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48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针织面料耐磨性能和抗菌性能不佳的问题;该制备方法通过将抗菌耐磨剂附着在针织染色面料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保护层,该抗菌耐磨剂的分子结构上含有大量的苯环,能够提高其耐磨性,抗菌耐磨剂的分子结构上还含有大量的季铵基团,季铵基团能够吸附在细胞膜上,引起细菌细胞膜损伤,从而达到抗菌效果,抗菌耐磨剂的分子结构上还含有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针织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受到或大或小的摩擦,使得针织物表面的纤维露出织物的表面,在织物表面出现毛茸,而这些毛茸久而久之会互相纠缠在一起形成许多球形小粒,俗称起球,这些突出在织物外表面的毛球,对针织物的美观和卫生都有严重的影响,而且,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易于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0003]如何改善现有的针织面料耐磨性能和抗菌性能不佳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因此,亟需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羟基苯乙酮、对三氟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中间体1,通过控制用量,使得3,5

二羟基苯甲醇上的酚羟基与对氰基溴化苄上的溴原子反应,得到中间体2,之后通过将中间体2上的羟基转变成溴原子,得到中间体3,之后利用氢气将中间体3上的氰基还原成氨基,得到中间体4,之后利用甲酸和甲醛将中间体4上的氨基甲基化,形成二甲氨基,形成三级胺,得到中间体5,之后中间体1上的羟基与中间体5上的溴原子反应,得到中间体6,之后中间体6上的三级胺与1

溴十二烷上的溴原子反应,生成季铵基团,得到抗菌耐磨剂,最终将全棉针织面料加入至含有抗菌耐磨剂的抗菌耐磨液中进行处理,解决了现有的针织面料耐磨性能和抗菌性能不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对羟基苯乙酮、对三氟甲基苯甲醛、醋酸铵以及冰醋酸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导气管以及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25

30℃,搅拌速率为325

425r/mi 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5

20mi n,之后升温至回流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5

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用正丁烷重结晶,得到中间体1;
[0008]反应原理如下:
[0009][0010]步骤二:将3,5

二羟基苯甲醇、对氰基溴化苄、碘化钾、无水碳酸钾以及丙酮加入至安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导气管以及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25

30℃,搅拌速率为325

425r/mi 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0.5

1h,之后升温至回流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20

2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溶剂,之后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溶解,之后用三氯甲烷萃取2

3次,合并萃取液,将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中间体2;
[0011]反应原理如下:
[0012][0013]步骤三:将中间体2、三苯基膦、四溴化碳以及四氢呋喃加入至安装有温度计、搅拌器以及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25

30℃,搅拌速率为325

425r/mi 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0.5

1h,之后升温至50

55℃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2

3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至蒸馏水中,之后用三氯甲烷萃取2

3次,合并萃取液,将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中间体3;
[0014]反应原理如下:
[0015][0016]步骤四:将中间体3、雷尼钴、氢氧化钠以及无水乙醇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氢气维持压力为4.5

5MPa,在温度为85

90℃,搅拌速率为325

425r/mi n的条件下边搅拌反应8

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中间体4;
[0017]反应原理如下:
[0018][0019]步骤五:将中间体4、无水乙醇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以及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在温度为40

45℃,搅拌速率为325

425r/mi 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甲酸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

2滴/s,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

20mi n,之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甲醛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

2滴/s,滴加完毕后升温至回流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10

1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为10

11,之后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

3次,合并萃取液,将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中间体5;
[0020]反应原理如下:
[0021][0022]步骤六:将中间体1、中间体5、无水碳酸钾以及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导气管以及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25

30℃,搅拌速率为325

425r/mi 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0.5

1h,之后升温至回流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15

2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至冰水中,用盐酸溶液调节至pH为5

6,析出沉淀,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

65℃的条件下干燥3

5h,得到中间体6;
[0023]反应原理如下:
[0024][0025]步骤七:将中间体6、1

溴十二烷以及无水乙腈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45

50℃,搅拌速率为325

425r/mi 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5

3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倒入至无水乙醚中,析出沉淀,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40

45℃的条件下干燥6

8h,得到抗菌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对羟基苯乙酮、对三氟甲基苯甲醛、醋酸铵以及冰醋酸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重结晶,得到中间体1;步骤二:将3,5

二羟基苯甲醇、对氰基溴化苄、碘化钾、无水碳酸钾以及丙酮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之后加入至蒸馏水中,之后萃取,将萃取液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2;步骤三:将中间体2、三苯基膦、四溴化碳以及四氢呋喃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加入至蒸馏水中,之后萃取,将萃取液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3;步骤四:将中间体3、雷尼钴、氢氧化钠以及无水乙醇加入至三口烧瓶中,通入氢气并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4;步骤五:将中间体4、无水乙醇加入至四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滴加入甲酸溶液和甲醛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调节pH,之后蒸发浓缩,之后萃取,将萃取液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5;步骤六:将中间体1、中间体5、无水碳酸钾以及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加入至冰水中并调节pH,析出沉淀,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干燥,得到中间体6;步骤七:将中间体6、1

溴十二烷以及无水乙腈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之后倒入至无水乙醚中,析出沉淀,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干燥,得到抗菌耐磨剂;步骤八:将抗菌耐磨剂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配置成抗菌耐磨液,之后将经过染色后的全棉针织面料加入至抗菌耐磨液中浸渍,经过烘干得到该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所述对羟基苯乙酮、对三氟甲基苯甲醛、醋酸铵以及冰醋酸的用量比为0.2mol:0.1mol:0.25

0.3mol:100

12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针织染色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所述3,5

二羟基苯甲醇、对氰基溴化苄、碘化钾、无水碳酸钾以及丙酮的用量比为10mmol: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清黄雅芳胡中海付琳王腾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港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