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60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包括收集箱,还包括:安装在收集箱内的位形感应输送结构;设置在收集箱内的双位喷涂结构,所述双位喷涂结构包括开设在收集箱内的导槽,所述导槽一侧设置有光电计数器,所述导槽连接有转动安装在收集箱内的电控换向头,电控换向头连接有与收集箱固定连接的第五电机,所述电控换向头连接有两组设置在收集箱内的引导腔,两组引导腔均连接有喷涂模块,两组喷涂模块对称且反向设置;固定安装在收集箱内的供料模块,供料模块与弹性喷涂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依照轴件朝向进行分类投放和喷涂,期间省去人员对轴件的判断过程,降低人员进行劳动强度。进行劳动强度。进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喷涂
,具体是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末喷涂是用喷粉设备把粉末涂料喷涂到轴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轴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成效果各异的最终涂层,粉末喷涂的喷涂效果在机械强度、附着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优于喷漆工艺,成本也在同效果的喷漆之下。
[0003]目前使用的粉末喷涂装置的夹持工具往往是与待夹持轴件相互匹配的,例如对一端封闭而另一端设置有槽的轴件加工时,夹持工具的卡接的结构与轴件的槽相卡接以限位轴件,错误的方向的夹持会使得夹持工具无法稳定的夹持轴件,这使得安装轴件时往往需要人员肉眼确定轴件的朝向,人员还需对轴件位置和朝向进行调整,以使夹持结构稳定的夹持轴件,对轴件调节的过程增加人员的劳动负担,费时费力,使得粉末喷漆作业的效率不理想。
[0004]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收集箱一侧安装有箱门,还包括:
[0008]安装在收集箱内的位形感应输送结构;
[0009]设置在收集箱内的双位喷涂结构,所述双位喷涂结构包括开设在收集箱内的导槽,所述导槽一侧设置有光电计数器,所述导槽连接有转动安装在收集箱内的电控换向头,电控换向头连接有与收集箱固定连接的第五电机,所述电控换向头连接有两组设置在收集箱内的引导腔,两组引导腔均连接有喷涂模块,两组喷涂模块对称且反向设置,所述喷涂模块包括与引导腔固定连接的内箱体,所述内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内箱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喷涂结构,所述缓冲喷涂结构包括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机架转动,所述机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通过转动块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机架连接有静电导触结构,所述机架一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斜置的弹性喷涂机构,内箱体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用于导出喷涂完成的轴件;
[0010]固定安装在收集箱内的供料模块,供料模块与弹性喷涂机构相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收集箱内开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安装
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载板,所述载板与收集腔滑动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收集箱内开设有成品集中腔,出料管一端延伸至成品集中腔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位形感应输送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收集箱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与收集箱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一侧铰接有压力感应台,压力感应台内置有多组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台一侧铰接有第一铰接架,所述第一铰接架铰接有第二铰接架,所述第二铰接架连接有固定安装在移动座一侧的第三电机。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弹性喷涂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一侧固定安装有喷头,喷头固定连接有多组弹性缓冲条,所述喷头通过软管与供料模块相连接,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喷头朝向第二电磁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第三电磁铁间安装有第二弹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静电导触结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主动伸缩杆,所述主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铰接有联动架,所述联动架转动连接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联动块一侧转动安装有静电触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供料模块包括固定安装在收集箱一侧的料箱,所述料箱一侧固定安装有料泵,所述料泵通过分流头与软管相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将轴件放置于位形感应输送结构上,位形感应输送结构通过压力感应对轴件形状和朝向进行判断,形状合格的轴件被投入导槽中,在轴件经过光电计数器时,光电计数器被轴件启动,第五电机驱动电控换向头转动,从而将轴件引导入引导腔中,而后轴件落至弹性喷涂机构上,从而使得轴件进入工位,弹性喷涂机构对轴件进行缓冲并调节轴件的位置,使得第一电磁铁和静电导触结构分别夹持轴件两端,在第四电机的驱动下第一电磁铁转动,从而驱动轴件转动,期间供料模块对弹性喷涂机构提供喷涂粉末,弹性喷涂机构对转动的轴件进行喷涂作业,由于轴件与静电导触结构接触,使得轴件表面存在静电,从而加速粉末的吸附,而后对形成粉状的涂层,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完成对轴件的粉末喷涂作业,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对称且反向的喷涂模块,使得本专利技术内安装有方向相反的两组工位,在轴件投放至位形感应输送结构上后,自动化的完成对轴件形状的辨识和朝向的判断,而后依照轴件朝向进行分类投放和喷涂,省去人员对轴件的判断和调整方向的过程且省时省力,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喷漆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涂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喷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喷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收集箱;2、进料口;3、箱门;4、位形感应输送结构;401、第二电机;402、螺纹轴;403、移动座;404、压力感应台;405、第一铰接架;406、第二铰接架;407、第三电机;5、双位喷涂结构;501、导槽;502、光电计数器;503、电控换向头;504、引导腔;505、喷涂模块;506、内箱体;507、第一电机;508、缓冲喷涂结构;509、机架;510、第四电机;511、第一电磁铁;512、弹性喷涂机构;5121、固定架;5122、滑动架;5123、喷头;5124、软管;5125、第二电磁铁;5126、第三电磁铁;5127、第二弹簧;5128、弹性缓冲条;513、出料管;514、静电导触结构;5141、主动伸缩杆;5142、联动架;5143、联动块;5144、静电触头;515、转动块;516、第五电机;517、加热板;6、供料模块;601、料箱;602、料泵;603、分流头;7、收集腔;701、第一弹簧;702、载板;8、成品集中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6,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包括收集箱1,所述收集箱1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收集箱1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箱门3,还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收集箱一侧安装有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收集箱内的位形感应输送结构;设置在收集箱内的双位喷涂结构,所述双位喷涂结构包括开设在收集箱内的导槽,所述导槽一侧设置有光电计数器,所述导槽连接有转动安装在收集箱内的电控换向头,电控换向头连接有与收集箱固定连接的第五电机,所述电控换向头连接有两组设置在收集箱内的引导腔,两组引导腔均连接有喷涂模块,两组喷涂模块对称且反向设置,所述喷涂模块包括与引导腔固定连接的内箱体,所述内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内箱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喷涂结构,所述缓冲喷涂结构包括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机架转动,所述机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通过转动块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机架连接有静电导触结构,所述机架一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斜置的弹性喷涂机构,内箱体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用于导出喷涂完成的轴件;固定安装在收集箱内的供料模块,供料模块与弹性喷涂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内开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载板,所述载板与收集腔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粉末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守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益瑞达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