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靛蓝抗菌布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45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申请公开一种抗菌靛蓝布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天然产物染色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染色原料处理;面料预处理;染色;后处理;本方案采用天然的染料进行染色,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极大的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添加量,同时面料通过铜络合物进行预处理,络合物与面料纤维之间形成物理阻碍作用,可有效提升水洗牢度及染色牢度,如此可提升植物色素染料染色的色牢度,令其可在更长时间下保持足够的染色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靛蓝抗菌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天然产物染色
,尤其涉及一种靛蓝抗菌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绿色生产的重要性;在服饰生产领域,染色是服饰生产中常见的工序之一,而在染色领域中,化学合成染料低价的成本和多选择性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化学合成染料在服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如靛蓝染色,传统的靛蓝染色采用还原法,其用大量氢氧化钠溶解在水溶液中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入适量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搅拌溶解,最后加入靛蓝,在一定温度下将其还原为靛蓝隐色体上染织物,此染色过程不仅消耗大量化学品用量,还造成严重的洗水污染,耗水耗能。
[0003]于是,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入到植物染料上,其是从植物中进行提取,具有绿色无污染的优势。然而传统的植物染料染色存在给色量低、易脱色、不耐洗等问题;而在靛蓝染色领域采用天然染料还存在染料制备时间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靛蓝抗菌布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靛蓝布料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靛蓝布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染色原料处理:
[0007]A1、取植物原料于阴凉处晾干至含水量25

30%,破碎处理得破碎原料;
[0008]A2、将所述破碎原料混合碳源原料得到混合原料,在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酶制剂,发酵36

48h,发酵温度每6

8小时进行翻料或搅拌处理,保持所述混合原料的含水量于25

30%;
[0009]A3、于步骤A2所得产物中加入草木灰,搅拌均匀后加水,于30

40℃范围内真空微波处理10

15min;
[0010]A4、搅拌A3所得产物并过滤分离出滤渣与滤液,于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0

12,加入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得到靛蓝染色液;
[0011]面料预处理:
[0012]B1、取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将硫酸铜溶液滴加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沉淀并进行真空抽滤,分离抽滤后的沉淀物并滴加氨水,得到预处理液;
[0013]B2、将待染色面料浸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浸置20

30min,随后于清水中清洗4

5次,再于去离子水中清洗4

5次,风干待用;
[0014]染色:采用步骤A4中获得所述靛蓝染色液对所述步骤B2中风干后的面料进行染
色,靛蓝染色液用量1

4o.w.f%,浴比1:8

15,染色温度30

60℃,染色时间20

50min;
[0015]后处理:将染色后的面料放入醋酸中浸泡10

15min,再依次经过水洗、皂洗、水洗,最后于60

90℃下烘干。
[0016]优选的,所述混合酶制剂包括第一应用酶及第二应用酶,所述第一应用酶包括纤维素酶和糖化酶,所述第二应用酶包括纤维素酶、糖化酶以及果糖酶中的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混合酶制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原料质量的2%

6%。
[0018]优选的,在步骤A3中,所述真空微波处理中,微波功率为500

600W。
[0019]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液的浓度为0.1

0.3mol/L。
[0020]优选的,所述植物原料包括菘蓝、木蓝、马蓝、芥蓝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优选的,在步骤A2中,所述碳源原料包括玉米淀粉、土豆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优选的,所述草木灰为艾草叶烧制。
[0023]优选的,所述面料包括棉、麻、真丝、毛织物或其中两者的交织物。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靛蓝布料,其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采用天然的染料进行染色,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极大的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添加量,其中在植物染料的发酵过程中,加入了碳源原料,并配合糖化酶生产葡萄糖,葡萄糖作为天然的还原剂可对植物色素进行和还原,如此可无需添加额外的华学添加剂,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对环境污染小,最终制得的布料天然环保。
[0027](2)采用草木灰、蓼蓝、菘蓝、木蓝等天然植物,其本身具备一定抗菌、防虫、除臭的作用,以其作为染料制得的布料最终也具备有一定的抗菌性能,提升了布料的功能性。
[0028](3)利用生物酶对植物原料进行预处理发酵,利用纤维素酶有效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最终加速植物色素的析出,实现对植物色素的短时间内的充分提取;除此之外,进一步辅助微热微波处理工艺,在适宜的温度下,微波对植物细胞作用加速色素析出效率及提升色素析出率。
[0029](4)面料通过铜络合物进行预处理,络合物与面料纤维之间形成物理阻碍作用,可有效提升水洗牢度及染色牢度,如此可提升植物色素染料染色的色牢度,令其可在更长时间下保持足够的染色效果。
[0030](5)铜络合物自身具备抗菌性能,同时其与面料纤维之间的作用也令植物染料中的抗菌活性物质能够更长时间更牢固的附着于面料上,二者发挥协同作用,可有效提升布料整体的抗菌性能,以及减缓水洗、皂洗后抗菌性能的下降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靛蓝布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3]染色原料处理:
[0034]A1、取植物原料于阴凉处晾干至含水量25

30%,破碎处理得破碎原料;可以理解,取植物原料先对其晾干,控制植物原料的含水量,有利于控制植物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比例,本申请主要用于提取色素,将含水量控制于25

30%,可将植物原料中有效成分控制于合适比例下,色素也具备足够的水分作为载体,有利于后续色素的提取;对植物原料进行破碎可加速植物色素析出,同时提升植物原料的粉碎度,有利于后续进行发酵处理,提升发酵速率。
[0035]A2、将所述破碎原料混合碳源原料得到混合原料,在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酶制剂,发酵36

48h,发酵温度30

50℃,每6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靛蓝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染色原料处理:A1、取植物原料于阴凉处晾干至含水量25

30%,破碎处理得破碎原料;A2、将所述破碎原料混合碳源原料得到混合原料,在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酶制剂,发酵36

48h,发酵温度30

50℃,每6

8小时进行翻料或搅拌处理,保持所述混合原料的含水量于25

30%;A3、于步骤A2所得产物中加入草木灰,搅拌均匀后加水,于30

40℃范围内真空微波处理10

15min;A4、搅拌A3所得产物并过滤分离出滤渣与滤液,于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0

12,加入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得到靛蓝染色液;面料预处理:B1、取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将硫酸铜溶液滴加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沉淀并进行真空抽滤,分离抽滤后的沉淀物并滴加氨水,得到预处理液;B2、将待染色面料浸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浸置20

30min,随后于清水中清洗4

5次,再于去离子水中清洗4

5次,风干待用;染色:采用步骤A4中获得所述靛蓝染色液对所述步骤B2中风干后的面料进行染色,靛蓝染色液用量1

4o.w.f%,浴比1:8

15,染色温度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军吴晓菁龙治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