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41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装置,能够提高收容电池单元的框体的绝缘性。蓄电装置具备: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框体,所述框体收容层叠体;以及绝缘片,所述绝缘片配置在框体的顶面与层叠体之间。顶面具有未被绝缘片覆盖的露出区域。绝缘片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凸部在俯视时配置在层叠体与露出区域之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3

229266中,作为蓄电装置,公开了蓄电池模块。蓄电池模块具备层叠配置的电池。利用一对端板和一对母线模块形成了包围电池的框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电解液从电池漏出的情况下,电极极耳与框体有可能会经由电解液而短路,有可能会使得框体具有电位。若构成电池组的相邻的电池模块的双方的框体具有电位,则有时会形成电路而发热。另外,处理具有电位的框体时的作业性有时会降低。
[0004]在本公开中,提出了能够提高收容电池单元的框体的绝缘性的蓄电装置。
[0005]依照本公开,提出一种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具备: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框体,所述框体收容层叠体;以及绝缘片,所述绝缘片配置在框体的顶面与层叠体之间。顶面具有未被绝缘片覆盖的露出区域。绝缘片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凸部在俯视时配置在层叠体与露出区域之间。
[0006]即使存在于框体内的具有导电性的液体顺着绝缘片而朝向露出区域流动,在液体到达凸部时,液体也会被凸部引导而向下部落下。由于能够利用凸部来抑制液体传递至露出区域,因此,能够防止层叠体与框体的短路。因此,能够提高收容电池单元的框体的绝缘性。
[0007]在上述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凸部具有呈肋状延伸的形状。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导电性的液体传递至露出区域。
[0008]在上述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绝缘片具有将绝缘片的周缘弯折而成的弯折部,弯折部形成凸部。这样一来,凸部的制造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可靠地形成具有肋状的形状的凸部。
[0009]在上述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层叠体具有将两个电池单元连接的连接部,凸部在俯视时配置在连接部与露出区域之间。由于能够抑制导电性的液体从凸部向连接部落下,因此,能够抑制在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连接部彼此的短路。
[0010]在上述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框体具有构成框体的侧面的侧壁和构成框体的上表面的顶壁,顶壁的下表面构成顶面,框体还具有将侧壁与顶壁焊接而成的焊接部,在顶壁的周缘部设置有露出区域。由于在焊接部不存在绝缘片,因此,能够抑制焊接缺陷。
[0011]依照本公开的蓄电装置,能够提高收容电池单元的框体的绝缘性。
附图说明
[0012]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并且附
[0013]图中:
[0014]图1是示出依照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0015]图2是放大地示出图1所示的焊接部附近的立体图。
[0016]图3是示出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反复进行对于它们的详细说明。
[0018]图1是示出依照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蓄电装置1例如搭载于车辆并使用。作为车辆的例子,能够列举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电力机动车及燃料电池车。将排列多个蓄电装置1而设为一个集合体的电池组搭载于车辆。
[0019]图1所示的蓄电装置1具备在层叠方向上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11的层叠体10。电池单元11的层叠方向为上下方向。多个电池单元11分别为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在各电池单元11的外装体的内部收容有电极体12。电极体12例如通过将正极与负极隔着隔膜层叠并进一步卷绕为筒状而形成。电极体并不被限定于卷绕型,也可以为层叠型。电极体12浸渍于电解液。在电池单元11的外装体的内部封入有电解液。
[0020]层叠体10具有将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11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13。在将两个电池单元11串联连接的情况下,一方的电池单元11的正极端子与另一方的电池单元11的负极端子电连接。连接部13例如焊接于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
[0021]层叠体10具有一对总端子14、14。一对总端子14中的一方为层叠体10的正极侧输出端子,另一方为层叠体10的负极侧输出端子。设置有总端子14的电池单元11在层叠方向上配置在最远离的位置。总端子14贯通框体20地配置。在总端子14贯通框体20的部位设置有衬垫15。衬垫15将总端子14与框体20电绝缘,并且将为了使总端子14贯通而形成于框体20的贯通孔密封而阻碍来自外部的水分向框体20的浸入。
[0022]蓄电装置1具备收容层叠体10的框体20。框体20具有底壁21、侧壁22及顶壁23。底壁21、侧壁22及顶壁23由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底壁21、侧壁22及顶壁23例如由以铝合金为代表的金属材料形成。
[0023]底壁21配置在层叠体10的下方。底壁21构成框体20的下表面。侧壁22从侧方覆盖层叠体10。侧壁22构成框体20的侧面。侧壁22具有内壁面26。内壁面26朝向框体20的内部空间。内壁面26与层叠体10对置。在图1所示的框体20中,底壁21与侧壁22一体地形成。利用底壁21和侧壁22形成有朝向上方开口的收容箱。层叠体10收容在收容箱内。
[0024]顶壁23配置在层叠体10的上方。顶壁23构成框体20的上表面。顶壁23形成为将由底壁21和侧壁22形成的收容箱的开口堵塞的罩。顶壁23从上方覆盖层叠体10。顶壁23的下表面构成框体20的顶面24。顶面24朝向框体20的内部空间。顶面24朝向下方。顶面24与层叠体10对置。
[0025]通过焊接将侧壁22的上缘与顶壁23的周缘接合。框体20具有将侧壁22与顶壁23焊接而成的焊接部25。通过将顶壁23焊接于收容箱,从而将收容箱密封。图2是放大地示出图1所示的焊接部25附近的立体图。在图2中图示出了上下反转后的框体20的侧壁22与顶壁23的接合部附近。为了简化,在图2中未对层叠体10进行图示。焊接部25沿着侧壁22的上缘延
伸,并沿着顶壁23的周缘延伸。
[0026]蓄电装置1还具备绝缘片31、32。绝缘片31、32夹设在层叠体10与框体20的内表面之间,将层叠体10与框体20电绝缘。绝缘片31、32由以树脂材料为代表的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典型而言,绝缘片31、32由聚丙烯、聚酰胺、聚四氟乙烯等具有耐电解液性的材料形成。绝缘片31、32由相对于碳酸二甲酯等电解液所使用的溶剂具有化学稳定性的材料形成。
[0027]绝缘片31配置在框体20的顶面24与层叠体10之间。绝缘片31覆盖框体20的顶面24的一部分。绝缘片32覆盖框体20的底板面,并覆盖框体20的内壁面26的一部分。通过使一体的绝缘片32覆盖框体20的底面的整体和内壁面26,从而提高了框体20的绝缘性。也可以利用粘接剂将片状的树脂材料贴附在框体20的内表面而形成绝缘片31、32。也可以通过在框体20的内表面涂敷树脂材料而形成绝缘片31、32。
[0028]顶面24具有未被绝缘片31覆盖的露出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框体,所述框体收容所述层叠体;以及绝缘片,所述绝缘片配置在所述框体的顶面与所述层叠体之间,其中,所述顶面具有未被所述绝缘片覆盖的露出区域,其中,所述绝缘片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在俯视时配置在所述层叠体与所述露出区域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具有呈肋状延伸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具有将所述绝缘片的周缘弯折而成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形成所述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具有将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