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用手臂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39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用手臂托,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以及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底板的正上方,所述承载板上方的前端部处铰接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弧形托板,所述承载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板倾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底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板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弧形托板的前端部处设置有用于绑缚患者手臂部的弹性绑缚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机构将使用者的手臂抬升到适当的高度,由角度调节机构适当的调节安装板的倾角,由此即可改变使用者手臂的倾角,从而保证使用者的手臂达到一个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的角度以及高度。度以及高度。度以及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用手臂托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用手臂托。

技术介绍

[0002]多管采血的顺序为先采血清标本后采需抗凝的标本,即红、黄、蓝、黑、绿、紫、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配套真空试管采血,以符合检验仪器的要求,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入抗凝管中的血液标本应将试管上下轻轻颠倒两次,以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保持全血状态。选择好穿刺的血管后,用消毒棉签以中心向外滚动式消毒,切忌用过后的棉签污染穿刺部位,右手持双向针蝶翼部位,针尖斜面向上,根据所选血管的深浅度掌握好进针角度,左手绷紧穿刺下方皮肤,迅速刺入皮肤,针进入血管后有一定的落空感,并且会在双向针的软胶管接头部会有少量的回血,然后将双向针后部插入准备好的真空试管。
[0003]目前在对患者进行采血操作时,通常只是用简单的棉布等工具来托住患者手臂,但是由于患者的体型以及身高不同,由此在不同的患者在采血时,其手臂搭在桌面上的高度也有所不同,此时则不便于医护人员以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患者进行采血操作,为此医护人员一般要求患者改变手臂的高度以及角度,从而便于对患者进行采血,但是患者的手臂改变高度则有可能导致其手臂悬空,由此造成患者手臂不稳定,同时患者的手臂没有支撑点也会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采血用手臂托,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采血用手臂托,包括底板以及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底板的正上方,所述承载板上方的前端部处铰接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与安装板同向设置,所述承载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板倾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底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板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弧形托板的前端部处设置有用于绑缚患者手臂部的弹性绑缚带,所述底板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外壳体。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直线电缸以及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均竖直设置且安装在承载板的下端,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导向杆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孔至底板的下方,所述直线电缸纵向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直线电缸的输出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每一个导向杆上均设置有一个弹簧,每一个弹簧均位于底板和承载板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直线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直线滑轨安装在承载板上并且沿着承载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直线滑轨上,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第一铰接座安装在第一滑块的上方,所述第二铰接座安装在第
二滑块的下端,所述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能够带动第一滑块在直线滑轨上移动的横向驱动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支撑座、丝杆、直角板和旋转马达,所述丝杆与直线滑轨同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承载板上并且位于直线滑轨的其中一端部处,所述直角板设置在承载板上并且位于直线滑轨的另一端部,所述丝杆的其中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旋转马达安装在直角板上,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一个联轴器与丝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前端部处设置有操控台,所述操控台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按钮以及两个第二按钮,两个第一按钮均与升降机构电性连接,两个第二按钮均与角度调节机构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弧形托板前端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把手,所述弹性绑缚带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把手处。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托板上固定设置有毛面魔术贴,所述毛面魔术贴上粘贴有针面魔术贴,所述针面魔术贴的背面设置为软布面。
[0012]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将使用者的手臂抬升到适当的高度,然后再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可以适当的调节安装板的倾角,由此即可改变使用者手臂的倾角,从而可以使得使用者的手臂达到一个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的角度以及高度,同时也保证了使用者的手臂姿势能够以舒适的姿势进行血液采集。
[0014]2.本技术通过直线电缸能够带动承载板在竖直方向移动,此时承载板的高度变化即可带动弧形托板跟随其一起移动,由此达到改变弧形托板高度位置的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横向驱动组件运行能够带动第一滑块在直线滑轨上移动,当第一滑块向靠近承载板前端部的方向移动时,由于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之间铰接,并且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由此能够使得第二滑块顺着滑槽向安装板的前端部方向移动,从而即可使得安装板与承载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由此即可实现弧形托板的倾角逐渐变大的效果,与此同理,当第一滑块向靠近承载板后端部的方向移动时即可使得安装板与承载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从而实现弧形托板的倾角逐渐变小的效果。
[0016]4.本技术通过旋转马达正向旋转即可带动丝杆正向旋转,由此即可使得第一滑块顺着丝杆向承载板的前端部移动,而当旋转马达反向旋转时即可带动丝杆反向旋转,由此即可使得第一滑块顺着丝杆向承载板的后端部移动。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角度调节机构和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角度调节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一滑块和丝杆的爆炸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弧形托板和弹性绑缚带的爆炸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
底板;11

底座;12

导向孔;13

操控台;131

第一按钮;132

第二按钮;14

外壳体;2

承载板;3

安装板;31

弧形托板;311

把手;312

毛面魔术贴;313

针面魔术贴;3131

软布面;32

滑槽;4

角度调节机构;41

直线滑轨;42

第一滑块;421

螺纹孔;43

第二滑块;44

第一铰接座;45

第二铰接座;4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用手臂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以及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位于底板(1)的正上方,所述承载板(2)上方的前端部处铰接有一个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弧形托板(31),所述弧形托板(31)与安装板(3)同向设置,所述承载板(2)与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板(3)倾角的角度调节机构(4),所述底板(1)与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板(3)高度的升降机构(5),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1),所述弧形托板(31)的前端部处设置有用于绑缚患者手臂部的弹性绑缚带(6),所述底板(1)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外壳体(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用手臂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直线电缸(51)以及两个导向杆(52),两个导向杆(52)均竖直设置且安装在承载板(2)的下端,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12),两个导向杆(52)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孔(12)至底板(1)的下方,所述直线电缸(51)纵向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直线电缸(51)的输出端与承载板(2)固定连接,每一个导向杆(52)上均设置有一个弹簧(53),每一个弹簧(53)均位于底板(1)和承载板(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用手臂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直线滑轨(41)、第一滑块(42)、第二滑块(43)、第一铰接座(44)和第二铰接座(45),所述直线滑轨(41)安装在承载板(2)上并且沿着承载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块(42)滑动设置在直线滑轨(41)上,所述安装板(3)的下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32),所述第二滑块(43)滑动设置在滑槽(32)内,所述第一铰接座(44)安装在第一滑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