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传导性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45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800℃以下的烧结温度形成具有高的锂离子传导度的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传导性材料。通过提供一种以氧化物基准的mol%计,含有:36.6%~37.3%的P2O5成分,43.0%~48.1%的TiO2成分、0.6%~3.2%的Al2O3成分,13.9%~17.5%的Li2O成分,并且,所述Al2O3成分的mol%,与基于根据Ti以及Li的组分导出的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离子传导性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传导性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车用电源、便携终端用电源等的用途中,广泛使用能量密度高,且能够进行充放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0003]目前市售的大部分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了具有高的能量密度而使用了液体电解质(电解液)。并且,作为该电解液,通常使用在碳酸酯、环酯等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等中溶解锂盐的电解液。
[0004]但是,在使用液体电解质(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有电解液泄漏的危险。另外,电解液中通常使用的有机溶剂等是具有挥发性的可燃性物质,存在安全上有隐患的问题。
[0005]因此,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提出了代替有机溶剂等液体电解质(电解液),而使用固体电解质。另外,正在开发使用固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的同时,电极层等其他的组成要素也全部由固体构成的全固体二次电池。
[0006]此外,作为全固体二次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所需要的特性中的代表性的性质,可列举锂离子传导性以及烧结特性。
[0007]并且,作为全固体二次电池用的固体电解质,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锂离子传导性材料,其中,以氧化物基准的mol%计,含有:36.6%~37.3%的P2O5成分、43.0%~48.1%的TiO2成分、0.6%~3.2%的Al2O3成分、和13.9%~17.5%的Li2O成分,并且所述Al2O3成分的mol%,与基于根据Ti以及Li的组分导出的Li
1+x
Al
x
Ti2‑
x
P3O
12
的组分式计算的Al2O3成分的mol%相比较,减少了0.3mol%~3.0mol%,其中,x=0.05~0.4,所述P2O5成分的mol%,与基于根据Ti以及Li的组分导出的Li
1+x
Al
x
Ti2‑
x
P3O
12
的组分式计算的P2O5成分的mol%相比较,减少了0.2mol%~2.0mol%,其中,x=0.05~0.4,并且,包含菱面体晶系的NASICON结构的结晶相或者Li
1+x
Al
x
Ti2‑
x
P3O
12
的结晶相,其中,x≥0。2.一种锂离子传导性材料,其中,以氧化物基准的mol%计,含有:34.0%~36.5%的P2O5成分、42.0%~46.5%的TiO2成分、0.6%~3.1%的Al2O3成分、15.0%~17.6%的Li2O成分、和0.5%~5.0%的SiO2成分,并且所述Al2O3成分的mol%,与基于根据Ti、Li以及Si的组分导出的Li
1+x+y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笠和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