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蓄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88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蓄热组件,包括蓄热体和多个加热管,蓄热体包括多个同类型的子蓄热体,多个子蓄热体平行排列且彼此连接,每个子蓄热体上均具有多个贯穿子蓄热体的气流通道,每个气流通道内均布置有加热管,每个子蓄热体上还均匀布置有多个可连通相邻两个气流通道的通孔,多个通孔内均适配安装有衔接相邻加热管的第一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固体蓄热组件中设置有多个可贯穿相邻气流通道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可衔接在相邻两个加热管之间的多个第一传热管,多个第一传热管与多个通孔适配安装,可以增加蓄热体的有效热传导面积,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蓄热体蓄热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从而降低能耗。从而降低能耗。从而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蓄热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固体蓄热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固体蓄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人口基数大,每日的总用电量较大,由于集中用电的时段不同,会出现用电量较大的高峰期和用电量较小的低谷期,高峰期内的电价高于低谷期电价数倍,同时集中用电还会对供电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为满足人们生活中的供热需求和降低供热成本,需要使用蓄热组件将低谷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进行储存,并在用电高峰期进行放热供热,从而降低供热成本;
[0003]蓄热组件包括蓄热体和加热管,为提高气流与蓄热组件的热交换能力,直接将加热管安装在蓄热体上的气流通道内,加热管在加热蓄热体的同时可以直接与气流进行热交换,但是由于气流通道与加热管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加热管对蓄热体进行加热的热传递效率低下,蓄热体蓄热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耗能较大,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固体蓄热组件。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固体蓄热组件,包括蓄热体和多个加热管,蓄热体包括多个同类型的子蓄热体,多个子蓄热体平行排列且彼此连接,每个子蓄热体上均具有多个贯穿子蓄热体的气流通道,每个气流通道内均布置有加热管,每个子蓄热体上还均匀布置有多个可连通相邻两个气流通道的通孔,多个通孔内均适配安装有衔接相邻加热管的第一传热管。
[0006]优选的,子蓄热体由两个同类型的蓄热块组装而成,蓄热块上具有组装面,组装面上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且延伸至蓄热块两个端面的第一槽体和多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槽体,多个第一槽体与多个第二槽体交叉布置。
[0007]优选的,当两个组装面贴合时,位于两个蓄热块上多个第一槽体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多个气流通道,位于两个蓄热块上多个第二槽体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多个通孔。
[0008]优选的,多个第一传热管均匀布置在多个加热管之间形成加热网,多个气流通道与多个通孔交叉布置形成加热网槽,加热网适配安装在加热网槽内。
[0009]优选的,多个加热管的外壁分别贴靠多个气流通道的内壁。
[0010]优选的,每个气流通道的内壁上均具有适配加热管的弧形凹槽,加热管贴靠在弧形凹槽上。
[0011]优选的,子蓄热体上还具有多个与通孔连通的盲孔,多个盲孔内均适配安装有与第一传热管连接的第二传热管。
[0012]本技术提出的固体蓄热组件中设置有多个可贯穿相邻气流通道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可衔接在相邻两个加热管之间的多个第一传热管,多个第一传热管与多个通孔适配安装,可以增加蓄热体的有效热传导面积,当对蓄热体进行加热时,多个加热管将部分热
量传递至多个第一传热管,多个第一传热管可直接对蓄热体进行加热,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蓄热体蓄热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从而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固体蓄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固体蓄热组件中子蓄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固体蓄热组件中蓄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固体蓄热组件中加热管和第一传热管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固体蓄热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实施例1
[0019]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固体蓄热组件,包括蓄热体1和多个加热管2,蓄热体1包括多个同类型的子蓄热体11,多个子蓄热体11平行排列且彼此连接,每个子蓄热体11上均具有多个贯穿子蓄热体11的气流通道12,每个气流通道12内均布置有加热管2,每个子蓄热体11上还均匀布置有多个可连通相邻两个气流通道12的通孔13,多个通孔13内均适配安装有衔接相邻加热管2的第一传热管3。
[0020]本实施例1在使用时,由于蓄热体1中设置有多个可贯穿相邻气流通道12的通孔13,通孔13内安装可衔接在相邻两个加热管2之间的多个第一传热管3,多个第一传热管3与多个通孔13适配安装,可以增加蓄热体1的有效热传导面积,当对蓄热体1进行加热时,加热管2直接与蓄热体1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将热量传递至多个第一传热管3,多个第一传热管3直接对蓄热体1进行加热,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蓄热体1蓄热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从而降低能耗。
[0021]为解决实施例1中加热管2以及第一传热管3的安装问题,提出以下优选方案。
[0022]参照图2

图4,优选的,子蓄热体11由两个同类型的蓄热块111组装而成,蓄热块111上具有组装面114,组装面114上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且延伸至蓄热块111两个端面的第一槽体112和多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槽体113,多个第一槽体112与多个第二槽体113交叉布置,当两个组装面114贴合时,位于两个蓄热块111上多个第一槽体112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多个气流通道112,位于两个蓄热块111上多个第二槽体113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多个通孔13,多个第一传热管3均匀布置在多个加热管2之间形成加热网,多个气流通道12与多个通孔13交叉布置形成加热网槽,加热网适配安装在加热网槽内。
[0023]该蓄热体1具体组装时,取两个蓄热块111,将多个加热管2和多个第一传热管3组成加热网,放在蓄热块111上的加热网槽内,或者将多个加热管2和多个第一传热管3分别对应组装在多个第一槽体112和第二槽体113内形成加热网,此后将两个蓄热块111的组装面114对应贴合而将两个蓄热块111拼装成子蓄热体11,最后将多个子蓄热体11组成在一起形成蓄热体1,而完成组装。
[0024]参照图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多个加热管2的外壁分别贴靠多个气流通道12的内壁,每个气流通道12的内壁上均具有适配加热管2的弧形凹槽,加热管2贴靠在弧形凹槽
上,子蓄热体11上还具有多个与通孔13连通的盲孔,多个盲孔内均适配安装有与第一传热管3连接的第二传热管。
[0025]为进一步提升加热管2对蓄热体1的热传导效率,在气流通道12的内壁上均具有适配加热管2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可以增大加热管2与气流通道12的有效接触面积,同时在子蓄热体11上设置多个与通孔13连通的盲孔,多个盲孔内适配安装有与第一传热管3连接的第二传热管,第二传热管可直接为子蓄热体11进行供热,相当于有效增加了加热管2与子蓄热体11的有效传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加热管2对蓄热体1的热传导效率。
[0026]加热管2在蓄热体1上的电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在进行赘述。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蓄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体(1)和多个加热管(2),蓄热体(1)包括多个同类型的子蓄热体(11),多个子蓄热体(11)平行排列且彼此连接,每个子蓄热体(11)上均具有多个贯穿子蓄热体(11)的气流通道(12),每个气流通道(12)内均布置有加热管(2),每个子蓄热体(11)上还均匀布置有多个可连通相邻两个气流通道(12)的通孔(13),多个通孔(13)内均适配安装有衔接相邻加热管(2)的第一传热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蓄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子蓄热体(11)由两个同类型的蓄热块(111)组装而成,蓄热块(111)上具有组装面(114),组装面(114)上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且延伸至蓄热块(111)两个端面的第一槽体(112)和多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槽体(113),多个第一槽体(112)与多个第二槽体(113)交叉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蓄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当两个组装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隗娜葛薇薇王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