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75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用辅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机械臂示教器、机械臂示教器安装平台等;该装置通过采血机械臂来完成对新生儿血液的采样工作,医护人员能够通过观察显示屏配合两个操控摇杆来完成对采血机械臂的控制,而自动控制系统则是采血机械臂在摄像头的辅助下完成三维标定,进而通过机器视觉的辅助完成采血的工作,还包括有机械臂示教器,通过机械臂示教器医护人员能够练习操控采血机械臂,并能够通过该装置对采血机械臂进行微调,以找到更为精准的采血位置、实现精准控制、AI学习,同时设置有充气气囊用以固定新生儿的手臂,不会伤害到新生儿的手臂。生儿的手臂。生儿的手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用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用辅助装置主要是协助医务人员能够更为准确快速的完成对新生儿外周动脉的采血,以此来得到新生儿的血样,以便于后期化验的进行,该装置的重点便是成功率与安全性。对于新生儿来说,采血装置需要固定好新生儿的手臂或脚,减轻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的疼痛,并且采血的位置要准确。但目前市面上的采血辅助装置并不能实现以上功能,而且还操作较为复杂,因此所设计的辅助装置应该能够更好的定位新生儿的血管位置,更好的固定新生儿的手臂或脚,并且也要降低新生儿采血过程中的疼痛,更为重要的是降低辅助装置的使用难度,使辅助装置为更多的医护人员带来便捷。
[0003]比如,公开号为CN218870296U的中国专利设计了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涉及采血辅助设备
;该装置包括框体、针孔和显示单元;其中显示单元,主要包括红外相机和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可拆卸装配在红外相机的上端,红外相机卡在框体上端口,红外相机的采集镜头朝向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信号采集及对所述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用辅助装置中所有需要采用控制策略进行控制的部件进行控制的控制器,以及机械臂示教器安装平台(2)、左控制摇杆(3)、采血装置外壳(4)、显示屏(5)、一次性采血管(6)、控制按钮(7)、右控制摇杆(8)、气囊(9)、橡胶脚垫(11)、电源开关(12)、电源插头(13)、静脉显像仪(22)、摄像头(23);采血机械臂安装在滑台(15)上,滑台(15)固定在转筒(14)上,然后转筒(14)安装在采血装置外壳(4)内部;在采血装置外壳(4)的操作面板区域安装着显示屏(5),控制按钮(7),左控制摇杆(3)以及右控制摇杆(8);所述的静脉显像仪(22)利用静脉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对红外光吸收率的不同来显示皮肤中静脉的位置、走向、粗细;所述的采血机械臂包括传动皮带(16)、机械臂大臂(17)、机械臂小臂(18)、一次性抽血管(19)、针头发射装置(20)、红外线定位装置(21)以及皮带轮(25);针头发射装置(20)以及红外线定位装置(21)并排安装在机械臂小臂(18)之上,机械臂小臂(18)通过转轴安装在机械臂大臂(17)之上;转筒(14)安装在采血装置外壳(4)的内部,其能够绕着中心轴线完成360度旋转,在转筒(14)内固定着滑台(15),而机械臂大臂(17)通过转轴安装在滑台(15)上,且机械臂大臂(17)通过传动皮带(16)与皮带轮(25)相连接,在皮带轮(25)转动时通过传动皮带(16)传输动力进而使机械臂大臂(17)与滑台(15)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机械臂大臂(17)与机械臂小臂(18)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使其能够产生相对转动,在机械臂小臂(18)上连接着针头发射装置(20)与红外线定位装置(21),一次性抽血管(19)上带着针头整体插入针头发射装置(20)中,一次性抽血管(19)上的针头在采血机械臂的带动下射向红外线定位装置(21)指定的采血点上;气囊(9)与气泵连接,由气泵实现充气和泄气,其为环状,新生儿的手臂或脚从其中穿过,通过充气实现对新生儿手臂或脚的固定。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淑秋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