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67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气箱内腔里设有密封滑接在气箱侧壁上且延伸至高压气筒内的第三活塞,第三活塞上固接有向前密封滑动在气箱内腔的第四活塞,活塞杆与第三活塞固接,第三活塞内还密封滑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气箱前侧壁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密封滑接在气箱前侧壁上,第四活塞与高压气体接触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三活塞后端面与高压气体接触的面积,所述第三活塞和第二活塞上还开设有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的连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爆炸冲击带动第一活塞滑动的力度更小,第一活塞的滑动带动连通结构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从而依靠高压气体推动第二活塞从第二开口中出穿出,及时释放高压气体带动灭火粉进行灭火。体带动灭火粉进行灭火。体带动灭火粉进行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到机械部件
,具体是指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内发生的瓦斯爆炸危害很大,因此需要对爆炸进行隔离,以防止爆炸扩大蔓延而引起二次爆炸。为了进行隔爆,出现了两种类型的隔爆装置,只能单向隔爆,另能够双向隔爆,无论是那种隔爆方式都需要释放高压气体,使高压气体带动灭火粉从隔爆装置中喷出,从而实现灭火。
[0003]在目前的自动隔爆装置中,高压气体喷出装置包括储存高压气体的高压气筒、通过活塞杆连接的两个,第两个密封滑接在高压气筒的两个开口内,一个活塞的一端连接有前接收板,当发生爆炸后,爆炸冲击带动前方的活塞滑动,从而通过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从第二开口中穿出,高压气筒内的高压气体得到释放,但是当爆炸冲击较小或爆炸距离远,导致爆炸的冲击不足通过第一活塞和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穿出第二穿孔时,会导致高压气体不会释放,从而导致危险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当爆炸冲击较小或爆炸距离远时,及时释放高压气体带动灭火粉进行灭火。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包括储存高压气体且开设有第一开口个第二开口的高压气筒、通过活塞杆连接且密封滑接第二开口内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开口上密封固接有气箱,气箱内腔里设有密封滑接在气箱侧壁上且延伸至高压气筒内的第三活塞,第三活塞上固接有向前密封滑动在气箱内腔的第四活塞,所述活塞杆与第三活塞固接,第三活塞内还密封滑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气箱前侧壁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密封滑接在气箱前侧壁上,且第一活塞连接有位于气箱前方的前接收板,所述活塞内开设有供第一活塞穿入的沉槽,所述第四活塞与高压气体接触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三活塞后端面与高压气体接触的面积,所述第三活塞和第二活塞上还开设有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的连通结构。
[0006]本技术在使用时,当爆炸没有发生时,连通结构没有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状态,当爆炸发生时,爆炸冲击通过前接收板带动第一活塞向后移动,使第一活塞在第三活塞内向后滑动,连通结构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使高压气筒内的高压气体顺着连通结构进入到气箱内,并且进入到第四活塞的后方,高压气体则带动第四活塞向前移动,即带动第三活塞向前移动,使第三活塞带动活塞杆和第二活塞向前移动,即带动第二活塞移动至高压气筒内,从而使高压气体从第二开口中喷出,相对于爆炸冲击不能带动第二活塞穿出第二穿孔的情况,爆炸冲击带动第一活塞滑动的力度更小,第一活塞的滑动带动连通结构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从而依靠高压气体推动第二活塞从第二
开口中出穿出,从而及时释放高压气体带动灭火粉进行灭火。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连通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三活塞上且位于高压气筒内的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供第一活塞密封滑动的贯穿孔,所述第一活塞的圆周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通气孔前方且与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活塞上还设有位于气箱内且与凹槽连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位于第四活塞后方。
[0008]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爆炸没有发生时,第一活塞的圆周面阻塞通气孔,高压气体无法进入到贯穿孔内;当爆炸发生后,第一活塞向后移动,使凹槽移动到通气孔的正下方,高压气体则顺着凹槽与透气孔进入到气箱内,即实现气箱和高压气筒连通。
[0009]作为优选,若干通气孔和若干透气孔均沿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凹槽沿周向闭合形成第三环槽。
[0010]本优选方案便于高压气筒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多个通气孔进入到凹槽内。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活塞螺纹连接在第三活塞上。
[0012]本优选方案便于第四活塞和第三活塞的拆装、更换。
[0013]作为优选,所述气箱的端盖螺纹连接在气箱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活塞密封滑接在所述端盖上。
[0014]本优选方案通过端盖的设置,便于气箱内腔里的第四活塞和第一活塞的安装。
[0015]作为优选,所述端盖的前端面上固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与端盖连接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限位槽延伸至固定环的内圆周面上,固定环、限位槽、端盖的形成第一环槽,所述第一活塞上开设有与第一环槽对应设置的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设有环形的锁片。
[0016]本优选方案通过锁片的设置,便于限制第一活塞的滑动,避免在本装置安装时,触发了第一活塞的移动,在发生爆炸时,第一活塞的滑动直接将锁片折断,因此不影响第一活塞的滑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爆炸没有发生时,连通结构没有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状态,当爆炸发生时,爆炸冲击通过前接收板带动第一活塞向后移动,使第一活塞在第三活塞内向后滑动,连通结构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使高压气筒内的高压气体顺着连通结构进入到气箱内,并且进入到第四活塞的后方,高压气体则带动第四活塞向前移动,即带动第三活塞向前移动,使第三活塞带动活塞杆和第二活塞向前移动,即带动第二活塞移动至高压气筒内,从而使高压气体从第二开口中喷出,相对于爆炸冲击不能带动第二活塞穿出第二穿孔的情况,爆炸冲击带动第一活塞滑动的力度更小,第一活塞的滑动带动连通结构连通气箱内腔与高压气筒,从而依靠高压气体推动第二活塞从第二开口中出穿出,从而及时释放高压气体带动灭火粉进行灭火。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所示:
[0021]1、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第三活塞,4、第四活塞,5、活塞杆,6、高压气筒,7、气箱,8、贯穿孔,9、通气孔,10、端盖,11、固定环,12、锁片,1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3]参照附图1

2,本技术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包括储存高压气体且开设有第一开口个第二开口的高压气筒6、通过活塞杆5连接且密封滑接第二开口内的第二活塞2、第一开口、第二开口、高压气筒6共轴线设置。
[0024]第一开口上密封固接有气箱7,气箱7内腔里设有密封滑接在气箱7侧壁上且延伸至高压气筒6内的第三活塞3,第三活塞3上螺纹连接在向后密封滑动在气箱7内腔的第四活塞4,第四活塞4与气箱7内腔适配。
[0025]所述活塞杆5与第三活塞3固接,第三活塞3内还密封滑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气箱7前侧壁的第一活塞1,第一活塞1密封滑接在气箱7前侧壁上,且第一活塞1连接有位于气箱7前方的前接收板,所述活塞杆5内开设有供第一活塞1穿入的沉槽,所述第四活塞4与高压气体接触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三活塞3后端面与高压气体接触的面积,所述第三活塞3和第二活塞2上还开设有连通气箱7内腔与高压气筒6的连通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包括储存高压气体且开设有第一开口个第二开口的高压气筒(6)、通过活塞杆(5)连接且密封滑接第二开口内的第二活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上密封固接有气箱(7),气箱(7)内腔里设有密封滑接在气箱(7)侧壁上且延伸至高压气筒(6)内的第三活塞(3),第三活塞(3)上固接有向前密封滑动在气箱(7)内腔的第四活塞(4),所述活塞杆(5)与第三活塞(3)固接,第三活塞(3)内还密封滑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气箱(7)前侧壁的第一活塞(1),第一活塞(1)密封滑接在气箱(7)前侧壁上,且第一活塞(1)连接有位于气箱(7)前方的前接收板,所述活塞内开设有供第一活塞(1)穿入的沉槽,所述第四活塞(4)与高压气体接触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三活塞(3)后端面与高压气体接触的面积,所述第三活塞(3)和第二活塞(2)上还开设有连通气箱(7)内腔与高压气筒(6)的连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隔爆装置的高压气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三活塞(3)上且位于高压气筒(6)内的若干通气孔(9),所述通气孔(9)连通供第一活塞(1)密封滑动的贯穿孔(8),所述第一活塞(1)的圆周面上开设有沿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陈雨徐翔王公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