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58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包括支架、料仓蓬、智能投料车、轨道和喂养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渔业智能投喂系统,通过智能投料车将主料仓内的饵料通过轨道移动至喂养桶内进行投喂,智能投料车上设有驱动组件,能够根据所要投喂的喂养桶进行自动投喂,以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投喂,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的支出,智能投料车上设有控制终端,与喂养桶内的监测模块配合,二者能够配合外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终端进行自动化控制使用,从而根据投饵效果生成最佳投饵方案,提高饵料的转化率,减少浪费。减少浪费。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是一种通过人为的方式,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养殖方式,主要依靠自然界中的天然资源作为养殖对象,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水质管理、饵料管理、疫苗防治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和安全上市。
[0003]在传统水产养殖模式下,投饵不够精细化的问题普遍存在。往往投多少饵料,什么时间投饵都是企业或者养殖户根据养殖经验来决定的,而这样的投饵方式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撑,往往不能起到最佳效果,会导致饵料的转化率不足,饵料成本增加。
[0004]此外,投饵工作的人力消耗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于养殖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来说,光是投入的人力成本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表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投饵工作的人力消耗较大,且较难有科学数据支撑,养殖效果较难提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包括支架、料仓蓬、智能投料车、轨道和喂养桶;
[0007]支架底部固装有支撑柱,料仓蓬设于支架表面,料仓蓬内设有补料用的主料仓,智能投料车可移动至料仓蓬内补料及向外移动投料,轨道以料仓蓬为参照在支架表面镜像设置有两条,智能投料车沿轨道移动,喂养桶以轨道为参照镜像设置,两两镜像的喂养桶分为一组,每组喂养桶沿轨道长度方向等距排列设置;
[0008]喂养桶内设有监测模块,喂养桶通过互联网执行平台下达增氧换水指令,并通过监测模块由互联网向平台反馈设备状态和检测结果;
[0009]智能投料车通过互联网执行平台向设备发起启、停动指令,并向平台反馈运行过程、结果及设备自身状态,智能投料车包括车体、第一称重斗、投料管、控制终端、驱动组件和RGV车,第一称重斗安装于车体上部,第一称重斗通过互联网被养殖户远程管理,堵料时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反馈库存给给养殖户,投料管以左右对称分布的方式设于第一称重斗下方,两根投料管出口分别对应不同的喂养桶,控制终端设于车体侧面,第一称重斗和投料管之间设有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实现不同方向的投料管出料,RGV车安装于车体底部,以沿着轨道移动;
[0010]料仓蓬、智能投料车和喂养桶通过互联网由平台监测运行状态,异常时通过小程序、网站、短信、邮件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通知养殖户。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控料仓、隔板、控制门、分料仓、开闭机构、振料机构和吹料组件,控料仓设于第一称重斗下方,隔板安装于控料仓中部,控制门在隔板上部倾斜
对称设置有两处,控料仓内通过隔板和控制门形成两处互不相通的分料仓,分料仓底部各自固接一投料管,控制门通过开闭机构实现投料开闭,分料仓内设有振料机构,吹料组件设于控料仓上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门包括门体和门框,门框固装于控料仓表面,门体两侧滑动安装于门框上、门体外侧固装有上下延伸的齿条,开闭机构包括外壳、开闭齿轮、驱动齿轮、第一电机和齿轮架,外壳固装于控料仓上,开闭齿轮设于外壳内部,且开闭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驱动齿轮与开闭齿轮相互啮合,且驱动齿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旋转,开闭齿轮通过齿轮架安装于外壳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振料机构包括弧板、弹簧、连接布、振动架、撑壳、第二电机、转盘和推架,弧板底面通过弹簧与控料仓进行固定,且弧板周部通过连接布与分料仓相连,振动架上端与弧板相抵接触,且振动架滑动安装于撑壳上,第二电机设于撑壳内部,转盘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且转盘外固装有推架。
[0015]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架包括滑杆、撑片、振柱、滑筒、受力板和第二弹簧,滑杆上端与撑片固装,振柱数量设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且分别排列固装于撑片上,滑杆穿入撑壳后滑动安装于滑筒上,受力板设于滑杆底端以用于与推架接触受力,第二弹簧设于滑杆外侧以为滑杆提供复位弹力。
[0016]进一步的,所述吹料组件包括风机、风管和出风嘴,风机固装于车体上,风管与风机输出端相连,且风管穿入第一称重斗后安装有风口朝下的出风嘴。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料仓包括架体、第二称重斗和接料仓,第二称重斗设于架体上方,监控管理端设定的斤数反馈至第二称重斗,下料至智能投料车时按照监控管理端所设定的斤数下达指令停止下料;
[0018]接料仓间隔设于第二称重斗下部,喂养桶底部设有排污组件,排污组件包括第三电机、齿轮箱和绞龙,第三电机与齿轮箱输入端固装,绞龙设于排污管内,且绞龙底部与齿轮箱输出端固接,排污管上端与喂养桶相连;
[0019]排污组件通过结合季节、水温、浊度,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计算出抽污作业计划、下达抽污指令。
[0020]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视频监控、水质监测,视频监控包括有水下摄像头,平台通过连接视频监控硬件接口,展示水平面、水中鱼群重量、密度和进食状态;
[0021]水质监测包括有一农情环境监测终端,农情环境监测终端的监测范围包括水温、溶氧饱和、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浊度和液位,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计算各项数据是否达到警戒级阈值,通过小程序、网站、短信、邮件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通知养殖户;
[0022]喂养桶通过监测模块结合季节、水温、气压、溶氧饱和度、鱼群密集度、生长周期曲线数据上传至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出增氧作业计划,给增氧设备下达增氧指令,监测模块收集季节、水温、浊度反馈至系统平台,系统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出抽污作业计划并给排污组件下达抽污作业指令。
[0023]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接收监测模块传输的数据后,通过结合鱼的种类、生长周期曲线、季节、水温和气压,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出最佳投喂量、投喂计划、并给智能投料车下达投喂指令,并结合用料情况、设备状况、人工成本、市场行情、源材料价格,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客户的运营成本、产出比、成本趋势、营收趋势、库存情况。
[0024]进一步的,所述料仓蓬内设有充电模块,控制终端通过插针充电端与充电模块配合充电。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6]通过智能投料车将主料仓内的饵料通过轨道移动至喂养桶内进行投喂,智能投料车上设有驱动组件,能够根据所要投喂的喂养桶进行自动投喂,以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投喂,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的支出;
[0027]此外,智能投料车上设有控制终端,与喂养桶内的监测模块配合,二者能够配合外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终端进行自动化控制使用,结合结合季节、水温、气压、溶氧饱和度、鱼群密集度、生长周期曲线智能增氧,并结合鱼的种类、生长周期曲线、季节、水温和气压,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出最佳投喂量、投喂计划、并下达投喂指令从而根据投饵效果生成最佳投饵方案,结合云平台和互联网来控制达到联动效果,提高饵料的转化率,减少浪费,实现渔业AIOT无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料仓蓬(2)、智能投料车(3)、轨道(4)和喂养桶(5);支架(1)底部固装有支撑柱(11),料仓蓬(2)设于支架(1)表面,料仓蓬(2)内设有补料用的主料仓(21),智能投料车(3)可移动至料仓蓬(2)内补料及向外移动投料,轨道(4)以料仓蓬(2)为参照在支架(1)表面镜像设置有两条,智能投料车(3)沿轨道(4)移动,喂养桶(5)以轨道(4)为参照镜像设置,两两镜像的喂养桶(5)分为一组,每组喂养桶(5)沿轨道(4)长度方向等距排列设置;喂养桶(5)内设有监测模块(51),喂养桶(5)由执行平台通过互联网下达增氧换水指令,并通过监测模块(51)由互联网向平台反馈设备状态和检测结果;执行平台通过互联网向智能投料车(3)发起启、停动指令,并向平台反馈运行过程、结果及设备自身状态,智能投料车(3)包括车体(31)、第一称重斗(32)、投料管(33)、控制终端(34)、驱动组件(35)和RGV车(36),第一称重斗(32)安装于车体(31)上部,第一称重斗(32)通过互联网被养殖户远程管理,堵料时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反馈库存给给养殖户,投料管(33)以左右对称分布的方式设于第一称重斗(32)下方,两根投料管(33)出口分别对应不同的喂养桶(5),控制终端(34)设于车体(31)侧面,第一称重斗(32)和投料管(33)之间设有驱动组件(35),通过驱动组件(35)实现不同方向的投料管(33)出料,RGV车(36)安装于车体(31)底部,以沿着轨道(4)移动;料仓蓬(2)、智能投料车(3)和喂养桶(5)通过互联网由平台监测运行状态,异常时通过小程序、网站、短信、邮件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通知养殖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5)包括控料仓(351)、隔板(352)、控制门(353)、分料仓(354)、开闭机构(355)、振料机构(356)和吹料组件(357),控料仓(351)设于第一称重斗(32)下方,隔板(352)安装于控料仓(351)中部,控制门(353)在隔板(352)上部倾斜对称设置有两处,控料仓(351)内通过隔板(352)和控制门(353)形成两处互不相通的分料仓(354),分料仓(354)底部各自固接一投料管(33),控制门(353)通过开闭机构(355)实现投料开闭,分料仓(354)内设有振料机构(356),吹料组件(357)设于控料仓(351)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门(353)包括门体(3531)和门框(3532),门框(3532)固装于控料仓(351)表面,门体(3531)两侧滑动安装于门框(3532)上、门体(3531)外侧固装有上下延伸的齿条(3533),开闭机构(355)包括外壳(3551)、开闭齿轮(3552)、驱动齿轮(3553)、第一电机(3554)和齿轮架(3555),外壳(3551)固装于控料仓(351)上,开闭齿轮(3552)设于外壳(3551)内部,且开闭齿轮(3552)与齿条(3533)相互啮合,驱动齿轮(3553)与开闭齿轮(3552)相互啮合,且驱动齿轮(3553)通过第一电机(3554)驱动旋转,开闭齿轮(3552)通过齿轮架(3555)安装于外壳(355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渔业智能投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料机构(356)包括弧板(3561)、弹簧(3562)、连接布(3563)、振动架(3564)、撑壳(3565)、第二电机(3566)、转盘(3567)和推架(3568),弧板(3561)底面通过弹簧(3562)与控料仓(351)进行固定,且弧板(3561)周部通过连接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哲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炎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