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模型的系统测试性分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917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性能模型的系统测试性分析方法,涉及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包括:系统测试性建模信息收集;以单元级为对象,建立单元性能模型;以系统级为对象,建立系统性能模型;系统性能故障模型构建;系统测试性建模;根据测试性模型开展测试性仿真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展复杂系统的仿真建模与测试性设计分析,可以实现测试性与系统物理架构及参数设计强相关,实现故障的检测与定位。实现故障的检测与定位。实现故障的检测与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性能模型的系统测试性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故障诊断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性能模型的系统测试性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在不断完善功能的同时其自身的复杂性和集成度也不断提高。当需要判断系统是不是发生故障以及进行初步的故障定位时,往往难以准确获得测试信息。复杂系统难以测试主要表现在:测试时间长、效率低、费用高以及集成度高带来传感器难以安装和测试信息难以获取等。
[0003]目前,测试性方法是首先获得被测对象的故障模式与测试点信息,获得测试点与故障模式的布尔关系,最终对测试完备集、诊断策略进行研究。对于测试性建模,多数研究采用多信号流模型。通过建立的测试性模型,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被测对象本身的故障传播路径,获得故障与测试点的映射关系。但是,对于复杂系统而言,各个子部件之间存在耦合,测试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测试与故障关系确定性假设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偏差,基于专家经验建立的多信号流模型一方面难以准确描述各个测试点与各个故障的映射关系,导致系统投入使用后,实际的测试性结论往往低于设计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性能模型的系统测试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系统测试性建模信息收集;系统测试性建模信息包括硬件故障模式、故障测点位置及硬件故障模式对应的故障输出检测判据;S2,以单元级为对象,建立单元性能模型;以系统级为对象,建立系统性能模型;S3,系统性能故障模型构建:S31:对系统进行分层;S32:以单元性能模型为基础,构建单元性能故障模型;S33:以系统性能模型为基础,构建系统性能故障模型;S34:元器件或零件之间由于耦合导致的失效建模;S35:故障触发控制;S4,系统测试性建模:S41,单元测试性模型构建:在性能故障模型基础上,基于所述硬件故障模式,结合所述故障测点位置及硬件故障模式对应的故障输出检测判据,建立单元测试性模型:以t
i
={t
i1
,t
i2
,

,t
in
}表示第i个单元的测点,n表示第i个单元的测点的数量,对应地,以y
i
={y
i1
,y
i2
,

,y
in
}表示第i个单元的测点的输出,其中,y
i
的输出范围为即y
i
的输出范围为当y
i
={y
i1
,y
i2
,

,y
in
}在正常输出范围时,判定为第i个单元输出正常;以f
i
={f
i1
,f
i2
,

,f
ij
,

,f
id
}表示第i个单元的硬件故障模式,d为第i个单元的硬件故障模式的数量,f
ij
发生后导致输出量y
ih
={y
i1
,y
i2
,

,y
ih
}发生变化,其中,h表示为第i个单元的输出中与硬件故障模式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徐文正高昊张蛟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