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卫东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28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降温系统,尤其涉及适合于计算机房、通信基站内使用的节能降温系统,其包括室内送风装置和室外冷却装置;室内送风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送风区和热交换区的隔板,热交换区内安装有室内热交换器;箱体内安装有送风机,送风机的进风部位位于所述热交换区内,其出风口位于所述送风区内;室外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体,冷却箱体上安装有散热风机,其内安装有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输送管道上安装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节能降温系统能部分代替空调系统运行,节电效果明显,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另外也大大缩短机房、基站空调运行时间,明显延长空调机的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降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计算机房、通信基站内 使用的节能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计算机房、通信基站基本都采用全封闭式机房,而机房内的电源设备、通信 电子设备都属于发热量大的发热源,因此,为了保障通信电子设备能够可靠地工作,一般都 通过在计算机房、基站内安装空调系统改善室内条件,而且空调系统必须全年运行才能为 通信电子设备提供正常的工作环境。由于空调系统在运行时耗费大量的电能,因此,空调的运行成本已在电信运营成 本中占据相对较高的比例,而且也与目前我国积极提倡节能减排的国策相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空调的运行成本在电信运营成本中占据比例 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计算机房、通信基站等环境使用的节能降温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降温系统,包括室内送风装置和室外冷 却装置;所述室内送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一个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送风区和 热交换区的隔板,所述热交换区内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均通向所述热交换 区的室内回风口、室内进水端口和室内回水端口,以及通向所述送风区的室内送风口 ;所述 箱体内安装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进风部位位于所述热交换区内,其出风口位于所述送 风区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室内进水端口和室内回水端口连通;所述室外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上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冷却箱 体上设置有室外入风口,所述冷却箱体内安装有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冷却装置还具有 分别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和出口连通的室外回水管和室外出水管;所述室外出水管 上安装有循环泵;以及,所述室内送风装置的室内进水端口通过输入管道与室外冷却装置的室外出水管 连通;所述室内送风装置的室内回水端口通过输出管道与室外冷却装置的室外回水管连 通;所述的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内装满载冷剂。优选地,所述室内回风口的内面安装有滤网。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通向所述热交换区的排水管,所述热交换区的底部设 置有与所述排水管连通的存水盘。优选地,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安装有旁通调节阀。优选地,所述室外回水管上安装有膨胀罐。优选地,所述循环泵、旁通调节阀和膨胀罐均位于所述冷却箱体的内部;所述室外 回水管和室外出水管的自由端从所述冷却箱体内向外伸出。优选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的类型为浮头式、固定管板式、波纹管式、U形管式或板式,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的整体形状为平板形、“V”形,“U” 形或“L”形。优选地,所述送风区位于所述热交换区的上方;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安装在室内回 风口的上方,而所述送风机安装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室内送风装置配置有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冷却箱体在其室外入风口 处安装有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室外温度传 感器、循环泵、送风机和散热风机,以及基站原有空调控制器通讯、连接。优选地,所述箱体在其室内送风口处安装有用于检测送风温湿度的送风温湿度传 感器,在其室内回风口处安装用于检测回风温湿度的回风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送风装 置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安装有用于检测载冷剂是否泄漏的泄露报警传感器;所述输入管 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载冷剂入水温度的入水温度传感器;在所述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用于检 测载冷剂回水温度的回水温度传感器;所述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载冷剂压力的压力 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载冷剂流量的流量传感器;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入水温度传感器、 回水温度传感器、送风温湿度传感器、回风温湿度传感器、泄露报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 流量传感器通讯连接。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具有智能通讯接口,通过通讯协议与上位机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本技术所述节能降温系统在室外环境温度 合适时可代替空调系统运行(或在临界点附近时可与空调并运行),节省电能效果明显,有 效降低计算机房、通信基站运营成本,另外也大大缩短计算机房、通信基站空调运行时间, 明显延长空调机的寿命,同时因不涉及在计算机房、通信基站围护结构上开较大的孔洞对 室内环境的洁净度、安全性都没有影响;其次,本技术所述节能降温系统具有结构简单 紧凑、组合灵活、安装方便和操作简单的特点;最后,本技术所述节能降温系统室内空 气在室内送风装置内进行热交换,可以保证计算机房、通信基站所要求的环境温湿度及洁 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节能降温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节能降温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室内送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室内送风装置的内部结构;图5为图2所示室外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室外冷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符号说明1-室内送风装置17-中央控制单元2-室外冷却装置3-输入管道11--箱体18-室内回风口21--冷却箱体4-输出管道12--送风机19-室内送风口22--散热风机5-循环泵13-_室内热交换器111--存水盘23--室外入风口6-旁通调节阀14--室内进水端口112--滤网24--室外回水端口7-膨胀罐15--室内回水端口113--隔板25--室外出水端口16-排水管26-室外热交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节能降温系统作进一步详 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节能降温系统包括室内送风装置1和室外冷却装置 2。如图3和4所示,所述室内送风装置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内具有一个隔板113, 将箱体11内的空间分隔成送风区和热交换区,所述热交换区内安装有室内热交换器13,在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区位于热交换区的上方。所述箱体11上设置有均通向所述热交换区 的室内回风口 18、室内进水端口 14和室内回水端口 15,以及通向所述送风区的室内送风口 19。所述室内回风口 18的内面安装有滤网112,通过室内回风口 18进入箱体11内的空气 经过滤网112过滤后再进入热交换区。所述箱体11内安装有送风机12,所述送风机12的 进风部位位于所述热交换区内,其出风口位于所述送风区内。为了能够高效地完成热交换 和送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3安装在室内回风口 18的上方,而所述送风机 12安装在热交换器13的上方。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室内进水端口 14和 室内回水端口 15连通。由于进入热交换器的室内空气在与室内热交换器13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可能会 产生冷凝水,因此,可在热交换区的底部设置存水盘111,而所述箱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存 水盘111连通的排水管16,以便将存水盘111内的冷凝水从箱体11内排出。如图5和6所示,所述室外冷却装置2包括冷却箱体21,所述冷却箱体21上安装 有散热风机22,所述冷却箱体21上设置有室外入风口 23,所述冷却箱体21内安装有室外 热交换器26 ;其中,所述室外入风口 23可以设置在冷却箱体21的多个面上。所述室外冷 却装置2还具有室外回水管24和室外出水管25,所述室外回水管24和室外出水管25分别 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26的入口和出口连通。如图1和6所示,所述室外出水管25上安装 有循环泵5。所述室内送风装置1的室内进水端口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送风装置和室外冷却装置;所述室内送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一个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送风区和热交换区的隔板,所述热交换区内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均通向所述热交换区的室内回风口、室内进水端口和室内回水端口,以及通向所述送风区的室内送风口;所述箱体内安装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进风部位位于所述热交换区内,其出风口位于所述送风区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室内进水端口和室内回水端口连通;所述室外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上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冷却箱体上设置有室外入风口,所述冷却箱体内安装有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外冷却装置还具有分别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和出口连通的室外回水管和室外出水管;所述室外出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以及,所述室内送风装置的室内进水端口通过输入管道与室外冷却装置的室外出水管连通;所述室内送风装置的室内回水端口通过输出管道与室外冷却装置的室外回水管连通;所述的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内装满载冷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刘卫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