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流体供给到流体流的投配单元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43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将流体供给到流体流的投配单元和方法。用于将流体(2)供给到通过第一管部(3)的流体流(1)中的投配单元和方法,第二管部(4)被布置于第一管部(3)中并包括用于将流体(2)供给到第二管部(4)的流体口(5),其中,第二管部(4)包括至少一个节流孔(6)和与流体流(1)朝向相反的动态压力口(7)。流体(2)体积由流体流的动态压力直接施加载荷,并且被施压的流体(2)以节流的方式被传送到流体流(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流体供给到流体流的投配(dosing)单元及用于将流体投配入流体流的方法。该投配单元用于将流体供给到通过第一管部的流体流,第二管部被布置于第一管部中并且包括用于将流体供给到第二管部中的流体口 ,第二管部包括用于将来自第二管部的流体供给到第一管部的流体流中的至少一个节流孔。
技术介绍
对于用于饮料等的灌装系统,需要不时地清洁这些系统,其中,清洁流体穿过灌装系统的各部分。在清洁过程中,系统保持在生产状态(CIP清洁),其中,待灌装的饮料由清洁液体代替。该清洁液体主要地包括作为液体浓縮物的清洁剂所添加到的水。清洁剂通常作为液体浓縮物由脉冲式投配泵直接供给到液体流。这种不连续的供给,特别是供给到连续的液体流中的不连续的供给,能够导致清洁液中的较大的浓度变化,从而损及清洁效果的均匀性。为平顺这样的浓度变化,通常安装所称的"气室(air vessels)",或者利用循环泵使已经混合的清洁液循环流动,直至实现相应的混合。 参考JP59-039331 A,已知用于将流体供给到开始所述的类型的流体流中的投配单元。在该单元中,管部被布置于流体主线,该管部经由弯曲部而连接到投配泵。该管部在其周部包括多个节流孔(throttle opening)。流体在压力下被泵入该管部并且相对于流体流垂直地排入该流体流。流体到流体流的供给除依赖于孔的截面的固有参数之外,还依赖于供给线的压力。由于投配泵引起的压力变化,由此导致了流体的供给量的变化。所提到的参考文献还建议在也布置于流体流线的开放筒部包括管部。这使进入流体流的流体经历两阶段混合,由此能够减小浓度变化。 根据现有技术的另外的参考文献WO 94/00225 Al,已知用于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的混合装置。在该混合装置中,喷嘴元件被插入流体流用管线中,其中,该喷嘴元件根据文丘里原理(venturi principle)起作用。文丘里管被插入到该喷嘴元件并被喷嘴元件的外封装所包围。流体室形成在文丘里管和外封装之间。流体由主泵供给到该流体室。孔被设置于文丘里管以将喷嘴内的区域连接到流体室。流体流流过文丘里管时被加速,从而使出现的真空将流体抽吸到主流体流并在喷嘴元件内产生一定的预混合。预混合的清洁液在文丘里管的端部进入主流并与主流混合。这种手段能够实现相对良好的混合,然而,需要较大的结构变动,这只能以相应的高成本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将流体供给到如开始所述类型的流体流的投配单元,并涉及用于将流体投配入流体流的方法,其中,流体能够容易地以可靠且均匀的方式被供给到流体流。 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用于将流体供给到通过第一管部的流体流中的投配单元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第二管部布置于第一管部中并包括用于将流体供给到第二管部的流体口,其中第二管部包括用于将来自第二管部的流体供给到第一管部的流体流中的至少一个节流孔,第二管部包括与流体流朝向相反的动态压力口 。 在该方案中,流体能够不连续地供给到装置,但仍产生均匀浓度的连续的流体流。流体进入流体流的投配速率特别地取决于动态压力口处的流体流的动态压力,该动态压力与流体流的通过量直接相关。在流体流变化的情况下,由此直接调节流体的投配速率,而不用对投配泵等进行否则必须实施的任何复杂的控制。 该装置通过调整其大小而能够用于饮料生产中的任何其它的投配泵应用。这意味着,在投配清洁剂之外,也能够例如将糖浆投配入水流。 在以下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目标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所提供的投配单元中,节流孔被设置在第二管部的封闭的端部中。节流孔的截面平行于动态压力口的截面。节流孔与第一管部同轴线,和/或动态压力口被设置为与第一管部同轴线,和/或第二管部与第一管部同轴线。流体口关于流体流被布置于动态压力口和节流孔之间。所述节流孔与动态压力口的截面直径比在i : 3到i : 7的范围内。另外的节流孔被设置于第二管部,其中,另外的节流孔分布于第二管部的表面区域,特别地,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周部。在第二管部,另外的节流孔使位于流体流的方向上的上游侧的节流孔的有效截面增加,特别地,使该有效截面逐渐增加,其中,取决于第二管部所包围的体积来确定节流孔的有效截面的增加。流体口关于流体流被布置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节流孔和被设置于第二管部的表面区域且位于上游侧的另外的节流孔之间。第二管部的全部另外的节流孔与动态压力口的截面直径比在i : 3到i : io的范围内。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标通过用于将流体投配入流体流的方法得以实现,其中,一体积的流体由流体流的动态压力直接施加载荷,并且被施压的流体以节流的方式被传送到流体流,并且依据传送到流体流的流体来供给该体积的流体。 在以下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目标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所提供的方法中,被施压的流体的体积依据流体的供给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被传送到流体流的流体的体积速率取决于流体流的动态压力。所供给的流体可以是清洁剂,并且流体流可以是水流。所供给的流体可以是液态食品或饮料浓縮物,并且流体流是可以是水流或类似水的液流。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与附图关联的实施方式来更为详细地描述和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灌装系统等的管部的实施方式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投配单元的立体侧视图; 图2示出了从上斜视观察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视图,其中未示出外部管部; 图3示出了带有动态压力口的视图的图1的实施方式的立体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到图3的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5示出了前述附图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及 图6示出了实施方式在与流体流相反的方向上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带有第一管部3的投配单元,其中第一管部3是灌装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未示出进一步的细节。第二管部4优选同心地插入到第一管部3。第二管部4具有筒状的设计。供给管5被联接到第二管部,该供给管用于供给例如清洁液等流体2,另一方面,该供给管将第二管部4保持于第一管部3中。供给管5连接于(未示出的)投配泵。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管部4包括开口端。第二管部4的与开口端相反的一端由图1和图2中所示的板9封闭。第一节流孔6被配置于该板9,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一节流孔6被设置为与第二管部4同心并且还与第一管部3同心。在第二管部4的周面,设置有另外的节流孔8。这些另外的节流孔8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分布于第二管部4的表面区域,并且节流孔8的数目朝向第二管部4的开口端增加。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管部4的开口端的截面实施为与第一节流孔6的截面基本上平行。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流体流1流过第一管部。该流体流到达第二管部4的开口端,如图3中所示。该开口端形成与流体流l朝向相反的动态压力口 7。流体流l直接垂直地作用于动态压力口 7的截面。 在投配单元的操作过程中,作为流体2的清洁浓縮物(清洁剂)被供给到作为流体流1的水流。该清洁浓縮物由投配泵(未示出)经由供给管5泵入第二管部4。清洁剂的最小供给量根据第一节流孔6的截面积而固定。由投配泵的最小行程(lift)所需要的液流来确定清洁剂的最小供给量。对于清洁剂的不连续的脉冲式供给,仅一部分清洁剂被立刻且直接地经由第一节流孔6供给到流体流1。未立刻直接地被传送的其它清洁剂被储存于第二管部4并在泵行程之间被传送到流体流1。第二管部4中的该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流体投配到流体流的投配单元,该投配单元用于将流体(2)供给到通过第一管部(3)的流体流(1),第二管部(4)被布置于所述第一管部(3)中并且包括用于将所述流体(2)供给到所述第二管部(4)中的流体口(5),其中,所述第二管部(4)包括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管部(4)的所述流体(2)供给到所述第一管部(3)的所述流体流(1)中的至少一个节流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部(4)包括与所述流体流(1)朝向相反的动态压力口(7)。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绍尔普莱施基斯
申请(专利权)人: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