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790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其中,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构建请求,并根据构建请求获得构建项目单;其中,构建请求至少包括:构建需求和用户端ID;根据构建项目单构建初始模型,其中,构建项目单至少包括:构建流程所需的基础数据项目和个性化数据项目;获取样本数据,并利用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优化调整,获得数字孪生模型;接收运行请求,将运行请求中的运行数据输入至数字孪生模型中,由数字孪生模型输出结果,并展示。本申请具有能够提高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效率和构建精度,以及提高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与用户端需求的适配性的技术效果。生模型与用户端需求的适配性的技术效果。生模型与用户端需求的适配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孪生作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促进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使能途径,一直备受各行各业关注,且已经从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阶段。
[0003]数字孪生是以多维虚拟模型和融合数据双驱动,通过虚实闭环交互,来实现监控、仿真、预测、优化等实际功能服务和应用需求,其中,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是实现数字孪生落地应用的前提。
[0004]但通常的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构建系统并不具备通用性,不论用户端的领域和需求是否相同或相似,其均需要重新根据用户端的需求进行一对一建模,且专业性要求高,整个构建过程中均需要专业人员参与,且存在构建效率低、构建精度低,以及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与用户端需求的适配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具有能够提高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效率和构建精度,以及提高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与用户端需求的适配性的技术效果。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构建请求,并根据构建请求获得构建项目单;其中,构建请求至少包括:构建需求和用户端ID;根据构建项目单构建初始模型,其中,构建项目单至少包括:构建流程所需的基础数据项目和个性化数据项目;获取样本数据,并利用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优化调整,获得数字孪生模型;接收运行请求,将运行请求中的运行数据输入至数字孪生模型中,由数字孪生模型输出结果,并展示。
[0007]如上的,其中,根据构建请求获得构建项目单的子步骤如下:对构建需求进行关键词提取,获得多个需求关键词;对需求关键词进行分析,获得构建项目单。
[0008]如上的,其中,对需求关键词进行分析,获得构建项目单的子步骤如下:通过多个预设领域对需求关键词进行领域分析,生成多个领域归属值,并将领域归属值最大的预设领域作为需求领域;通过需求领域对应的多个预设用途对需求关键词进行用途分析,生成多个用途归属值,并将用途归属值最大的预设用途作为需求用途;根据需求用途获取构建数据表,并将构建数据表作为构建项目单。
[0009]如上的,其中,用途归属值的表达式为:;其中,为需求关键词与第个预设用途之间的用途归属值;为用途相似度权
重;为用途频率权重;为第个需求关键词与第个预设用途的相似度;为第个需求关键词在第个预设用途中出现的频率;,为需求关键词的总个数;,为预设用途的总个数。
[0010]如上的,其中,根据构建项目单构建初始模型的子步骤如下:根据构建项目单获得构建数据;根据需求用途生成调用请求,根据调用请求和预先设置的随机值从需求用途对应的多种构建流程中随机选取一种构建流程作为运行流程,其中,一种构建流程对应一个随机值;利用构建数据和运行流程进行模型构建,获得初始模型。
[0011]如上的,其中,根据构建项目单获得构建数据的子步骤如下:S211:根据构建项目单中的个性化数据项目生成填报请求,将填报请求发送至用户端,并接收用户端执行填报请求后发送的填报信息;S212:根据填报信息获取个性化数据;S213:根据构建项目单中的基础数据项目生成查询请求,根据查询请求获取基础数据;S214:将基础数据和个性化数据作为构建数据。
[0012]如上的,其中,执行步骤S211获得填报信息后,还包括:T1:对填报信息进行填报分析,获得分析结果,其中,分析结果为准确或不准确,若准确,则执行S212;若不准确,则获取错误项,执行T2;T2:根据错误项生成复填请求,并接收用户端执行复填请求后发送的复填信息,并将复填信息作为新的填报信息,重新执行T1。
[0013]如上的,其中,对填报信息进行填报分析,获得分析结果的子步骤如下:T11:对填报信息进行完整性分析,生成完整性结果,若每个填报项目均有对应的填报内容,则完整性结果为完整,执行T12;若存在一个或多个填报项目无对应的填报内容,则完整性结果为不完整,分析结果为不准确,并将无对应的填报内容的填报项目作为错误项;T12:对填报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得每个填报项目与其对应的填报内容的关联性值,若关联性值大于预设的关联性阈值,则生成的关联性结果为准确,分析结果为准确,则执行S212;若关联性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关联性阈值,则生成的关联性结果为不准确,分析结果为不准确,并将不准确的填报项目作为错误项。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和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中心;一个用户端对应至少一个数据采集端;其中:用户端:用于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中心发送构建请求;接收采集数据,根据采集数据和/或设定数据生成运行请求,并发送至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中心;数据采集端:用于获取采集数据,并发送至用户端;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中心:用于执行上述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0015]如上的,其中,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中心至少包括:通信单元、构建单元、运行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构建请求,并将构建请求发送至构建单元;接收运行请求,并将运行请求发送至运行单元;构建单元:用于执行构建请求,构建初始模型,并对初始模型进行优化调整,获得数字孪生模型,并将数字孪生模型设置于运行单元内;运行单元:执行运行请求,将运行请求中的运行数据输入至数字孪生模型中,由数字孪生模型输出结果,并展示;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设构建库,预设构建库包括:多个预设领域,一个预设领域对应多个预设用途;一个预设用途对应多种构建流程、构建数据表和采集数据表,其中,构建数据表中包括构建流程所需的基础数据项目和个性化数据项目,采集数据表中包括多个采集数据项目;用于存储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中包括:多个基础数据项目,每个基础
数据项目对应一个或多个基础数据;用于存储样本数据库,样本数据库中包括多个样本数据包,每个样本数据包中包括多个样本数据,样本数据至少包括:实际输入数据和实际输出数据;一个样本数据包对应一个需求用途。
[0016]本申请具有能够提高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效率和构建精度,以及提高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与用户端需求的适配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构建请求,并根据构建请求获得构建项目单;其中,构建请求至少包括:构建需求和用户端ID;根据构建项目单构建初始模型,其中,构建项目单至少包括:构建流程所需的基础数据项目和个性化数据项目;获取样本数据,并利用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优化调整,获得数字孪生模型;接收运行请求,将运行请求中的运行数据输入至数字孪生模型中,由数字孪生模型输出结果,并展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构建请求获得构建项目单的子步骤如下:对构建需求进行关键词提取,获得多个需求关键词;对需求关键词进行分析,获得构建项目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需求关键词进行分析,获得构建项目单的子步骤如下:通过多个预设领域对需求关键词进行领域分析,生成多个领域归属值,并将领域归属值最大的预设领域作为需求领域;通过需求领域对应的多个预设用途对需求关键词进行用途分析,生成多个用途归属值,并将用途归属值最大的预设用途作为需求用途;根据需求用途获取构建数据表,并将构建数据表作为构建项目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构建项目单构建初始模型的子步骤如下:根据构建项目单获得构建数据;根据需求用途生成调用请求,根据调用请求和预先设置的随机值从需求用途对应的多种构建流程中随机选取一种构建流程作为运行流程,其中,一种构建流程对应一个随机值;利用构建数据和运行流程进行模型构建,获得初始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构建项目单获得构建数据的子步骤如下:S211:根据构建项目单中的个性化数据项目生成填报请求,将填报请求发送至用户端,并接收用户端执行填报请求后发送的填报信息;S212:根据填报信息获取个性化数据;S213:根据构建项目单中的基础数据项目生成查询请求,根据查询请求获取基础数据;S214:将基础数据和个性化数据作为构建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填报信息后,还包括:T1:对填报信息进行填报分析,获得分析结果,其中,分析结果为准确或不准确,若准确,则执行S212;若不准确,则获取错误项,执行T2;T2:根据错误项生成复填请求,并接收用户端执行复填请求后发送的复填信息,并将复填信息作为新的填报信息,重新执行T1。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睿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