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82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吸水垫、样品垫、结合垫和硝酸纤维素膜,所述样品垫与结合垫层叠组装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吸水垫组装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所述吸水垫、样品垫、结合垫和硝酸纤维素膜均固定在荧光/比色通用卡纸上,各部分之间均有2mm的重叠,所述结合垫上承载有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免疫层析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检测时间短等优点,是现场快速筛查的首选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医疗、食品安全和毒品检验等方面。因此,近年来基于免疫层析技术的试纸条被大力推广,然而传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仍存在检测灵敏度不高、不能定量检测、易出现假阳性等问题。因此,对待测物质定量检测,提高检测灵敏度是近年来改进免疫层析技术的热点。
[0003]荧光检测灵敏度高,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是目前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之一。上转换纳米粒子与传统胶体金标记物相比,具有更高的信号强度,可提高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上转换纳米粒子具有非辐射能量转移的特性,当金属纳米粒子(金、银)作为受体与上转换纳米粒子距离足够近时,可猝灭上转换荧光。同时,贵金属纳米粒子产生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可极大地增大拉曼信号。作为两种可定量的光学检测技术,荧光检测与拉曼检测都具有快速、高精度的特点,将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借助特殊的荧光

拉曼检测平台,可对待测物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吸水垫、样品垫、结合垫和硝酸纤维素膜,所述样品垫与结合垫层叠组装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吸水垫组装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所述吸水垫、样品垫、结合垫和硝酸纤维素膜均固定在荧光/比色通用卡纸上,所述样品垫与结合垫之间、所述结合垫与硝酸纤维素膜之间以及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与吸水垫之间均有2mm的重叠,所述结合垫上承载有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8

10μl,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上固定有荧光材料以及待测物特异性识别探针,所述质控线上固定有质控探针。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制备荧光纳米粒子探针;
[0008]步骤2、制备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
[0009]步骤3、组装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荧光纳米粒子探针中的荧光材料为上转换纳米粒子NaYF4:Yb;Er,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1]步骤1.1、将78%YCl3、20%YbCl3、2%ErCl3与5

10ml油酸、15ml 1

十八烯混合,在130℃氮气条件下加热搅拌1h作为溶液A;
[0012]步骤1.2、将0.148g氟化钠及0.100g氯化钠用甲醇溶解作为溶液B;
[0013]步骤1.3、待溶液A温度降至室温时,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搅拌30min,随后将混合溶液设置为130℃,750rpm搅拌30min,待甲醛完全去除以后将溶液温度设置为320℃搅拌1.5h,后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使用乙醇与环己烷洗涤三次并溶解于环己烷溶液中。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5]步骤2.1、金种子制备:
[0016]将50ml 0.25mM的氯金酸加热搅拌,待溶液沸腾后一次性加入500μl 5%柠檬酸钠,溶液逐渐由透明变为酒红色,保持沸腾状态20min,随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金种子溶液;
[0017]步骤2.2、Au

DTNB合成:
[0018]取制备好的金种子溶液10ml,在600rpm转速下加入5

10μl 10mM的5,5

二硫代



(2

硝基苯甲酸)以下简称DTNB,搅拌4h,离心洗涤三次,随即得到Au

DTNB溶液;
[0019]步骤2.3、Au

DTNB@Ag制备:
[0020]取Au

DTNB溶液10ml并稀释至40ml,加热至液体沸腾,一次性加入500μl1%柠檬酸钠,随后在沸腾液体中缓慢滴加0.1

10ml 1mM的硝酸银溶液;在沸腾状态下观察到液体由酒红色转变为橙色,15min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三次后溶于4ml去离子水中得到10
×
Au

DTNB@Ag,4℃保存;
[0021]步骤2.4、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制备:
[0022]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与特异性识别探针结合,选用的探针为抗体或单链核酸;取60μl Au

DTNB@Ag与待测物特异性识别探针在4℃条件下摇匀过夜;8000rpm离心8min弃上清,得到可识别待测物的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将沉淀物溶于60μl金标缓冲液中4℃保存。
[00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24]样品垫与结合垫层叠组装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吸水垫组装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四部分固定在荧光/比色通用卡纸上,每部分之间有2mm的重叠;其中结合垫上承载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每个结合垫承载8

10μl纳米粒子探针;检测线上固定荧光材料以及待测物特异性识别探针,所选用的探针为抗体或单链核酸,使荧光材料固定在检测线上需先经过表面羧基修饰,再与链霉亲和素通过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简称EDC)活化共价结合,特异性识别探针与荧光材料通过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反应共同固定在检测线上;每个试纸条的检测线上固定1

1.5μl 10μM的荧光材料和待测物特异性识别探针;质控线上固定质控特异性识别探针,每个试纸条的质控线上固定1

1.5μl10μM的质控特异性识别探针,检测线与质控线的距离为4.0mm。
[00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6]将组装完成的试纸切割成宽度4mm的纸条,装入试纸条卡盒中,卡盒与常规的胶体金卡盒相同,内有试纸条固定卡槽,在试纸条的样品垫位置留有加样孔,在NC膜上检测线和质控线位置留有检测窗口;试纸条检测卡与干燥剂一起装入避光袋密封保存待用。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应用,基于上述的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基于NaYF4:Yb;Er和Au

DTNB@Ag

ssDNA的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探针为单链核酸探针,检测液为血清,检测物质为microRNA

21。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应用,基于上述的多
模免疫层析试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水垫、样品垫、结合垫和硝酸纤维素膜,所述样品垫与结合垫层叠组装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吸水垫组装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所述吸水垫、样品垫、结合垫和硝酸纤维素膜均固定在荧光/比色通用卡纸上,所述样品垫与结合垫之间、所述结合垫与硝酸纤维素膜之间以及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与吸水垫之间均有2mm的重叠,所述结合垫上承载有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8

10μl,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上固定有荧光材料以及待测物特异性识别探针,所述质控线上固定有质控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荧光纳米粒子探针;步骤2、制备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步骤3、组装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荧光纳米粒子探针中的荧光材料为上转换纳米粒子NaYF4:Yb;Er,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1、将78%YCl3、20%YbCl3、2%ErCl3与5

10ml油酸、15ml 1

十八烯混合,在130℃氮气条件下加热搅拌1h作为溶液A;步骤1.2、将0.148g氟化钠及0.100g氯化钠用甲醇溶解作为溶液B;步骤1.3、待溶液A温度降至室温时,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搅拌30min,随后将混合溶液设置为130℃,750rpm搅拌30min,待甲醛完全去除以后将溶液温度设置为320℃搅拌1.5h,后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使用乙醇与环己烷洗涤三次并溶解于环己烷溶液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2.1、金种子制备:将50ml 0.25mM的氯金酸加热搅拌,待溶液沸腾后一次性加入500μl 5%柠檬酸钠,溶液逐渐由透明变为酒红色,保持沸腾状态20min,随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金种子溶液;步骤2.2、Au

DTNB合成:取制备好的金种子溶液10ml,在600rpm转速下加入5

10μl 10mM的DTNB,搅拌4h,离心洗涤三次,随即得到Au

DTNB溶液;步骤2.3、Au

DTNB@Ag制备:取Au

DTNB溶液10ml并稀释至40ml,加热至液体沸腾,一次性加入500μl1%柠檬酸钠,随后在沸腾液体中缓慢滴加0.1

10ml 1mM的硝酸银溶液;在沸腾状态下观察到液体由酒红色转变为橙色,15min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三次后溶于4ml去离子水中得到10
×
Au

DTNB@Ag,4℃保存;步骤2.4、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制备:金银核壳纳米粒子探针与特异性识别探针结合,选用的探针为抗体或单链核酸;取60μlAu

DTNB@Ag与待测物特异性识别探针在4℃条件下摇匀过夜;8000rpm离心8min弃上清,得到可识别待测物的金银核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董彪陈聪胡松涛李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