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18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线,包括模台移动线、蒸养区、卸装区、成品堆场及龙门吊,所述模台移动线顺序设有模台预放工位、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浇筑振动工位、拉毛工位、成型预放工位及摆渡工位,所述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的右边设有钢筋网片预制区,该钢筋网片预制区内设有钢筋网绑扎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线占地面积小且生产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线占地面积小且生产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线占地面积小且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材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的水平楼板构件,在工厂预制生产后,在工地安装,工厂通常采用流水生产线进行预制,由于流水生产线装备投资及占地面积巨大,同时存在人机效率不匹配等问题,造成预制叠合板生产成本高,投入产出不匹配,妨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投资低、占地小、人机匹配度高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线。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线,包括模台移动线、蒸养区、卸装区、成品堆场及龙门吊,所述模台移动线顺序设有模台预放工位、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浇筑振动工位、拉毛工位、成型预放工位及摆渡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的右边设有钢筋网片预制区,该钢筋网片预制区内设有钢筋网绑扎架。
[0005]进一步地,所述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在每个模台旁设置1台可伸缩悬臂吊。
[0006]进一步地,所述蒸养区旁设有成品起运区,该成品起运区内设有运输车。
[0007]较优地,所述成品堆场位于所述模台移动线的左边,所述蒸养区位于所述摆渡工位的右边较优地,所述钢筋网绑扎架包括支撑立柱、钢筋定位架和防撞装置,所述支撑立柱通过转轴与所述钢筋定位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由摆动油缸驱动,所述钢筋定位架的横竖两端设有挡板,该挡板与所述钢筋定位架滑动连接,并设有限定所述挡板与所述钢筋定位架之间距离的限位卡板,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传感器及安装在所述钢筋定位架的感应检测铁块,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摆动油缸驱动电性连接,所述挡板设有第一方管,所述钢筋定位架设有第二方管,该第二方管与所述第一方管滑动连接。
[0008]较优地,所述龙门吊的数量为3台。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钢筋网片成型从现有生产线上移出,设置钢筋网片预制区,提前预制钢筋网片,解决了钢筋网片在生产线上人工绑扎而占用生产线时间,缩短了生产线停机时间;同时,钢筋网绑扎架的设置大大提升人工了绑扎钢筋网片的效率,并解决了多种规格、形状不规则的绑扎需多种模具的问题。
[0010]2.多台可伸缩悬壁吊的设置及同时作业,消除了后方模台排队等待吊移的等待时间,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0011]3.运输车一次性将多个模台运输至下工位,多个模台整体式前移,运输占据空间比原先用摆渡车单模台列队传送大幅减少,从而占地面积大幅减少。
[0012]4.整个生产线的布局及多台龙门吊的采用使得生产线占地面积减少一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筋网绑扎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钢筋定位架与挡板之间连接示意图;图中:1

模台移动线,2

蒸养区,3

成品起运区,4

钢筋网片预制区,41

钢筋网绑扎架,411

钢筋定位架,412

支撑立柱,413

转轴,414

摆动油缸,415

挡板,416

限位卡板,417

传感器,418

感应检测铁块,419

第一方管,4110

第二方管,5

卸装区,6

成品堆场,7

龙门吊,8

产品流动方向,11

模台预放工位,12

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121

可伸缩悬臂吊,13

浇筑振动工位,14

拉毛工位,15

成型预放工位,16

摆渡工位。
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所示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线,包括模台移动线1、蒸养区2、卸装区5、成品堆场6及3台龙门吊7,模台移动线1顺序设有模台预放工位11、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12、浇筑振动工位13、拉毛工位14、成型预放工位15及摆渡工位16,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12的右边设有钢筋网片预制区4,该钢筋网片预制区4内设有3台钢筋网绑扎架41,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12在每个模台旁设置1台可伸缩悬臂吊121,蒸养区2旁设有成品起运区3,该成品起运区3内设有运输车,成品堆场6位于所述模台移动线1的左边,所述蒸养区2位于所述摆渡工位16的右边。
[0016]该预制叠合板生产线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头班码垛成品在蒸养区2进行养护,龙门吊7,将码垛成品(连同模台)吊至成品起运区3内的运输车上,运输车运行至卸装区5,龙门吊7将码垛成品(连同模台)吊至模台移动线1的模台预放工位11,模台移动线1开机进入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12后停机,在钢筋网片预制区4人工提前预制所需钢筋网片,多台可伸缩悬臂吊121同时作业,将码垛成品吊离模台并送入成品堆场6,码垛成品吊离模台后将预制的钢筋网片人工移至模台上,模台移动线1开机进入浇筑振动工位13后停机,浇筑水泥、振动,然后进入拉毛工位14进行拉毛,再进入成型预放工位15、摆渡工位16,龙门吊7将产品(连同模台)吊入蒸养区1进行养护。
[0017]如图2及图3所示的钢筋网绑扎架41,包括支撑立柱412、钢筋定位架411和防撞装置,支撑立柱412通过转轴413与钢筋定位架411转动连接,转轴413由摆动油缸414驱动,钢筋定位架411的横竖两端设有挡板415,该挡板415与钢筋定位架411滑动连接,并设有限定挡板415与钢筋定位架411之间距离的限位卡板416,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立柱412上的传感器417及安装在所述钢筋定位架411的感应检测铁块418,传感器417与摆动油缸驱
动414电性连接,挡板415设有第一方管419,钢筋定位架411设有第二方管4110,该第二方管4110与第一方管419滑动连接。
[0018]钢筋绑扎架41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通过摆动油缸414将钢筋定位架411放置水平,依据叠合板规格,钢筋伸出长度调整挡板415位置,选择相应规格限位卡板416卡在挡板415与钢筋定位架411之间,摆放钢筋,根据个人身高调整钢筋定位架411角度,进行筋网绑扎,绑扎完成后,操作摆动油缸414使钢筋定位架411前倾,便于取下钢筋网片;当钢筋定位架411的一端靠近地面时,感应检测铁块418通过传感器417,传感器417将信号转给摆动油缸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线,包括模台移动线(1)、蒸养区(2)、卸装区(5)、成品堆场(6)及龙门吊(7),所述模台移动线(1)顺序设有模台预放工位(11)、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12)、浇筑振动工位(13)、拉毛工位(14)、成型预放工位(15)及摆渡工位(16),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12)的右边设有钢筋网片预制区(4),该钢筋网片预制区(4)内设有钢筋网绑扎架(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拆模及钢筋网片摆放工位(12)在每个模台旁设置1台可伸缩悬臂吊(1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区(2)旁设有成品起运区(3),该成品起运区(3)内设有运输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叠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堆场(6)位于所述模台移动线(1)的左边,所述蒸养区(2)位于所述摆渡工位(16)的右边。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生董田良曾彦生李昱洁唐琪舍王晓东丁琼红李仕军刘招贵夏自旺杨伟范永梅罗肖聂立兴普文俊许连生吴汝莉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顺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