气体时,C4F7N气路的MFC量程利用率降至60%以下。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够混合SF6/N2气体又能混合C4F7N/CO2气体的多功能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采用SF6/N2气体(C4F7N/CO2气体)输出管道的分路设计,在温度、前后压强差、管路孔径、长度及介质恒定条件下,稳定气体流速,按照SF6:N2=30%:70%(C4F7N:CO2=15%:85%)进行充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待充设备中的压力到达90%时,启用另一条输气通路,由MFC精确控制SF6与N2气体完成剩下10%的补气,达到额定压力后,装置自动停止补气,防止过充浪费SF6气体量。
[0004]公开号为CN108119749A公开的一种SF6和N2混合气体充气装置及精确充气方法,包括SF6充气气路、N2充气气路、气体组分监测及反馈控制装置以及增压充气,根据所充入的SF6与N2气体质量流量,精确控制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成分含量,具备自适应控制功能,能够检测GIS电气设备气室中的SF6与N2气体成分含量,自动控制SF6与N2气体的充气量。该装置使用MFC控制SF6/N2气体的流出,降低流速,延长充气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充补气装置充补气速度慢,时间长。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包括第一气路、第二气路、混合塔、检测模块、压
缩机、真空泵;所述SF6气体充气气路、N2气体充气气路的下游合并至混合塔;
[0008]所述第一气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一气体钢瓶、第一减压阀、第一换热器、第一模糊控温模块;所述第一模糊控温模块的下游并联流量控制支路和比例控制支路;所述流量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比例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第三电磁阀和第一比例阀;
[0009]所述第二气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气体钢瓶、第二减压阀、第二换热器、第二模糊控温模块;所述第二模糊控温模块的下游并联流量控制支路和比例控制支路;所述流量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比例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第四电磁阀和第二比例阀;
[0010]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出口分别通过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的合并端通过第八电磁阀与所述真空泵连接;先根据实验获得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管道长度、孔径、前后端压力、温度、第一比例阀、第二比例阀的开度,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制作充、补气装置;在充、补气过程中,先关闭两条比例控制支路,采用两条流量控制支路供气至设定压力,然后关闭两条流量控制支路,再打开两条比例控制支路充补气至额定压力。
[0011]本专利技术中,输送SF6与N2气体的管道采用并联通路,通过在充气过程中先采用管道直充,使得充气速度更快,缩短充气时间。具体的,采用先管道(此时图2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关闭)后MFC(此时图2中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关闭)的充补气方式,既提高了充气速度,又保证了气体的混合比的精确度。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模糊控温模块的下游串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模糊控温模块的下游串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塔的出口依次串接压缩机、第五电磁阀、第四压力传感器、待充设备。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五电磁阀的下游还设置有检测模块。
[0016]进一步的,SF6/N2混合气体充方法具体为:
[0017](1)启动抽真空流程;
[0018](2)打开SF6和N2钢瓶,调节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数值,稳定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数值为设定值,启动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模糊控温模块使得加热温度达到10℃左右并稳定,同时启动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模糊控温模块使得加热温度达到30℃左右并稳定,SF6和N2分别通过两路管路经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略微提高气体温度,然后气体分别进入第一控温模块和第二控温模块,首先由加热器1和加热器3进行粗略升温,升高的温度经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T1、T2,并在控制端进行显示,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数值波动范围

T1:
[0019]△
T1∈(7.5℃

12.5℃)
[0020]若T1稳定在波动范围

T1内,符合要求;
[0021]若T1数值>12.5℃或<7.5℃,控制端控制第一控温模块降低或升高到波动范围

T1内,符合要求,通过第一模糊控温模块进行控温,使得最终第一温度传感器数值稳定在10℃
左右;
[0022]第二温度传感器12的数值波动范围

T2:
[0023]△
T2∈(28℃

32℃)
[0024]若T2数值稳定在波动范围

T2内,符合要求;
[0025]若T2数值>32℃或<28℃,控制端控制第二模糊控温模块降低或升高到波动范围

T2内,符合要求,通过第二模糊控温模块进行控温,使得最终第二温度传感器数值稳定在30℃左右;
[0026](3)充气环节,打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启动压缩机,打开第一比例调节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路、第二气路、混合塔(22)、检测模块(24)、压缩机21、真空泵(29);所述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的下游合并至混合塔(22);所述第一气路包括依次串接的SF6气体钢瓶、第一减压阀(3)、第一换热器(5)、第一模糊控温模块(7);所述第一模糊控温模块(7)的下游并联流量控制支路和比例控制支路;所述流量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一电磁阀(13)和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17);所述比例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第三电磁阀(14)和第一比例阀(18);所述第二气路包括依次串接的N2气体钢瓶、第二减压阀(4)、第二换热器6、第二模糊控温模块(8);所述第二模糊控温模块(8)的下游并联流量控制支路和比例控制支路;所述流量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电磁阀(15)和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19);所述比例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第四电磁阀(16)和第二比例阀(20);所述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的出口分别通过第六电磁阀(31)、第七电磁阀(32)与真空泵(29)连接;所述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的合并端通过第八电磁阀(33)与所述真空泵(29)连接;先根据实验获得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管道长度、孔径、前后端压力、温度、第一比例阀(18)、第二比例阀(20)的开度,然后根据实验制作冲、补气装置;在冲、补气过程中,先关闭两条比例控制支路,采用两条流量控制支路供气至设定压力,然后关闭两条流量控制支路,再打开两条比例控制支路充补气至额定压力;当第一气体为SF6时,对应的第二气体为N2,或者第一气体为C4F7N时,对应的第二气体为CO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模糊控温模块(7)的下游串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模糊控温模块(8)的下游串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绝缘气体快速充、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塔(22)的出口依次串接压缩机21、第五电磁阀25、第四压力传感器27、待充设备(2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绝缘气体快充、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电磁阀25的下游还设置有检测模块(2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绝缘气体快充、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SF6/N2混合气体充方法具体为:(1)启动抽真空流程;(2)打开SF6和N2钢瓶,调节第一减压阀(3)、第二减压阀(4),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数值,稳定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数值为设定值,启动第一换热器(5),通过第一模糊控温模块(7)使得加热温度达到10℃并稳定,同时启动第二换热器6,通过第二模糊控温模块(8)使得加热温度达到30℃并稳定,SF6和N2分别通过两路管路经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进行粗略升温,升高的温度经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T2第二温度传感器(12)测得T1、T2,并在控制端进行显示,第一温度传感器(11)的数值波动范围

T1:

T1∈(7.5℃

12.5℃)若T1稳定在波动范围

T1内,符合要求;
如图3所示,若T1数值>12.5℃或<7.5℃,控制端控制第一模块控温模块(7)降低或升高到波动范围

T1内,符合要求,通过第一模糊控温模块(7)进行控温,使得最终第一温度传感器(11)数值稳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峰赵跃刘伟陈英徐霄筱谢佳刘子恩朱姗许争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