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79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包括壳体(1),壳体(1)正面设有面板(2),面板(2)上部设有显示屏(3),面板(3)下部分别设有身份证识别模组(4)、人脸识别模组(5)和摄像头(6);所述壳体(1)内设有与显示屏(3)和身份证识别模组(4)相连的主控制板(7),主控制板(7)还连接有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8)、AIS信号采集板(9)和音频信号采集板(10);所述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8)分别与摄像头(6)和人脸识别模组(5)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船舶航行过程中船员值班情况起到有效监管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航行船员监管设备,特别是一种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船舶AIS规范使用、船舶配员、船员值班规范、船舶适航水域等是保障航行安全的重要条件。目前,对于船舶AIS规范使用可以起到有效的监控,在有关规定中就要求船舶在航行中需要开启船舶的自动识别、航行数据记录、远程识别和跟踪、通信等与航行安全、保安、防治污染相关的装置,并持续进行显示和记录。但是,对于船舱内值班人员值班情况的监管能力较弱,如驾驶台不按规范违规值班、船舶配员不满足要求等等,就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管,导致船舶航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无法对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值班情况起到很好监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本技术具有能够对船舶航行过程中船员值班情况起到有效监管的特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包括壳体,壳体正面设有面板,面板上部设有显示屏,面板下部分别设有身份证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摄像头;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显示屏和身份证识别模组相连的主控制板,主控制板还连接有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AIS信号采集板和音频信号采集板;所述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分别与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模组相连。
[0005]前述的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中,所述主控制板还连接有GIS天线模组和4G模组。
[0006]前述的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中,所述壳体背面的上下两端设有固定挂耳;壳体下部设有航空插头。
[0007]前述的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中,所述面板的长度和宽度大于壳体的长度和宽度,面板上下两端设有安装孔;壳体的背面设有航空插头。
[0008]前述的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中,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下方设有高度调节架,高度调节架下方设有桌面放置底板,高度调节架与桌面放置底板和安装支架之间均为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航空插头。
[0009]前述的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中,主控制板连接有备用电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壳体,面板,设置在面板上的显示屏、身份证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摄像头,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控制板、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AIS信号采集板和音频信号采集板组成,可以对船舶AIS规范使用、船舶配员(船舶配员身份证和人脸智能监测打卡)、船员值班(音频信号采集板的拾音模块和摄像头对船舱内的音频进行采集记录)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管,以此来实现对船舶航行过程中船员值班情况进行有效的监
管。
[0011]另外,本技术通过设计多种安装结构,使得值班记录仪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环境选择相应的安装结构。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图;
[0015]图4是实施例1的结构视图;
[0016]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视图;
[0017]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视图。
[0018]附图中的标记为:1

壳体,2

面板,3

显示屏,4

身份证识别模组,5

人脸识别模组,6

摄像头,7

主控制板,8

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9

AIS信号采集板,10

音频信号采集板,11

安装孔,12

安装支架,13

固定挂耳,14

航空插头,15

高度调节架,16

桌面放置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0]实施例1。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嵌入式安装结构),构成如图1

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正面设有面板2,面板2上部设有显示屏3,面板2下部分别设有身份证识别模组4、人脸识别模组5和摄像头6;所述壳体1内设有与显示屏3和身份证识别模组4相连的主控制板7,主控制板7还连接有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8、AIS信号采集板9和音频信号采集板10;所述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8分别与摄像头6和人脸识别模组5相连。
[0021]所述主控制板7还连接有GIS天线模组和4G模组。
[0022]所述面板2的长度和宽度大于壳体1的长度和宽度,面板2上下两端设有安装孔11;壳体1的背面设有航空插头14。
[0023]主控制板7连接有备用电源。
[0024]音频信号采集板连接有拾音模块。
[0025]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还连接有继电器。
[0026]本技术工作过程:通过人脸识别模组和身份证识别模组对值班人员进行考勤打卡信息的采集(实现值班人员上岗情况的监管),该信息通过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传递至主控制板;通过拾音模块实时采集船舱值班室内的语音信息并传递至音频信号采集板,通过音频信号采集板传递至主控制板;通过摄像头定期或不定期的采集值班室内图像,并由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传递至主控制板;AIS信号采集板采集船舶的AIS动态数据,并上传至主控制板。主控制板将采集的数据经4G模组等传输方式传递至远程控制中心,与此同时,主控制板还将采集到数据展示在显示屏。
[0027]AIS动态数据:日期和时间、对地航速、对地航向、经度、纬度等。
[0028]还可以通过设置数据接口,监测状态数据(如有串行数据输出则采集):船体开口
(门)状态、水密门防火门状态、加速度和船体应力、风速和风向、水深、主报警。操作数据:车钟给令、回令信号、操舵给令、回令信号、主机转速、转向。机舱数据(如有串行数据输出则采集):燃油压力、燃油温度、蓄电池电压等。
[0029]数据接口采用RJ45/RS485,数据协议TCP/IP、MODBUS、NEMA、IEC61162;
[0030]图像采集:输出位宽8位,输出像素MJPG(640*480)@30帧,灵敏度3300Mv/Lux

sec。
[0031]音频采集:半径≥2m。
[0032]人脸识别:识别时间<600ms。
[0033]身份证识别:阅读距离0

4CM,阅读时间<1s。
[0034]备用电源性能参数
[0035][0036]身份证识别模组性能参数
[0037][0038]人脸识别模组性能参数
[0039][0040]显示屏性能参数
[0041]拾音模块采集性能参数
[0042][0043]嵌入式安装结构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在待安装区域预设与壳体形状相对应的槽口,然后将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正面设有面板(2),面板(2)上部设有显示屏(3),面板(2)下部分别设有身份证识别模组(4)、人脸识别模组(5)和摄像头(6);所述壳体(1)内设有与显示屏(3)和身份证识别模组(4)相连的主控制板(7),主控制板(7)还连接有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8)、AIS信号采集板(9)和音频信号采集板(10);所述人脸识别与图像采集板(8)分别与摄像头(6)和人脸识别模组(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板(7)还连接有GIS天线模组和4G模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航行船员值班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背面的上下两端设有固定挂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开春望君蒋平王孝峰王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雅格纳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