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320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属于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橘子皮、花生壳、椰壳按照质量比1:1:1进行混合,粉碎、过筛,加入膨化剂搅拌进行膨化处理;(2)膨化后的混合物加入磷酸溶液浸渍进行活化预处理并将其干燥,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活化,再使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3)活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无机粘合剂,加热搅拌做成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通过膨化处理增加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量,活性炭中加入无机粘合剂使活性炭颗粒之间粘结,增加结构机械强度。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包含烃类、醛类、芳烃类等,具有刺激性并伴有毒性。在常温下它们蒸发速率大易挥发,混合在空气中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影响环境质量。对于这些有机气体目前有两种处理方法,破坏性方法和回收性方法。其中,吸附法为回收方法中的一种。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活性炭具有选择性强、比表面积大、孔径范围广、表面富有多种官能团、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活性炭在市场上应用越来越广,同时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目前,活化后的活性炭产品由于其空隙度较低、吸附能力差,在用于溶剂吸附过程中吸附效果不好。因此,优化溶剂回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提高溶剂的吸附性能是一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橘子皮、花生壳、椰壳原料质量按照比例为1:1:1进行混合,粉碎、过筛,加入膨化剂搅拌进行膨化处理;(2)膨化后的混合物加入磷酸溶液浸渍进行活化预处理并将其干燥,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活化,再将其使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3)活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无机粘合剂,加热搅拌做成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通过膨化处理增加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量,活性炭中加入无机粘合剂使活性炭颗粒之间粘结,增加结构机械强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橘子皮、花生壳及椰壳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0008](2)混合物经过粉碎、过筛,并加入膨化剂和水进行搅拌、升温膨化;
[0009](3)膨化后的混合物加入磷酸溶液浸渍、干燥,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活化,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
[0010](4)活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无机粘合剂,加热搅拌,做成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橘子皮、花生壳、椰壳的质量比为1:1:1。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过200目筛,所述膨化剂为硝酸铵、小苏打中的至少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所述膨化剂质量按照混合物质量的18~20%投入,所述水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搅拌的时间为20~30min,升温的温度为110℃~120℃,所述膨化的时间为12h~24h。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磷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60%,浸渍的时间为12h~
24h,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00℃~120℃,高温的温度为800℃~900℃。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活化时间为5h~6h,中性的pH值为7~7.5。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加入无机粘合剂占混合物质量的8~10%,无机粘合剂为膨润土、石灰石、白云石中的至少一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加热的温度为50℃~60℃,搅拌的时间为5~8min。
[0019]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所述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0020]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1](1)在活性炭活化前,原料混合物进行膨化处理,膨化剂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或氨气。在升高温度的作用下气体与水蒸气进入混合原材料的纤维孔隙,使所有孔隙得到充分膨胀扩大。膨化处理增大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吸附效果。
[0022](2)原料混合物活化后加入无机粘合剂,在加热过程中,无机粘合剂之间发生硅烷醇的缩合而固化,从而活性炭颗粒之间相互粘结。添加无机粘合剂增强了活性炭结构的强度,增强孔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包括如下步骤:
[0026](1)将橘子皮、花生壳及椰壳按照质量为1:1: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0027](2)混合物经过粉碎、过200目筛,并加入占混合物质量18%的硝酸铵和小苏打,水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搅拌20min。在温度为110℃条件下膨化12h;
[0028](3)膨化后的混合物加入质量浓度为40%的磷酸溶液浸渍12h,浸渍后在温度为100℃下进行干燥。通入氮气温度升高至800℃进行活化5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至ph=7,烘干至恒重;
[0029](4)活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占混合物质量8%的膨润土、石灰石和白云石,50℃下搅拌5min,做成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包括如下步骤:
[0032](1)将橘子皮、花生壳及椰壳按照质量为1:1: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0033](2)混合物经过粉碎、过200目筛,并加入占混合物质量19%的硝酸铵和小苏打,水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搅拌25min。在温度为115℃条件下膨化18h;
[0034](3)膨化后的混合物加入质量浓度为50%的磷酸溶液浸渍18h,浸渍后在温度为110℃下进行干燥。通入氮气温度升高至850℃进行活化5.5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至ph=7.2,烘干至恒重;
[0035](4)活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占混合物质量9%的膨润土、石灰石、白云石,55℃下搅拌6min,做成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包括如下步骤:
[0038](1)将橘子皮、花生壳及椰壳按照质量为1:1: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0039](2)混合物经过粉碎、过200目筛,并加入占混合物质量20%的硝酸铵和小苏打,水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搅拌30min。在温度为120℃条件下膨化24h;
[0040](3)膨化后的混合物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磷酸溶液浸渍24h,浸渍后在温度为120℃下进行干燥。通入氮气温度升高至900℃进行活化6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至ph=7.5,烘干至恒重;
[0041](4)活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占混合物质量10%的膨润土、石灰石、白云石,60℃下搅拌8min,做成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
[0042]对比例1
[0043](1)将橘子皮、花生壳及椰壳按照质量为1:1: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0044](2)混合物经过粉碎、过200目筛;
[0045](3)混合物加入质量浓度为40%的磷酸溶液浸渍12h,浸渍后在温度为100℃下进行干燥。通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橘子皮、花生壳及椰壳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2)混合物经过粉碎、过筛,并加入膨化剂和水进行搅拌、升温膨化;(3)膨化后的混合物加入磷酸溶液浸渍、干燥,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活化,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至恒重;(4)活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无机粘合剂,加热搅拌,做成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橘子皮、花生壳、椰壳的质量比为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过200目筛,所述膨化剂为硝酸铵、小苏打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述膨化剂质量按照混合物质量的18~20%投入,所述水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状溶剂回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的时间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初榆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华研活性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