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690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定位支架,第一定位支架的顶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发动机,发动机的侧壁传动连接有螺旋桨,第一定位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阻隔水生植物从正面被卷入舷外机内的推动防护组件;通过防护隔离网可在船舶行驶到水生植物生长多的水域时,防止水生植物接触到螺旋桨,进而避免螺旋桨被过多的水生植物缠绕,从而使得螺旋桨无法正常转动的情况,避免使得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发动机由于高负荷运转从而过热烧毁,保护了发动机的使用安全,进而保护了航行者不会由于发动机被损毁而被迫停在水面上,防止在遇到恶劣天气时无法逃脱的情况。逃脱的情况。逃脱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为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

技术介绍

[0002]舷外机是一种为船舶提供动力的设备装置,通过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转动,对船舶进行驱动,能控制船舶的航行速度与运动方向,也可作为辅助器件提高船只的航行性能,将舷外机放置在水下,但是螺旋桨在水中转动推进船体向前运动时,难免会遇到有水草等水生植物的水生环境,进而容易出现水草等水生植物被卷至螺旋桨之间,若缠绕过多的水草等水生植物容易使得螺旋桨无法继续转动,进而造成船舶在航行时失去动力,但由于发动机仍然在持续运行,而螺旋桨被水草等水生植物缠绕而无法转动,进而会出现发动机运行过载,最终会使得发动机自燃而损毁,若正在航行的船舶会被迫停止在水面上,导致船舶上的船员停留在水面上无法继续运动,若过多的水草等水生植物一直挂在舷外机的一端时,则会对船舶的航行造成水阻力增加,提高船舶航行的负载,降低船舶的航行速度,同时过多的水草等水生植物缠绕也会使得船体重量不平衡,进而船舶在航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运动不稳定甚至船舶侧翻的问题,最终造成船舶损毁,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
[0003]为此,提出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包括第一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顶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侧壁传动连接有螺旋桨,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阻隔水生植物从正面被卷入舷外机内的推动防护组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拨动水生植物维持船舶平衡的摆动防护组件;
[0006]所述推动防护组件包括有防护隔离网、蓄力抵触板和清洁刀,所述防护隔离网设置于第一定位支架的内侧,所述蓄力抵触板设置于第一定位支架的下方,所述清洁刀固定连接于蓄力抵触板的下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推动防护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动杆、第二滑槽、滑槽杆、第一限位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槽贯穿开设于第一定位支架的侧壁,所述第二滑槽开设于防护隔离网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所述滑槽杆的外侧端与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滑槽杆的内侧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于蓄力抵触板的下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推动防护组件还包括有引导定位杆、第二定位支架、第二弹簧、引导杆、第二限位板、伸缩定位杆和伸缩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支架的
内侧,所述引导定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定位支架底端上表面,所述引导定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支架的顶端下表面,所述引导定位杆贯穿于第一限位板、第一弹簧和蓄力抵触板的中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二弹簧的一侧,所述引导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定位支架的内部,所述伸缩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护隔离网的内侧,所述伸缩定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伸缩定位板的侧壁,所述伸缩定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支架的顶端下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摆动防护组件包括有齿条驱动杆、转动杆、齿轮、防护栏和保护罩,所述齿条驱动杆固定连接于防护隔离网的内侧,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定位支架的顶端下表面,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表面,所述齿轮与齿条驱动杆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防护栏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表面,所述保护罩固定连接于防护栏的内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两端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二限位板的斜面部分处于第一限位板的运动轨迹上,使得第一限位板在向下滑动时可抵触到第二限位板,使得第二限位板滑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形变范围大于防护隔离网的高度,便于第一弹簧拉动蓄力抵触板滑动直至覆盖防护隔离网的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大小与螺旋桨的大小相适配,在防护栏转动时,防护栏可带动保护罩转动,使得保护罩可保护螺旋桨。
[0013]优选的,所述滑槽杆中滑槽宽度与第一滑槽的两端宽度相同。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防护隔离网可在船舶行驶到水生植物生长多的水域时,防止水生植物接触到螺旋桨,进而避免螺旋桨被过多的水生植物缠绕,从而使得螺旋桨无法正常转动的情况,避免使得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发动机由于高负荷运转从而过热烧毁,保护了发动机的使用安全,进而保护了航行者不会由于发动机被损毁而被迫停在水面上,防止在遇到恶劣天气时由于发动机无法启动,导致船舶无法行驶,造成驾驶者无法逃脱的情况;
[0016]2、通过蓄力抵触板带动清洁刀向下运动,清洁刀可将附着在防护隔离网表面的水生植物切割,避免了较大的水生植物碰撞到螺旋桨使得舷外机在驱动时出现偏移的情况,确保船体在碰撞到较大水生植物时仍能正常航行,防止水生植物持续附着在舷外机表面拖动舷外机,减少船舶在工作时被水生植物拖动的阻力,有效的维持了舷外机的工作动力,使得船舶在舷外机的驱动下稳定运行;
[0017]3、通过防护栏可将位于舷外机两侧的水生植物拨动远离舷外机,防止附着在一侧的水生植物拖动舷外机,从而使得舷外机不受水生植物的拖动影响,保证舷外机可按照使用者的驱动方向持续驱动,有效提高了舷外机驱动方向的稳定性,稳定的驱动可使得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不发生侧翻,同时保护罩可保护螺旋桨不接触到两侧的水生植物,使得船舶航行平稳,保护了船舶上的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推动防护组件正视平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部结构仰视平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推动防护组件局部剖视立体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动防护组件立体剖视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平面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摆动防护组件侧视立体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A处结构放大立体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第一定位支架;2、发动机;3、螺旋桨;
[0028]4、推动防护组件;401、第一滑槽;402、第一滑动杆;403、防护隔离网;404、第二滑槽;405、滑槽杆;406、第一限位板;407、第一弹簧;408、蓄力抵触板;409、清洁刀;410、引导定位杆;411、第二定位支架;412、第二弹簧;413、引导杆;414、第二限位板;415、伸缩定位杆;416、伸缩定位板;
[0029]5、摆动防护组件;501、齿条驱动杆;502、转动杆;503、齿轮;504、防护栏;505、保护罩。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包括第一定位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1)的顶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发动机(2),所述发动机(2)的侧壁传动连接有螺旋桨(3),所述第一定位支架(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阻隔水生植物从正面被卷入舷外机内的推动防护组件(4),所述第一定位支架(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拨动水生植物维持船舶平衡的摆动防护组件(5);所述推动防护组件(4)包括有防护隔离网(403)、蓄力抵触板(408)和清洁刀(409),所述防护隔离网(403)设置于第一定位支架(1)的内侧,所述蓄力抵触板(408)设置于第一定位支架(1)的下方,所述清洁刀(409)固定连接于蓄力抵触板(408)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防护组件(4)还包括有第一滑槽(401)、第一滑动杆(402)、第二滑槽(404)、滑槽杆(405)、第一限位板(406)和第一弹簧(407),所述第一滑槽(401)贯穿开设于第一定位支架(1)的侧壁,所述第二滑槽(404)开设于防护隔离网(403)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动杆(40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401)内,所述第一滑动杆(40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404)内,所述滑槽杆(405)的外侧端与第一滑动杆(40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406)固定连接于滑槽杆(405)的内侧端,所述第一弹簧(407)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板(40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407)的顶端固定连接于蓄力抵触板(408)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水生植物缠绕的舷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防护组件(4)还包括有引导定位杆(410)、第二定位支架(411)、第二弹簧(412)、引导杆(413)、第二限位板(414)、伸缩定位杆(415)和伸缩定位板(416),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1)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支架(1)的内侧,所述引导定位杆(410)的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定位支架(411)底端上表面,所述引导定位杆(410)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强章文强章文凯聂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为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