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15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将采集的配电网的运行参数输入构建的薄弱环节评估模型,输出薄弱环节评估指标,并将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指标与对应的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所述比较结果用于评估配电网的薄弱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复杂理论的特征指标构建出薄弱环节评估模型,在基于线路容量越限概率、拓扑供电薄弱度、线路损耗指标、节点电压越限概率、节点注入功率指标、源荷的波动性这六大指标,可以分析出各节点、线路的基本指标,从而描述整体的系统薄弱程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分布式光伏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能量,对于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将为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其波动性、间歇性以及分散广泛等特征将为配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新的挑战。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如何衡量配网各部分薄弱程度成了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时,缺乏衡量配电网各部分薄弱程度的方法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将采集的配电网的运行参数输入构建的薄弱环节评估模型,输出薄弱环节评估指标,并将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指标与对应的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所述比较结果用于评估配电网的薄弱性。
[0006]进一步地,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模型包括以下薄弱环节评估指标:线路容量越限概率、拓扑供电薄弱度、线路损耗、节点电压越限概率、节点注入功率和源荷的波动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线路容量越限概率为:
[0008]R
SL,i
=P
L
(expL
Out,L

1) (1)
[0009]其中,P
L
表示线路的容量越限概率,L
Out,L
表示供电能力增长量,R
SL,i
表示越限概率风险值。
[0010]进一步地,所述拓扑供电薄弱度为:
[0011]H
Lu
=K
u
n
Reu (2)
[0012]其中,K
u
为在对线路u进行N

1+1准则后,所有闭合联络开关方案中负荷增长倍数的最大值;n
Re,u
为断开线路u后,闭合联络开关能恢复供电的失电负荷的个数;H
L,u
表示拓扑供电薄弱度线路u的拓扑供电薄弱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节点电压越限概率为:
[0014]R
U,i
=P
Out,V
(expL
Out ,V

1) (3)
[0015]其中,P
Out,V
表示越上限概率与越下限概率之和;L
Out,V
表示供电能力增长量;R
U,i
表示节点电压越限概率。
[0016]进一步地,所述节点注入功率为:
[0017][0018]其中,S
b
表示节点容量基准值;P
s,i
表示相关性场景S下节点i的注入功率;λ
s
表示节点i的权重;R
S,i
表示相关性场景S下节点i的注入功率衡量值。
[0019]进一步地,将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指标与对应的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所述比较结果用于评估配电网的薄弱性,具体为:
[0020]判断各薄弱环节评估指标与对应的约束条件的满足关系,若不满足约束条件,则配电网中指定线路或节点的薄弱程度=权重
×
指标值,具体为:
[0021]第i个线路的薄弱环节的指标总值W
i_Line
表示为:
[0022]W
i_Line
=w1R
SL,i
+w2R
S,i
+w3K
i (5)
[0023]第i个节点的薄弱环节的指标总值W
i
表示为:
[0024]W
i
=w4R
U,i
+w5H
L,u
+w6S
Lloss,i (6)
[0025]其中,w1~w6表示对应薄弱环节评估指标的权重;K
i
表示源荷的波动性;S
Lloss,i
表示线路损耗。
[002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配电网薄弱性评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配电网的运行参数;薄弱环节评估模块,用于将采集的配电网的运行参数输入构建的薄弱环节评估模型,输出薄弱环节评估指标,并将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指标与对应的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所述比较结果用于评估配电网的薄弱性。
[0027]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
[0028]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的操作。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集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将采集的配电网的运行参数输入构建的薄弱环节评估模型,输出薄弱环节评估指标,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指标用于评估配电网中指定线路或节点的薄弱程度;本专利技术运用复杂理论的特征指标构建出薄弱环节评估模型,在基于线路容量越限概率、拓扑供电薄弱度、线路损耗指标、节点电压越限概率、节点注入功率指标、源荷的波动性这六大指标,可以分析出各节点、线路的基本指标,从而描述整体的系统薄弱程度。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构建薄弱环节评估模型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装置的结构框图;
[0033]图4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进行配电网薄弱性评估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图4中24号节点的电压概率密度函数图;
[0035]图6是图4中24号节点的电压累积分布函数图;
[0036]图7是图4所述配电网的系统整体电压及其置信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8]实施例一:
[0039]如图1所示,一种考虑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将采集的配电网的运行参数输入构建的薄弱环节评估模型,输出薄弱环节评估指标,并将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指标与对应的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所述比较结果用于评估配电网的薄弱性。
[0040]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中薄弱环节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将采集的配电网的运行参数输入构建的薄弱环节评估模型,输出薄弱环节评估指标,并将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指标与对应的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所述比较结果用于评估配电网的薄弱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环节评估模型包括以下薄弱环节评估指标:线路容量越限概率、拓扑供电薄弱度、线路损耗、节点电压越限概率、节点注入功率和源荷的波动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容量越限概率为:R
SL,i
=P
L
(expL
Out,L

1)
ꢀꢀꢀꢀꢀꢀ
(1)其中,P
L
表示线路容量越限概率,L
Out,L
表示供电能力增长量,R
SL,i
表示越限概率风险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供电薄弱度为:H
L,u
=K
u
n
Re,u
ꢀꢀꢀꢀꢀꢀ
(2)其中,K
u
为在对线路u进行N

1+1准则后,所有闭合联络开关方案中负荷增长倍数的最大值;n
Re,u
为断开线路u后,闭合联络开关能恢复供电的失电负荷的个数;H
L,u
表示线路u的拓扑供电薄弱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电压越限概率为:R
U,i
=P
Out,V
(expL
Out,V

1)
ꢀꢀꢀꢀꢀꢀ
(3)其中,P
Out,V
表示越上限概率与越下限概率之和;L
Out,L
表示供电能力增长量;R
U,i
表示节点电压越限概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强生罗飞吕朋蓬彭志强郑明忠易文飞张潼叶志刚陈颖夏杰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