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51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处理步骤为废水经隔油池沉淀过滤后通入厌氧池发酵,发酵后的厌氧出水进入气浮池曝气过滤,然后通入好氧池,经好氧池中的微生物反应处理后再通入沉淀池,沉淀出水过滤后达标排放,剩余污泥回流至污泥干化池,经干化脱水后滤饼进行填埋或堆肥处理,滤液回流至厌氧池再次循环处理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生化处理手段有效解决精细化工废水高COD、高氨氮的难题,且废水经处理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废”一般是指工业污染源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又可称为“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油脂精细化工行业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多样、专业化显著、技术应变要求高,使得该行业“三废”的处理呈现差异化显著、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虽不足国内生产总值的5%,其工业三废的排放总量却不可小觑,废水、废气、固废排放总量分别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16%、7%和5%。
[0003]其中油脂污水多为间歇排放,成分复杂、pH值不稳定和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很大。生产企业加工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多种,但一种方法单独处理往往效果不佳,需要针对不同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以及污染物的成分不同,采取多种技术联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以解决COD和氨氮去除率不高、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废水通入隔油池中,收集油水混合液,然后往油水混合液中加入沉淀剂一,搅拌10

30min后过滤;
[0007]S2:将隔油池中剩余废水和步骤S1中所得过滤液通入厌氧池,调节厌氧池中混合液的pH值为7

9,然后于20

40℃下厌氧处理30

80h,再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池中;
[0008]S3:往气浮池加入沉淀剂二,搅拌10

30min,再气浮曝气10

20h,然后过滤;
[0009]S4:调节步骤S3所得过滤液的pH值为7

9、含氧量为0.5

2mg/L,然后将其通入设置有生物膜反应器的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温度为15

35℃,过滤液在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

24h;再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中;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附着有好氧细菌,好氧细菌与好氧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3

12:100;
[0010]S5:调节沉淀池中废水的pH值为9

11,再加入沉淀剂三,搅拌10

30min后静置10

20h,然后过滤,过滤液排放,污泥送往污泥干化池;
[0011]S6:污泥经干化脱水后滤饼进行填埋或堆肥处理,滤液回流至厌氧池再次循环处理排放。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各级处理池中的固液比为10%

40%。
[0014]进一步,沉淀剂一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沉淀剂一与油水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40

60。
[0015]进一步,沉淀剂二包括聚合氯化铁、聚硅酸硫酸铁和聚硅酸硫酸铝,聚合氯化铁、
聚硅酸硫酸铁和聚硅酸硫酸铝的质量比为2

3:2

5:1

3,沉淀剂二与气浮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1:50

100。
[0016]进一步,沉淀剂三为铝盐、聚丙烯酰胺或接枝淀粉,沉淀剂三与沉淀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1:35

100。
[0017]进一步,好氧细菌包括复合菌种和硝化菌种,复合菌种和硝化菌种的质量比为2

7:1

5。
[0018]进一步,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还设置有陶粒、粉末活性炭、无烟煤、多孔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或多孔海绵。
[0019]进一步,步骤S5中过滤所用装置为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或纤维吸附过滤器。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结合生物及化学方式对高COD、高氨氮废水进行处理,无需使用电化学方式,单位废水处理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好;
[0022]2.废水先经过固液分离,经除油处理后直接进入脱氮除磷步骤,避免了油脂负荷对厌氧消化过程和对好氧菌种产生抑制、造成微生物流失的不良反应,提高厌氧和好氧过程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0023]3.产生的油脂沉淀富含N、P等养分和活性物质,可作为生产脂类产品的原料,实现资源再利用;
[0024]4.污泥经干化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或作堆肥化处理,可制成高质量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7]以下实施方式中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所用好氧细菌来源于上海甘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菌种(型号GANDEW

MIX)和硝化菌种(型号GANDEW

NI)。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将废水通入隔油池中,收集油水混合液(漂浮于隔油池表层的部分),然后往油水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油水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50;搅拌20min后过滤;
[0031]S2:将隔油池中剩余废水和步骤S1中所得过滤液通入厌氧池,调节厌氧池中混合液的pH值为8,然后于30℃下厌氧处理50h,再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池中;
[0032]S3:往气浮池加入沉淀剂二,搅拌20min,再气浮曝气15h,然后过滤;沉淀剂二包括聚合氯化铁、聚硅酸硫酸铁和聚硅酸硫酸铝,聚合氯化铁、聚硅酸硫酸铁和聚硅酸硫酸铝的质量比为2:5:2,沉淀剂二与气浮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1:70;
[0033]S4:调节步骤S3所得过滤液的pH值为8、含氧量为1mg/L,然后将其通入设置有生物
膜反应器的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温度为25℃,过滤液在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再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中;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附着有复合菌种和硝化菌种,复合菌种、硝化菌种与好氧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5:3:100;生物膜上还设置有粉末活性炭;
[0034]S5:调节沉淀池中废水的pH值为10,再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与污水的质量比为1:60;搅拌20min后静置15h,然后过滤,过滤液排放,污泥送往污泥干化池;过滤所用装置为活性炭吸附过滤器;
[0035]S6:污泥经干化脱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水通入隔油池中,收集油水混合液,然后往油水混合液中加入沉淀剂一,搅拌10

30min后过滤;S2:将隔油池中剩余废水和步骤S1中所得过滤液通入厌氧池,调节厌氧池中混合液的pH值为7

9,然后于20

40℃下厌氧处理30

80h,再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池中;S3:往气浮池加入沉淀剂二,搅拌10

30min,再气浮曝气10

20h,然后过滤;S4:调节步骤S3所得过滤液的pH值为7

9、含氧量为0.5

2mg/L,然后将其通入设置有生物膜反应器的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温度为15

35℃,过滤液在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

24h;再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中;所述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附着有好氧细菌,好氧细菌与好氧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3

12:100;S5:调节沉淀池中废水的pH值为9

11,再加入沉淀剂三,搅拌10

30min后静置10

20h,然后过滤,过滤液排放,污泥送往污泥干化池;S6:污泥经干化脱水后滤饼进行填埋或堆肥处理,滤液回流至厌氧池再次循环处理排放。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水明羊德文郭元春杨跃周强张和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宇油脂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