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63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包括:制水机体,所述制水机体内中心设置有电极管,并以电极管为中心环形阵列布置有多个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电极管和制水机体之间形成分隔室,各所述分隔室内均设置有电极板和用于分隔电极板和电极管的阻水通离子复合膜,且各个电极板面积相同但沿某一旋转方向至电极管的距离依次增大或减小,所述分隔部、电极板、阻水通离子复合膜和制水机体形成电解室一,所述分隔部、电极管、阻水通离子复合膜和制水机体形成电解室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操作频次高、误操作概率大导致影响旋钮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利用水动力节约能耗,更为环保。更为环保。更为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水
,具体涉及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

技术介绍

[0002]电解还原制水机,通常被称为“离子交换式电解水生成器”或“碱性水机器”。达到直饮水标准的自来水通过正负电极作用,水分子被打散、变小并重新排列,使一部分水带有正电位,而另一部分水带有负电位,并利用膜分离技术分离正电解水和负电解水。不同酸碱度的电解水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碱度的电解水:微碱性水(pH 7.5

8.0),给婴儿和小动物提供饮用水;轻碱性水 (pH 8.5

9.0),初始饮用和做食物;中等碱性水 (pH 9.5

10.5),日常饮用和烹饪;强碱性水 (pH 11.0+),用作清洁剂。不同酸度的电解水:微酸性水 (pH 6.5

7.0),用于宠物的日常饮用,或作为某些植物的灌溉水,特别是那些需要稍微酸性的土壤的植物;轻酸性水 (pH 5.5

6.0),洗涤脸部和敏感皮肤;中等酸性水 (pH 4.0

5.0),皮肤和头发护理;强酸性水 (pH 2.5

3.5),消毒和杀菌。
[0003]电解还原制水机通常包括电解室,在电解室中设置离子膜以分隔成阴、阳两室,阴极和阳极经电解后形成OH

和H+,氢氧根离子不断聚积在阴极被称为碱性电解水,氢离子在阳极聚积被称为酸性电解水或电解氧化水。现有技术的电解还原制水机根据需要通过调整流经阳极和阴极的水的比例、调整电流的大小或电解时间的长短来生成所需酸碱度的电解水,基本上为旋钮设计,这对于家庭使用是可以的,但对于应用在公共场所的电解还原制水机来说,往往电解水的需求大都不同,但基本上都在上述的pH值范围内,这就需要不断地操作能够改变生成酸碱度的旋钮,操作频次高,误操作概率大,影响旋钮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应用于公共场所的电解还原制水机旋钮操作频次高,误操作概率大,影响旋钮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包括:制水机体,所述制水机体内中心设置有电极管,并以电极管为中心环形阵列布置有多个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电极管和制水机体之间形成分隔室,各所述分隔室内均设置有电极板和用于分隔电极板和电极管的阻水通离子复合膜,且各个电极板面积相同但沿某一旋转方向至电极管的距离依次增大或减小,所述分隔部、电极板、阻水通离子复合膜和制水机体形成电解室一,所述分隔部、电极管、阻水通离子复合膜和制水机体形成电解室二;启动组件,用于对其中一个电解室一和电解室二加水并电解;关阀复位组件,用于停止对其中一个电解室一和电解室二加水;自动开阀组件,用于分别排出电解后的酸性水和碱性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解室一内与分隔部固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用于安装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下方与制水机体的电解室一的内底面存在间隙;所述电极管在各电解室一的对应位置纵向开设有通水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启动组件包括开设在制水机体上部的上转动腔和环形阵列开设、与上转动腔连通且与各电解室一位置对应的上阀槽,所述制水机体在各上阀槽处贯通有上通水流道,所述上阀槽内气密滑动连接有上阀板,所述上阀板内开设有可与上通水流道连通的上通水槽,所述上阀板远离制水机体轴线的一侧固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另一端贯穿上阀槽设置,所述按压杆外套设有弹簧一,且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上阀板、上阀槽内壁固接;所述上阀板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卡球,所述卡球内端与容纳槽的内壁固接有弹簧二,所述上阀槽内壁开设有可与容纳槽卡接的卡槽;在所述容纳槽与卡槽卡接时,所述上通水槽与上通水流道完全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启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卡槽内壁的信号触点;所述关阀复位组件包括气密固定罩设在制水机体上端的凸起,所述凸起具有直管段和漏斗段,所述直管段内设置有与信号触点信号连接的电磁阀一,所述直管段内固定设置有水轮发电件,所述水轮发电件与电极管串联并与多个电极板并联,且可通过转换器转换电流方向,所述水轮发电件内固定插设有管轴,所述管轴的下端贯穿制水机体且与之气密转动连接并与电解室二连通;所述管轴上固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周面一体成型有与电解室一数目相同的凸起。
[0009]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开阀组件包括开设在制水机体下部的下转动腔和环形阵列开设、与下转动腔连通且与各电解室一位置对应的下阀槽,所述制水机体在各下阀槽处贯通有下通水流道,所述下阀槽内气密滑动连接有下阀板,所述下阀板内开设有可与下通水流道连通的下通水槽,所述下阀板远离制水机体轴线一侧与下阀槽内壁固接有弹簧三;所述制水机体的下端且在电极管内侧贯通有槽,所述槽内设置有水动轮,所述水动轮上固接有在下转动腔内转动的转动凸轮,且转动凸轮具有多个曲面,在所述下阀板与曲面接触过程中,所述下通水槽与下通水流道连通,所述槽内且在水动轮上方设置有电磁阀二,且电磁阀二通过延时模块与电磁阀一信号连接,所述制水机体的下端在槽的对应位置以及下通水流道的对应位置处固接有放水管一与放水管二。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凸轮与转动盘均具有多个减重槽。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制水机体内形成环形阵列设置的电解室一和处于环形阵列中心的电解室二,可根据需要选择所需电解的酸性水或碱性水,通过按压按压杆使上通水槽与上通水流道连通,电磁阀一打开以使直饮水流入,在电解室流入直饮水的同时利用水动力进行电解,同时利用水动力使上阀板重新对上通水流道封堵,电解后电磁阀二在一定时间内自动打开,再利用电解室二的水动力使下通水槽与下通水流道连通而排出所需电解水,按压实现单次电解水的生成,避免操作频次高、误操作概率大导致影响旋钮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利用水动力节约能耗,更为环保。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A

A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B

B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C

C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E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D

D向的剖视图。
[0014]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制水机体;11、分隔部;12、分隔室;13、安装框;14、电极板;15、电极管;151、通水孔;16、阻水通离子复合膜;2、启动组件;21、上转动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水机体(1),所述制水机体(1)内中心设置有电极管(15),并以电极管(15)为中心环形阵列布置有多个分隔部(11),所述分隔部(11)、电极管(15)和制水机体(1)之间形成分隔室(12),各所述分隔室(12)内均设置有电极板(14)和用于分隔电极板(14)和电极管(15)的阻水通离子复合膜(16),且各个电极板(14)面积相同但沿某一旋转方向至电极管(15)的距离依次增大或减小,所述分隔部(11)、电极板(14)、阻水通离子复合膜(16)和制水机体(1)形成电解室一,所述分隔部(11)、电极管(15)、阻水通离子复合膜(16)和制水机体(1)形成电解室二;启动组件(2),用于对其中一个电解室一和电解室二加水并电解;关阀复位组件(3),用于停止对其中一个电解室一和电解室二加水;自动开阀组件(4),用于分别排出电解后的酸性水和碱性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室一内与分隔部(11)固接有安装框(13),所述安装框(13)用于安装电极板(14),所述电极板(14)下方与制水机体(1)的电解室一的内底面存在间隙;所述电极管(15)在各电解室一的对应位置纵向开设有通水孔(1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制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组件(2)包括开设在制水机体(1)上部的上转动腔(21)和环形阵列开设、与上转动腔(21)连通且与各电解室一位置对应的上阀槽(22),所述制水机体(1)在各上阀槽(22)处贯通有上通水流道(23),所述上阀槽(22)内气密滑动连接有上阀板(24),所述上阀板(24)内开设有可与上通水流道(23)连通的上通水槽(26),所述上阀板(24)远离制水机体(1)轴线的一侧固接有按压杆(25),所述按压杆(25)另一端贯穿上阀槽(22)设置,所述按压杆(25)外套设有弹簧一(27),且弹簧一(27)的两端分别与上阀板(24)、上阀槽(22)内壁固接;所述上阀板(24)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槽(28),所述容纳槽(28)内滑动连接有卡球(29),所述卡球(29)内端与容纳槽(28)的内壁固接有弹簧二(210),所述上阀槽(22)内壁开设有可与容纳槽(28)卡接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峰
申请(专利权)人:康亦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