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斑块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纳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斑块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实践中,降脂仍是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向。其中,他汀类药物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降脂药物,它是一种HMG
‑
CoA还原酶抑制剂。虽然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浆中的LDL水平来减缓AS的进展,但它不足以减轻AS斑块。
[0003]原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素/kexin9型(PCSK9)广泛表达于肝脏和AS斑块区,通过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来促进胆固醇的积累,从而影响胆固醇稳态。与抑制HMB
‑
CoA还原酶的他汀类药物相比,PCSK9抑制剂通过阻止LDLr的降解发挥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例如,PCSK9单克隆抗体(mAB)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斑块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包括内核和壳层,所述内核为负载新吲哚菁绿的ZIF
‑
8纳米颗粒,所述壳层为精氨酸修饰的聚多巴胺;所述壳层表面修饰有透明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斑块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斑块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40~18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斑块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斑块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中,新吲哚菁绿的质量含量为10~40%;聚多巴胺的质量含量为25~35%;精氨酸的质量含量为25~35%。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斑块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新吲哚菁绿、水、可溶性锌盐与2
‑
甲基咪唑混合,进行配位反应,得到负载新吲哚菁绿的ZIF
‑
8纳米颗粒;将所述负载新吲哚菁绿的ZIF
‑
8纳米颗粒与盐酸多巴胺、缓冲溶液混合,进行自聚合反应,得到聚多巴胺包裹的纳米颗粒;将所述聚多巴胺包裹的纳米颗粒与精氨酸、缓冲溶液混合,进行第一偶联反应,得到修饰精氨酸的纳米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江,盛洁,祖梓悦,戚建晨,吴浩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