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强度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机械结构的强度检测是指在机械结构进入应用之前的质量检测过程;针对机械零件种类各异的机械结构,当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实现机械结构的强度检测时,由于检测过程包括不同种类机械零件间的非线性计算,影响了计算复杂度,进而影响了机械结构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机械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提升机械结构的检测效率。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0006]对待检测机械结构的机械零件进行分类,得到柔性结构和刚性结构,其中,所述柔性结构包括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形变的机械零件,所述刚性结构包括在外力作用下无形变的机械零件,所述柔性结构与所述刚性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对待检测机械结构的机械零件进行分类,得到柔性结构和刚性结构,其中,所述柔性结构包括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形变的机械零件,所述刚性结构包括在外力作用下无形变的机械零件,所述柔性结构与所述刚性结构传动连接;计算最大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柔性结构上的第一物理负载、以及所述最大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第二物理负载;基于所述第一物理负载与第一上限负载的第一比较结果、以及所述第二物理负载与第二上限负载的第二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机械结构的强度检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物理负载为所述待检测机械结构的最大输出负载或者最大输入负载,其中,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为所述待检测机械结构的电源部件输出的最大驱动信息,所述最大输入负载为所述待检测机械结构的交互结构所接收到的最大外部输入,所述刚性结构包括所述交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最大物理负载为最大输出负载时,所述计算最大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柔性结构上的第一物理负载、以及所述最大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第二物理负载,包括:计算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传递至所述柔性结构上的所述第一物理负载;基于所述第一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负载,确定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所述第二物理负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柔性结构包括与电源部件依次传动连接的第1级至第M级子柔性结构时,M为正整数,所述计算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传递至所述柔性结构上的所述第一物理负载,包括:通过迭代m执行以下处理,其中,m M、且m为依次递增的正整数变量:获取与第m级所述子柔性结构对应的第m个输入端尺寸和第m个输入力矩,其中,当m 1时,第m个所述输入力矩为所述最大输出负载,当m 1时,第m个所述输入力矩为第m
‑
1级拉力与第m
‑
1个输出端尺寸的融合结果,第m
‑
1级所述拉力与第m
‑
1个所述输出端尺寸均与第m
‑
1级所述子柔性结构对应;针对第m级所述子柔性结构,获取与第m个所述输入力矩正相关、且与第m个输入端尺寸负相关的第m级所述拉力;将迭代m获得的第1级至第M级所述拉力,确定为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传递至第1级至第M级所述子柔性结构上的所述第一物理负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负载,确定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所述第二物理负载,包括:获取所述柔性结构作用在所述刚性结构上的预紧负载;结合所述第一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负载和所述预紧负载,确定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所述第二物理负载。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检测机械结构的机械零件进行分类,得到柔性结构和刚性结构,包括:基于力传递顺序对所述待检测机械结构的机械零件进行分类,得到所述柔性结构、中
间结构和交互结构,其中,所述刚性结构包括所述中间结构和所述交互结构,所述柔性结构通过所述中间结构驱动所述交互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刚性结构包括中间结构和交互结构时,所述结合所述第一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负载和所述预紧负载,确定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所述第二物理负载,包括:将所述第一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负载和所述预紧负载,结合为所述中间结构的第一刚性负载;获取所述中间结构和所述交互结构之间的刚性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刚性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或螺栓连接;基于所述刚性连接方式,确定所述第一刚性负载传递至所述交互结构上的负载,并将所述第一刚性负载传递至所述交互结构上的负载,确定为所述交互结构的第二刚性负载,其中,所述最大输出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所述第二物理负载包括所述第一刚性负载和所述第二刚性负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结构包括与第1级至第M级子柔性结构对应的第1级至第M级传动支撑结构,所述将所述第一物理负载传递至所述刚性结构上的负载和所述预紧负载,结合为所述中间结构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辰,刘天亮,杨思成,盛闽华,黎雄,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