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玉专利>正文

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11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属于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双能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和喷管与第二供热器连通,第二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双能压缩机连通,供热器和第二供热器还有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与热泵


技术介绍

[0002]冷需求和热需求,为人类生活与生产当中所常见;其中,利用机械能转换为热能是实现制冷和高效供热的重要方式。一般情况下,制冷时冷却介质的温度是变化的,制热时被加热介质的温度往往也是变化的;利用机械能制热时,很多时候被加热介质同时具有变温和高温双重特点,这使得采用逆向朗肯循环热泵装置实现制冷或供热时存在着性能指数不合理、供热参数不高、压缩比较高、工作压力太大等多个问题。
[0003]对于机械能驱动的蒸汽压缩式热泵装置来说,依靠蒸发过程吸收低温热负荷是其优点,变温放热是其不足;如果能够克服其不足,并考虑充分利用冷凝液的显热,尽可能消除或降低冷凝液降压的副作用,那么得到的热泵装置将具有较为合理的性能指数,从而扩大其应用场合。基于综合考量以及从简单、主动和高效地利用机械能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原则出发,力求制冷或热泵装置的简单、主动和高效化,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要提供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分项阐述如下:
[0005]1.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双能压缩机、供热器、喷管、第二供热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组成;双能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和喷管与第二供热器连通,第二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双能压缩机连通,供热器和第二供热器还有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06]2.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双能压缩机、供热器、喷管、第二供热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回热器所组成;双能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和喷管与第二供热器连通,第二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双能压缩机连通,供热器和第二供热器还有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07]3.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或第2项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喷管并取代节流阀,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08]4.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或第2项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涡轮机并取代节流阀,涡轮机连接双能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09]5.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第1或第2项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涡轮机并取代节流阀,增加压缩机并取代双能压缩机,涡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
力,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10]6.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双能压缩机、供热器、喷管、第二供热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混合回热器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双能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和喷管与第二供热器连通,第二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混合回热器连通,混合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混合回热器连通,混合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双能压缩机连通,供热器和第二供热器还有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11]7.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双能压缩机、供热器、喷管、第二供热器、节流阀、蒸发器、回热器、压缩机、混合回热器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双能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和喷管与第二供热器连通,第二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与混合回热器连通,混合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和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混合回热器连通,混合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双能压缩机连通,供热器和第二供热器还有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12]8.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第6或第7项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涡轮机并取代节流阀,增加第二涡轮机并取代第二节流阀,涡轮机和第二涡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13]9.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第6或第7项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喷管并取代节流阀,增加新增第二喷管并取代第二节流阀,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0014]10.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第6或第7项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喷管并取代节流阀,增加新增第二喷管并取代第二节流阀,增加第二双能压缩机并取代压缩机,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16]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17]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18]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19]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0]图6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1]图7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2]图8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3]图9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4]图10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1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5]图1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1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6]图1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1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7]图1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1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8]图1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第1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0029]图中,1

双能压缩机,2

供热器,3

喷管,4

第二供热器,5

节流阀,6

蒸发器,7

回热器,8

涡轮机,9

压缩机,10

混合回热器,11

第二节流阀,12

第二涡轮机,13

第二双能压缩机;A

新增喷管,B

新增第二喷管。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双能压缩机、供热器、喷管、第二供热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组成;双能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2)和喷管(3)与第二供热器(4)连通,第二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5)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双能压缩机(1)连通,供热器(2)和第二供热器(4)还有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2.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双能压缩机、供热器、喷管、第二供热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回热器所组成;双能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2)和喷管(3)与第二供热器(4)连通,第二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7)和节流阀(5)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7)与双能压缩机(1)连通,供热器(2)和第二供热器(4)还有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3.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喷管(A)并取代节流阀(5),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4.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涡轮机(8)并取代节流阀(5),涡轮机(8)连接双能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5.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涡轮机(8)并取代节流阀(5),增加压缩机(9)并取代双能压缩机(1),涡轮机(8)连接压缩机(9)并传输动力,形成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6.变压供热蒸汽压缩式热泵,主要由双能压缩机、供热器、喷管、第二供热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混合回热器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双能压缩机(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2)和喷管(3)与第二供热器(4)连通,第二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节流阀(5)与混合回热器(10)连通,混合回热器(10)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瑞李华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