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柔性气流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36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柔性气流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气流传感器包括柔性丙烯酸亚克力透明强力双面胶基底,设于基底上表面左右两端的铜电极,粘覆于基底上表面和铜电极上侧的柔性传感单元,柔性传感单元由碳纳米管薄膜衬底、PV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柔性气流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柔性气流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温度、湿度、气流等各类传感器出现爆发式发展并广泛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传感器性能和使用范围要求越来越严苛,传感器也从原来的刚性半导体传感器发展到以高分子和纳米材料为敏感元的柔性传感器。碳纳米管作为21世纪最伟大的纳米材料之一,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运用到各类传感器的研究中,其中就包括基于碳纳米管的气流传感器研究。
[0003]气流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在航空航天、天气预报、矿产企业、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皮肤、可穿戴织物、集成智能设备等领域,并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的气流传感器主要是以半导体氧化物为敏感元,利用空气中的部分气体与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得敏感元电阻发生变化来实现气流检测,除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柔性气流传感器,所述的柔性气流传感器包括柔性丙烯酸亚克力透明强力双面胶基底,设于柔性丙烯酸亚克力透明强力双面胶基底上表面左右两端的铜电极,粘覆于柔性丙烯酸亚克力透明强力双面胶基底上表面和铜电极上侧的柔性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传感单元由碳纳米管薄膜衬底、PVA

SiO2微纳粗糙层和PDDA

PFO

SiO2疏水层组成,所述的碳纳米管薄膜衬底的两侧面从内向外依次附着有所述的PVA

SiO2微纳粗糙层和PDDA

PFO疏水层;所述的PVA

SiO2微纳粗糙层由聚乙烯醇和二氧化硅的混悬液干燥固化而成;所述的PDDA

PFO

SiO2疏水层由全氟辛酸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二氧化硅的反应产物PDDA

PFO

SiO2的混悬液涂覆干燥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柔性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薄膜衬底上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15nm、长度为3~7μm。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柔性气流传感器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配制一定量的全氟辛酸钠水溶液;将一定质量的纳米二氧化硅粉末超声分散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中,室温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配制好的全氟辛酸钠水溶液,并于20~30℃恒温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静置一段时间,倾倒出上层清液,并将下部沉淀依次干燥、研磨,得PDDA

PFO

SiO2粉末;S2:取一定质量的聚乙烯醇溶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形成聚乙烯醇溶液;取一定质量的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加入配制好的聚乙烯醇溶液中,超声分散,得PVA

SiO2混悬液;S3:将碳纳米管薄膜衬底置于配制好的PVA

SiO2混悬液中,浸泡0.5~1h,取出干燥,得到附着有PVA

SiO2微纳粗糙层的碳纳米管薄膜;S4:取一定质量步骤S1制备的PDDA

PFO

SiO2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形成PDDA

PFO

SiO2溶液,并将配制好的P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池弓晓晶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六边形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