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22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2
本申请涉及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区域划分模块、避险路线规划模块、信息通知模块和控制模块。区域划分模块与检测模块连接;避险路线规划模块与区域划分模块连接;信息通知模块与区域划分模块以及避险路线规划模块均连接;控制模块与区域划分模块、避险路线规划模块以及信息通知模块均连接。在本申请中,既可引导人员及时有序地撤离,又可使受灾人员科学地采取自救措施,提升存活几率,同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规划出的安全路线,明确救援目标地位置,使救援人员有目的地进行救援,降低救援难度。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建筑
,例如涉及一种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密度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在城市间矗立,在改善我们生活环境,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埋下了更多的安全隐患,这些高楼大厦内部结构复杂且多样多变,人群密度较高且逃生路线复杂,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003]目前在建筑楼宇内发生火灾时,通常通过声光报警器进行险情通报,且传统的逃生指示方式为指示牌指路,然而对于复杂建筑体内众多逃生人群来说,起火点位置不明确,盲目按照逃生指示易造成逃生现场混乱,甚至误入火灾危险区域置于更加危险的处境中,且给救援任务带来不便,同时受灾人员大多不懂得在火场中的自救措施,无法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进行自救,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000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受灾人员盲目逃窜,易将自己置于更加危险地处境中的同时也给救援任务带来不便,增加救援难度,且无法及时地根据科学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救。
[000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受灾人员盲目逃窜,易将自己置于更加危险的处境中的同时也给救援任务带来不便,增加救援难度,且无法及时地根据科学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救的技术问题。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区域划分模块、避险路线规划模块、信息通知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具有多个,多个检测模块分布在建筑中的多个区域内,用于实时检测各区域内是否存在火灾,并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确定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区域划分模块与检测模块连接,其内存储有建筑布局信息,用于根据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以及建筑布局信息,对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进行划分;避险路线规划模块与区域划分模块连接,逃生路线规划模块用于根据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区域划分信息以及建筑布局信息,以建筑区域内的房间为起点规划安全路线;信息通知模块与区域划分模块以及避险路线规划模块均连接,且其内存储有面对火灾时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用于向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的住户发送安全路线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控制模块与区域划分
模块、避险路线规划模块以及信息通知模块均连接,用于控制信息通知模块向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的住户发送安全路线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0011]检测建筑区域内是否存在火灾,并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确定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
[0012]根据火灾发生地目标位置以及建筑布局信息,对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进行划分;
[0013]根据区域划分信息、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以及建筑布局信息,以建筑区域内的房间为起点规划安全路线;
[0014]根据面对火灾时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区域划分信息以及规划安全路线,控制信息通知模块向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的住户发送安全路线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001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7]在发生火灾时,以建筑区域内的房间为起点规划安全路线,并控制信息通知模块向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的住户发送安全路线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可为火灾周围区域的人员逃离火场作出指引以及向受灾人员发送科学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既可引导人员及时有序地撤离,又可使受灾人员科学地采取自救措施,提升存活几率,同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规划出的安全路线,明确救援目标的位置,使救援人员有目的地进行救援,降低救援难度。
[0018]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9]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0]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区域划分模块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避险路线规划模块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通知模块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险情自动处理模块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险情自动处理模块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00、检测模块;200、区域划分模块;201、存储单元;202、距离测量单元;203、划分单元;300、避险路线规划模块;301、路线规划单元;302、路线指示单元;400、信息通知模块;401、语音播报单元;402、信息发送单元;403、信息存储单元;500、控制模块;600、险情自动
处理模块;601、灭火设备打开单元;602、门窗自动关闭单元;603、用电设备断电单元;604、用水设备打开单元;605、电梯关闭单元;700、处理器;701、存储器;702、通信接口;703、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31]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32]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100),具有多个,多个检测模块(100)分布在建筑中的多个区域内,用于实时检测各区域内是否存在火灾,并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确定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区域划分模块(200),与检测模块(100)连接,其内存储有建筑布局信息,用于根据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以及建筑布局信息,对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进行划分;避险路线规划模块(300),与区域划分模块(200)连接,逃生路线规划模块用于根据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区域划分信息以及建筑布局信息,以建筑区域内的房间为起点规划安全路线;信息通知模块(400),与区域划分模块(200)以及避险路线规划模块(300)均连接,且其内存储有面对火灾时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用于向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的住户发送安全路线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控制模块(500),与区域划分模块(200)、避险路线规划模块(300)以及信息通知模块(400)均连接,用于控制信息通知模块(400)向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的住户发送安全路线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划分模块(200)包括:存储单元(201),存储有建筑布局信息;距离测量单元(202),与检测模块(100)连接,用于测量目标位置周围的多个区域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划分单元(203),与距离测量单元(202)和存储单元(201)均连接,用于根据建筑布局信息以及目标位置周围的多个区域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将目标位置周围的区域划分为火源区域、风险区域以及临时避难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避险路线规划模块(300)包括:路线规划单元(301),与区域划分模块(200)连接,用于根据火灾发生的目标位置、区域划分信息以及建筑布局信息,以建筑区域内的房间为起点规划逃向建筑外的安全逃生路线,或在确定无安全逃生路线的情况下,规划出逃向临时避难区域的避难路线;路线指示单元(302),与路线规划单元(301)连接,在建筑区域内显示逃向建筑外的安全逃生路线或逃向临时避难区域的避难路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险情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通知模块(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钦华马爱芹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河东区城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