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955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及方法,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的出口经固废预干燥机与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入口相连通;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的出口与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入口相连通;风机的出口与半焦粉碎机的入口相连通;一次风机的出口与磨煤机的入口相连通;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的热解气出口与防爆风机的入口相连通,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的半焦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磨煤机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半焦粉碎机的入口相连通;磨煤机的出口与锅炉炉膛上的煤粉燃烧器的入口相连通,半焦粉碎机的出口与防爆风机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锅炉炉膛上的固废燃烧器相连通,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多源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害化处置。害化处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源固废处置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固废处置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而固废不仅会严重浪费土地资源,还会污染土地,因此必须得到妥善处置。燃煤电厂具有丰富的热、电、汽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可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完善的环保设计,实现清洁、高效地处置多源固废,并对其中的能量进行有效利用。然而目前多源固废干湿形态以及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固废处置在燃煤电厂的应用。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多源固废无害化处置,进一步减小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需要设计一种在燃煤电厂中有效处置和利用多源固废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多源固废的无害化处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包括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固废预干燥机、固废热解装置、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风机、半焦粉碎机、一次风机、磨煤机、防爆风机及锅炉炉膛;
[0005]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的出口经固废预干燥机的管侧与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入口相连通;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的出口与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入口相连通;
[0006]风机的出口与半焦粉碎机的入口相连通;一次风机的出口与磨煤机的入口相连通;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的热解气出口与防爆风机的入口相连通,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的半焦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磨煤机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半焦粉碎机的入口相连通;
[0007]磨煤机的出口与锅炉炉膛上的煤粉燃烧器的入口相连通,半焦粉碎机的出口与防爆风机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锅炉炉膛上的固废燃烧器相连通。
[0008]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的出口依次经高含水率固废输送机、固废预干燥机的管侧及第一低含水率固废输送机与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入口相连通。
[0009]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的出口经第二低含水率固废输送机与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入口相连通。
[0010]还包括加氧系统,加氧系统的出口与固废热解装置6的管程的加氧口相连通
[0011]锅炉炉膛的尾部烟道内设置有末级过热器、省煤器、SCAR脱硝装置及空预器;
[0012]所述尾部烟道上设置有高温炉烟出口、中温炉烟进口、第一低温炉烟出口、第二低温炉烟出口和炉烟及水汽进口;
[0013]末级过热器、高温炉烟出口、省煤器、中温炉烟进口、SCAR脱硝装置、第一低温炉烟
出口、空预器、第二低温炉烟出口及炉烟及水汽进口沿烟气流通方向依次分布。
[0014]第一低温炉烟出口及第二低温炉烟出口与固废预干燥机的壳侧入口相连通,固废预干燥机的壳侧出口与炉烟及水汽进口相连通;
[0015]高温炉烟出口与固废热解装置的壳程入口相连通,固废热解装置的壳程出口经炉烟风机与中温炉烟进口相连通。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高含水率固废进入固废预干燥机内进行水分蒸发,变为低含水率固废,然后送入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中;
[0018]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输出的低含水率固废进入到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中;
[0019]低含水率固废在固废热解装置的管程中吸热升温并发生热解,产生高品位热解气及半焦,其中,高品位热解气经防爆风机被输送至固废燃烧器,当半焦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于预设阈值时,则进入半焦粉碎机内,再在风机的作用下输送至固废燃烧器;当半焦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不高于预设阈值时,则进入磨煤机内,并在磨煤机中,与煤混合磨制,然后在一次风机的作用下,输送至煤粉燃烧器内,并在锅炉炉膛内进行燃烧。
[0020]当半焦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于15MJ/kg时,则进入半焦粉碎机内,再在风机的作用下输送至固废燃烧器;当半焦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不高于15MJ/kg时,则进入磨煤机内。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及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对于含水率高的固废,则先在固废预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去水,固废外水完全蒸发后,转变为含水率低的固废;对于含水率低的固废,在固废热解装置内进行热解,其中,固废热解产生的热解气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较高的半焦输送至固废燃烧器内用于稳燃,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较高的半焦进入磨煤机中进行磨制,然后与煤粉一起输送至煤粉燃烧器中,从而在对燃煤电厂锅炉效率影响较低的前提下,实现多源固废的干燥和热解,通过对热解产物的分级利用,提高多源固废的利用率,有效改善多源固废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燃煤电厂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
[0024]其中,1为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2为高含水率固废输送机、3为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41为第一低含水率固废输送机、42为第二低含水率固废输送机、5为固废预干燥机、6为固废热解装置、7为加氧系统、8为炉烟风机、9为防爆风机、10为半焦粉碎机、11为风机、12为磨煤机、13为一次风机、14为煤粉燃烧器、15为固废燃烧器、16为高温炉烟出口、17为中温炉烟进口、18为第一低温炉烟出口、19为第二低温炉烟出口、20为炉烟及水汽进口、21为锅炉炉膛、22为末级过热器、23为省煤器、24为SCAR脱硝装置、25为空预器、26为除尘装置、27为脱硫装置、28为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
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7]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包括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1、高含水率固废输送机2、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3、第一低含水率固废输送机41、第二低含水率固废输送机42、固废预干燥机5、固废热解装置6、加氧系统7、炉烟风机8、防爆风机9、半焦粉碎机10、风机11、磨煤机12、一次风机13、煤粉燃烧器14、固废燃烧器15、高温炉烟出口16、中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1)、固废预干燥机(5)、固废热解装置(6)、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3)、风机(11)、半焦粉碎机(10)、一次风机(13)、磨煤机(12)、防爆风机(9)及锅炉炉膛(21);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1)的出口经固废预干燥机(5)的管侧与固废热解装置(6)的管程入口相连通;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3)的出口与固废热解装置(6)的管程入口相连通;风机(11)的出口与半焦粉碎机(10)的入口相连通;一次风机(13)的出口与磨煤机(12)的入口相连通;固废热解装置(6)的管程的热解气出口与防爆风机(9)的入口相连通,固废热解装置(6)的管程的半焦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磨煤机(12)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半焦粉碎机(10)的入口相连通;磨煤机(12)的出口与锅炉炉膛(21)上的煤粉燃烧器(14)的入口相连通,半焦粉碎机(10)的出口与防爆风机(9)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锅炉炉膛(21)上的固废燃烧器(1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1)的出口依次经高含水率固废输送机(2)、固废预干燥机(5)的管侧及第一低含水率固废输送机(41)与固废热解装置(6)的管程入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低含水率固废的存储仓(3)的出口经第二低含水率固废输送机(42)与固废热解装置(6)的管程入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氧系统(7),加氧系统(7)的出口与固废热解装置(6)的管程的加氧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煤电厂的协同处置多源固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锅炉炉膛(21)的尾部烟道内设置有末级过热器(22)、省煤器(23)、SCAR脱硝装置(24)及空预器(25);所述尾部烟道上设置有高温炉烟出口(16)、中温炉烟进口(17)、第一低温炉烟出口(18)、第二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虹光李玉鹏严万军李帅英方芳袁野苏逸峰刘钰天张伟张朋飞刘国龙鲍轶凡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