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河湖水质持续提升的多功能水质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河湖水质持续提升的多功能水质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河湖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持续不断推进,河湖水环境的治理需求已经从消除黑臭逐渐向追求水质净化和提升转变,要求河湖水体水质持续提升,达到达地表水V、IV类水,很多地方要求河湖水质达到地表III类水,要求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
[0003]目前,在相关水环境治理工作及国家水质考核断面考核时,主要考核的水质指标为COD、氨氮和总磷。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
2002),河湖水质达到地表III类水时,要求化学需氧量不高于20mg/L,氨氮不高于1.0mg/L,总磷不高于0.2mg/L(湖库不高于0.05mg/L)。可见,要使河湖水质达到治理水质目标,治理过程中需同步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且为维持河湖水体的自净能力,需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提供充足的溶解氧。
[0004]目前,在河湖水质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河湖水质持续提升的多功能水质净化装置,包括支架系统(100),所述支架系统(100)由若干组螺纹钢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0)中布设有用于净化水质的生物填料系统以及净水填料系统(300);位于所述支架系统(100)底部还布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与供气系统连接,以用于向支架系统(100)中提供空气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河湖水质持续提升的多功能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100)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生物填料固定梁(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河湖水质持续提升的多功能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系统包括布设于两侧生物填料固定梁(101)之间的第一特种生物填料(200)和第二特种生物填料(2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河湖水质持续提升的多功能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种生物填料(200)呈相对布设于支架系统(100)两侧,单侧至少布设有两组第一特种生物填料(2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河湖水质持续提升的多功能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特种生物填料(201)布设于支架系统(100)中,其位于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明,程谦勋,路怡涵,孙永庆,胡维凯,李健,李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虹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