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833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包括:横向设于养殖工船上多个养殖舱上方的回转式的管链输送装置;与管链输送装置的进料口连接的上料装置;分布式设于管链输送装置上并与各养殖舱一一对应的下料投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回转式管链实现饲料远距离输送,下料投喂装置通过管链卸料口分别供料,下料投喂装置独立投喂控制,实现了集中式供料和多养殖水舱同步式投喂,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作业效率,实现了深远海养殖投喂自动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工业化智能高效养殖;养殖作业灵活性和适用性高。殖作业灵活性和适用性高。殖作业灵活性和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属于海洋渔业养殖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陆基和近浅海,已利用的近岸海区水深均在20m以内,这些海区也是陆源污染最为集中和严重的区域。深远海水域具有渔业资源丰富、水源优质、水温适宜和远离陆源性污染与病害等显著优点,发展规模化水产养殖将具有良好的条件与长远的意义。目前国内深远海养殖主要有深海网箱和养殖工船两种模式,养殖工船是以深远海大型游弋式工船为核心的养殖与渔业生产平台,可集成养殖、繁育、捕捞、加工与物流保障等功能,具有可移动性、躲避台风、水质可控等特点,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是深远海养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以优化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结构,拓展水产养殖空间。
[0003]由于养殖工船远离陆地,养殖过程需要采用机械化、工业化生产。目前养殖工船都为大型化、规模化养殖,养殖舱数量较多且为独立封闭式结构,而鱼类摄食一般有相对固定时间,投饲时间过长会影响鱼类生长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养殖工船的投喂效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利用现有的管链输送机的相应技术,在养殖工船上提出一种同步投饲系统,通过集中式上料到每个养殖舱的投喂装置,根据需要可以向养殖工船的各个养殖水舱单独或同时投喂,实现了集中式输送和同步式投喂,投喂效率高、养殖成本低,提高了深远海养殖投喂自动化管理水平。
[0005]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包括:横向设于养殖工船4上多个养殖舱上方的回转式的管链输料装置2;与管链输料装置2的进料口208连接的上料装置1;分布式设于管链输料装置2上并与各养殖舱一一对应的下料投喂装置3。
[0007]优选的,所述管链输料装置2设有多个卸料口203,每个卸料口203连接一套所述下料投喂装置3,所述的卸料口203和下料投喂装置3之间连接有气动插板阀204。
[0008]优选的,所述管链输料装置2设有两套,在养殖工船4两舷侧布置,分别由主管链和支管链连接而成,所述的主管链和支管链垂直布置。
[0009]进一步的,每套管链输料装置2设有一个所述进料口208,进料口208与拆包上料装置1的下端出口法兰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投喂装置3包括储料斗301,储料斗301下部设有下料阀302和撒料头303。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斗301的最高料位处设有高位料位开关305,所述储料斗301的最低料位处设有低位料位开关304。
[0012]再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斗301的顶部设有除尘器306。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料阀302为气动蝶阀。
[0014]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斗的出口装有撒料头,所述的撒料头为喇叭口形状。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16]1)采用回转式管链实现饲料远距离输送,下料投喂装置通过管链卸料口分别供料,下料投喂装置独立投喂控制,实现了集中式供料和多养殖水舱同步式投喂,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作业效率,实现了深远海养殖投喂自动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工业化智能高效养殖;
[0017]2)养殖作业灵活性和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投饲系统布置主视图;
[0019]图2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投饲系统布置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投饲系统总体结构图;
[0021]图中:1、拆包上料装置;2、管链输料装置;3、下料投喂装置;4、养殖工船;201、管链驱动单元;202、管道;203、卸料口;204、气动插板阀;205、摩擦片;206、链条;207、张紧单元;208、进料口;209、从动箱;301、储料斗;302、下料阀;303、撒料头;304、低料位开关;305、高料位开关;306、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管链输送机在密闭管道中输送物料,以链片为传动部件,带动物料沿密闭管道运动,管链输送机的概念及其基本构成,属于现有技术,
[0024]本实施例利用现有的管链输送机的相应技术,在养殖工船上提出一种同步投饲系统,该投饵系统可向养殖工船的各个养殖水舱投喂,实现了集中式输送和同步式投喂,具体说明如下:
[0025]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包括安装于养殖工船4上的拆包上料装置1、管链输料装置2和下料投喂装置3。所述的管链输料装置2进口与拆包上料装置1出料口连接,所述的管链输料装置2出口与下料投喂装置3连接;所述的下料投喂装置3分布式布置在每个养殖水舱上。
[0026]结合图2

图3,所述管链输料装置2设有多个卸料口203,所述的每个卸料口203连接一套下料投喂装置3,所述的卸料口203和下料投喂装置3之间连接气动插板阀204。
[0027]参见图2,管链输料装置2在工船两舷侧布置,分别由主管链和支管链连接而成,所述的主管链和支管链垂直布置。
[0028]参见图3,每套管链输料装置设有一个进料口208,进料口208与拆包上料装置1的下端出口法兰连接。
[0029]参见图3,储料斗的最高料位处设有高位料位开关,所述储料舱的最低料位处设有低位料位开关。
[0030]继续参见图3,储料斗的底部连接有下料阀302,所述的下料阀302为气动蝶阀。储料斗302的出口装有撒料头303,撒料头303为喇叭口形状。
[0031]上述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使用时,饵料通过拆包上料装置4排入管链进料口208中,管链中链条206和摩擦片205在驱动单元201作用下沿管道202运动,带动饵料在管道中传输,输送到每个养殖舱上对应卸料口203,经卸料口处气动插板阀204卸料到对应的下料投喂装置的储料斗301
[0032]储料斗301中饲料通过控制卸料阀302开闭,可实现向指定养殖水舱投饵。
[0033]上述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采用管链输料装置2实现远距离集中供料,卸料口203通过气动插板阀204独立控制,实现了集中式供料和多养殖水舱独立投喂,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作业效率,实现了深远海养殖投喂自动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工业化智能高效养殖。
[0034]为了监控储料斗301中的料位,以便于及时向储料斗301进料,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储料斗301的最高料位处设有高位料位开关305,储料斗301的最低料位处设有低位料位开关304。使用时,当低位料位开关304检测到储料斗301内的料位低于最低料位时,控制管链卸料口插板阀204开启以向储料斗301供料,当高位料位开关305检测到储料斗301内的料位到达最高料位时,控制插板阀204关闭以停止进料。
[0035]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于养殖工船(4)上多个养殖舱上方的回转式的管链输料装置(2);与管链输料装置(2)的进料口(208)连接的上料装置(1);分布式设于管链输料装置(2)上并与各养殖舱一一对应的下料投喂装置(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链输料装置(2)设有多个卸料口(203),每个卸料口(203)连接一套所述下料投喂装置(3),所述的卸料口(203)和下料投喂装置(3)之间连接有气动插板阀(20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链输料装置(2)设有两套,在养殖工船(4)两舷侧布置,分别由主管链和支管链连接而成,所述的主管链和支管链垂直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工船同步投饲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套管链输料装置(2)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徐志强林礼群邹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