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76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适用于基坑支护领域,包括详细勘察、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制定分区开挖方案、支护形式选择、开始施工挖掘、监测数据动态反馈和最终检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管道保护精准、施工简易等优点。简易等优点。简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加。在建设过程中,基坑开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于既有管道的保护问题。因此,如何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保证既有管道的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管道保护的方法和技术。其中,传统的基坑支护方式主要包括桩墙支护、悬臂墙支护、嵌岩式支护等。这些支护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地保护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支护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等。
[0003]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坑开挖及支护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例如,钢支撑、锚杆支护、预制板桩支护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更加安全、高效和经济。
[0004]然而,这些技术仍然无法完全解决既有管道保护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管道埋深不一、管径大小不同、管道材质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基坑开挖及支护过程中的管道保护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管道损坏的风险。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以解决既有管道保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管道保护精准、施工简易等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7]S101,详细勘察:所述详细勘察,包括在基坑开挖之前对基坑周围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勘察,所述勘察的方法可以调用相关设计资料和进行实地勘察,所述勘察的目的是确定管线的类型及其保护要求、直径、埋深等信息;
[0008]S102,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所述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包括对所有管道位置所对应的路面位置进行显著标记,对距离基坑开挖线小于2米的管道设置管道保护桩,在基坑开挖线和管道线之间位置设置位移监测点,所述位移监测点分为沉降位移监测点和水平位移监测点;
[0009]S103,制定分区开挖方案:所述制定分区开挖方案,包括根据详细勘察获得的信息将基坑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开挖和支护,所述分区的原则为每个区域内管线的类型、埋深相似;
[0010]S104,支护形式选择:所述支护形式选择,包括根据分区开挖方案和附近管道安全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形式,所述基坑支护形式为钢支撑、混凝土灌注支护桩、水泥土
搅拌桩、地下连续墙;
[0011]S105,开始施工挖掘:所述开始施工挖掘,包括根据分区方案和支护形式选择结果,开始基坑施工挖掘;
[0012]S106,监测数据动态反馈:所述监测数据动态反馈,包括基坑开挖过程中对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施获得,基于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目前的开挖状态是否安全,如目前开挖状态安全则继续按照计划施工,如不安全则需要采用施工调整措施以保证按安全,所述施工调整措施包括停止开挖、减少开挖深度、减少开挖面积、增强基坑支护;
[0013]S107,最终检查:所述最终检查,包括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对管道进行功能性和安全性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0014]具体的,所述S106中,还包括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为对检测结果按照天为单位整理监测数据,获得每天的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形量,并和预警值对比,如果超过预警值则判断目前开挖状态不安全,所述预警值设定分为每日变形速率预警值和累计变形量预警值,所述每日变形速率预警值和累计变形量预警值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规定制定。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管道保护精准、施工简易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相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图包括内容如下。
[0020]S101,详细勘察:所述详细勘察,包括在基坑开挖之前对基坑周围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勘察,所述勘察的方法可以调用相关设计资料和进行实地勘察,所述勘察的目的是确定管线的类型及其保护要求、直径、埋深等信息;
[0021]S102,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所述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包括对所有管道位置所对应的路面位置进行显著标记,对距离基坑开挖线小于2米的管道设置管道保护桩,在基坑开挖线和管道线之间位置设置位移监测点,所述位移监测点分为沉降位移监测点和水平位移监测点;
[0022]S103,制定分区开挖方案:所述制定分区开挖方案,包括根据详细勘察获得的信息将基坑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开挖和支护,所述分区的原则为每个区域内管线的类型、埋深相似;
[0023]S104,支护形式选择:所述支护形式选择,包括根据分区开挖方案和附近管道安全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形式,所述基坑支护形式为钢支撑、混凝土灌注支护桩、水泥土
搅拌桩、地下连续墙;
[0024]S105,开始施工挖掘:所述开始施工挖掘,包括根据分区方案和支护形式选择结果,开始基坑施工挖掘;
[0025]S106,监测数据动态反馈:所述监测数据动态反馈,包括基坑开挖过程中对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施获得,基于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目前的开挖状态是否安全,如目前开挖状态安全则继续按照计划施工,如不安全则需要采用施工调整措施以保证按安全,所述施工调整措施包括停止开挖、减少开挖深度、减少开挖面积、增强基坑支护;
[0026]所述S106中,还包括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为对检测结果按照天为单位整理监测数据,获得每天的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形量,并和预警值对比,如果超过预警值则判断目前开挖状态不安全,所述预警值设定分为每日变形速率预警值和累计变形量预警值,所述每日变形速率预警值和累计变形量预警值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规定制定。
[0027]S107,最终检查:所述最终检查,包括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对管道进行功能性和安全性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0028]在上述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包括详细勘察、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制定分区开挖方案、支护形式选择、开始施工挖掘、监测数据动态反馈和最终检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管道保护精准、施工简易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保护既有管道安全的基坑分区开挖及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详细勘察;2)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3)制定分区开挖方案;4)支护形式选择;5)开始施工挖掘;6)监测数据动态反馈;7)最终检查;所述详细勘察,包括在基坑开挖之前对基坑周围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勘察,所述勘察的方法可以调用相关设计资料和进行实地勘察,所述勘察的目的是确定管线的类型及其保护要求、直径、埋深等信息;所述管道标记和监测保护措施,包括对所有管道位置所对应的路面位置进行显著标记,对距离基坑开挖线小于2米的管道设置管道保护桩,在基坑开挖线和管道线之间位置设置位移监测点,所述位移监测点分为沉降位移监测点和水平位移监测点;所述制定分区开挖方案,包括根据详细勘察获得的信息将基坑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开挖和支护,所述分区的原则为每个区域内管线的类型、埋深相似;所述支护形式选择,包括根据分区开挖方案和附近管道安全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形式,所述基坑支护形式为钢支撑、混凝土灌注支护桩、水泥土搅拌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忠荣劲松陈泽公陈日胜刘斌王惠鸿张凯骆云建曹玉红朱康张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