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脱异味颗粒的夹颗粒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86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脱异味颗粒的夹颗粒布及其制备方法,将底材、第一热熔胶网、离膜布依次放卷、层叠,在运行方向上依次经过第一热压辊、第二热压辊热压形成贴有离膜布的半成品继续向前运行,撕除离膜布并收卷,得到半成品;将半成品继续向前运行,在半成品表面铺撒脱异味颗粒,将第二热熔胶网放卷并贴合在脱异味颗粒的表面,一起进入烘道,面材放卷并在烘道出口处与从烘道出来的层叠材料贴合经压合辊压合后进行收卷,得到夹颗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夹炭布滤材及制成的滤芯在保证低初始阻力下,对VOCs吸附容量不够、更换频繁的问题。换频繁的问题。换频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脱异味颗粒的夹颗粒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脱异味颗粒的夹颗粒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去除以甲苯为代表的挥发性有机物,传统的夹颗粒布双效滤材通常利用高碘值、大比表面积、微孔丰富的活性炭来吸附气态污染物,以获得较高的甲苯吸附效率和容量。然而,此类夹颗粒布想要同时获得低初始阻力、高透气量,就需要控制好材料的厚度,从而材料所夹杂的活性炭颗粒的体积(即含炭量)受到限制,这就使得最终滤材及以滤材为原材料制备的滤芯成品无法获得较高的污染物吸附容量,致使滤材或滤芯的更换周期缩短。
[0003]现阶段,研究者们通过高锰酸盐浸渍氧化铝滤料(改性氧化铝)替代部分活性炭制备夹颗粒布,提高其对甲苯等VOCs的吸附容量,延长滤材的使用寿命。此类夹颗粒布需要先将浸渍有高锰酸盐的氧化铝球形或条形颗粒破碎筛分成小于1mm的粉料,再混合活性炭颗粒通过喷胶、撒粉复合而制成。该生产制造过程会带来改性氧化铝滤料浪费的问题(以3

5mm粒径的球形改性氧化铝破碎筛分为30~60目来计算,使用收率最高的超离心研磨筛分设备通常可获得的最高收率也仅有70%),导致最终滤材产品成本升高。此外,此类夹颗粒布层间所用的改性氧化铝和活性炭颗粒均是由更大形状的颗粒破碎筛分所得,层间颗粒均为无规则、带棱角的形状,在制备夹颗粒布的过程中,由于压合辊压合的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层间颗粒刺破无纺布层(如熔喷布)的现象,造成最终滤材效率下降等性能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中的至少一种而提供一种包含脱异味颗粒的夹颗粒布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夹炭布滤材及制成的滤芯在保证低初始阻力下,对VOCs吸附容量不够、更换频繁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脱异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将脱异味颗粒基体加入至氧化铝分散液中分散均匀,得到铝溶胶;
[0008]将铝溶胶滴入上层为油相、下层为水相的油氨柱中,得到沉淀在油氨柱底部的凝胶球体,将所得的凝胶球体老化、干燥和焙烧,得到球状颗粒;
[0009]将球状颗粒置于包衣机中,在包衣机转动的同时向所述球状颗粒表面喷涂氧化性药剂,喷涂完后将球状颗粒转移至烘箱中干燥,得到脱异味颗粒。
[0010]更进一步地,脱异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脱异味颗粒基体准备:选取活性炭粉料置于110℃烘箱中干燥处理2h后回收,作为脱异味颗粒基体;
[0012]S2:铝溶胶制备:取一定质量的勃姆石(AlOOH)粉末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混合球磨
形成分散液,分散液中以Al2O3计的固含量为35~45wt%,分散液中粒子D90在10~20nm。向分散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溶液调节pH至2~4,再加入上述脱异味颗粒基体混合搅拌后形成铝溶胶。
[0013]S3:油氨柱辅助成型:按照上层油相、下层水相构造油氨柱。将上述铝溶胶转移至具有特定内径针孔的注射器中,通过针孔滴液滴入油氨柱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滴在穿过上层油相层时收缩呈球状,然后进入水相层实现胶凝,变成湿的凝胶小球,并沉淀在油氨柱的底部。待凝胶小球在水相中静置老化5~10h后取出,在50℃干燥6h,再在110℃干燥4h,而后进行焙烧得到球状颗粒。
[0014]S4:脱异味颗粒成品制备:取一定质量的上述球状颗粒置于包衣机中,在包衣机转动的同时向所述球状颗粒表面喷涂氧化性药剂,喷涂完后将球状颗粒转移至烘箱中干燥后即得到脱异味颗粒成品。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脱异味颗粒基体为活性炭粉料;所述的活性炭粉料为椰壳炭粉料,粒径为0.075~0.15mm,碘值在1400~1600mg/g,CTC吸附率为90~100%,比表面积在1500~1600g/m2。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氧化铝分散液中以氧化铝计的固含量为35~45wt%,分散液中粒子D90在10~20nm。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铝溶胶中以质量计脱异味颗粒基体与氧化铝的比值为1:(12~20)。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油相为20℃时黏度在4~20Pa
·
s的油状有机物,所述油相层高为1~2mm;所述的油相包括正己烷、正庚烷或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水相为酸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水相中酸铵质量浓度为5~10%、氨水质量浓度为1~5%;所述的水相层高50~120cm;所述的酸铵包括硝酸铵、硫酸铵或氯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注射器针孔内径为0.65~1.0mm。所述滴液速度为30~60滴/min;所述焙烧的具体操作为,在N2气氛保护下,450~650℃焙烧3~5h。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氧化性药剂为高锰酸钾溶液或高锰酸钠溶液或过硫酸钠与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所述的氧化性药剂用量以药剂主要成分占脱异味颗粒的质量比计控制在2~5%。
[0022]进一步地,所述包衣机的转动速度为15~20r/min,所述干燥操作具体为在80~120℃干燥6~10h。
[002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一种包含脱异味颗粒的夹颗粒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将底材、第一热熔胶网、离膜布依次放卷、层叠,在运行方向上依次经过第一热压辊、第二热压辊热压形成贴有离膜布的半成品继续向前运行,撕除离膜布并收卷,得到半成品;
[0025]将半成品继续向前运行,在半成品表面铺撒如权利要求1

7人任一项所述的脱异味颗粒,将第二热熔胶网放卷并贴合在脱异味颗粒的表面,一起进入烘道,面材放卷并在烘道出口处与从烘道出来的层叠材料贴合经压合辊压合后进行收卷,得到夹颗粒布。
[0026]更进一步地,包含脱异味颗粒的夹颗粒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夹颗粒布制备:底材、第一热熔胶网、离膜布依次放卷、层叠,在运行方向上依次经过第一热压辊和第二热压辊热压形成贴有离膜布的半成品继续向前运行,撕除离膜布并收卷,所述半成品继续向前运行,在半成品表面铺撒上述脱异味颗粒,将第二热熔胶网放卷并贴合在脱异味颗粒的表面,一起进入烘道,面材放卷并在烘道出口处与从烘道出来的层叠材料贴合经压合辊压合后进行收卷,即可得到夹颗粒布。
[0028]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材为厚度0.20~0.35mm的骨架无纺布;所述的第一热熔胶网、二热熔胶网克重为10~20g/m2;所述的离膜布贴合热熔胶网膜的一面具有低表面能;所述面材为厚度0.3~0.4mm的PP熔喷布。优选地,所述离膜布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2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热压辊和第二热压辊的温度分别控制在60~80℃和100~130℃,热压辊间隙均控制在0.3~0.45mm;所述的烘道长为8~10m,烘道温度控制在160~19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异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脱异味颗粒基体加入至氧化铝分散液中分散均匀,得到铝溶胶;将铝溶胶滴入上层为油相、下层为水相的油氨柱中,得到沉淀在油氨柱底部的凝胶球体,将所得的凝胶球体老化、干燥和焙烧,得到球状颗粒;将球状颗粒置于包衣机中,在包衣机转动的同时向所述球状颗粒表面喷涂氧化性药剂,喷涂完后将球状颗粒转移至烘箱中干燥,得到脱异味颗粒;所述的脱异味颗粒基体为椰壳炭粉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异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椰壳炭粉料的粒径为0.075~0.15mm,碘值在1400~1600mg/g,CTC吸附率为90~100%,比表面积在1500~1600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异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铝分散液中以氧化铝计的固含量为35~45wt%,分散液中粒子D90在10~2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异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溶胶中以质量计脱异味颗粒基体与氧化铝的比值为1:(12~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异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相为20℃时黏度在4~20Pa
·
s的油状有机物,所述油相层高为1~2mm;所述的油相包括正己烷、正庚烷或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异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相为酸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水相中酸铵质量浓度为5~10%、氨水质量浓度为1~5%;所述的水相层高50~120c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克刘朝军常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