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以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18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以及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沿远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活性层以及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硅基材料以及包裹在所述硅基材料至少部分表面的导电剂;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碳基材料。该极片不仅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不容易析锂,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以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特别涉及一种极片以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来,消费类便携式电子产品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锂离子电池作为消费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消费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主要通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以提高消费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续航和快充。
[0003]与石墨相比,硅基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较高,其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目前最热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硅基材料的体积容易发生膨胀,从而导致负极片析锂,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该极片不仅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不容易析锂,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极片,因此具有优异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其中,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功能层;
[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沿远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活性层以及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硅基材料以及包裹在所述硅基材料至少部分表面的导电剂;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碳基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活性层的总质量,所述硅基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

75%,所述导电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

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层还包括第一颗粒,所述第一颗粒包裹在所述硅基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第一颗粒包括硬碳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材料与所述第一颗粒的质量比为(30

70):(70

30)。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活性层的总质量,所述硅基材料与所述第一颗粒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55

99%,所述导电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

10%。6.根据权利要求3

5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的球形度为0.8

1;和/或,所述第一颗粒具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00nm

1μm;和/或,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
C
为0.5

5μm。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还包括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导电炭黑的Dv50

为200nm

1.5μm;和/或,多壁碳纳米管的管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海彭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