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77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该减震阻尼器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底部套接在第二连接体顶部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底部铰接有倾斜连板,所述倾斜连板的底部铰接有横移板,所述倾斜连板和横移板均设置有两组,且倾斜连板为靠近第二连接体中心一端高、远离第二连接体中心一端低的倾斜状设置。该减震阻尼器结构,通过双重阻尼效果,在振动力较小时,仅通过滑动摩擦块在固定摩擦板上的摩擦实现阻尼,振动力较大时,则通过贴合阻尼板介入来增强阻尼强度,保证了各种情况下的阻尼效果。保证了各种情况下的阻尼效果。保证了各种情况下的阻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阻尼器
,具体为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
[0003]现有的阻尼器仅能提供一种摩擦耗能实现阻尼,在遭遇不同的振动力时均只能保持一种阻尼强度,而在冲击力较小时,恒定的阻尼强度会由于阻力过大而造成阻尼效果不佳,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底部套接在第二连接体顶部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底部铰接有倾斜连板,所述倾斜连板的底部铰接有横移板,所述倾斜连板和横移板均设置有两组,且倾斜连板为靠近第二连接体中心一端高、远离第二连接体中心一端低的倾斜状设置,所述横移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摩擦块,所述滑动摩擦块的顶部接触设置有固定摩擦板,所述固定摩擦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体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横移板远离倾斜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远离横移板的一端通过气动传动机构与从动板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板远离气动传动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阻尼板,所述贴合阻尼板位于第一连接体侧面。
[0007]优选的,所述气动传动机构包括活塞一、气仓和活塞二,所述活塞一固定连接在主动杆远离横移板的一端,所述气仓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体侧面,且气仓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活塞一无缝隙滑动连接在输入端内部,所述活塞二无缝隙滑动连接在输出端。
[0008]优选的,所述主动杆包括套杆和活动杆,所述套杆与活塞一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套接在套杆内部,且活动杆与横移板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从动板包括套板和活动板,所述套板与活塞二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套接在套板内部,所述活动板与贴合阻尼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套杆内壁与活动杆之间设置有弹性折板一,所述套板内壁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折板二,所述弹性折板一的弹力小于弹性折板二的弹力.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减震阻尼器结构,第一连接体向第二连接体内部移动时,第一连接体带动倾斜连板旋转带动横移板横移,横移板移动过程中带动滑动摩擦块在固定摩擦板摩擦,以实现对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相对位移动能的消耗,从而起到阻尼的效果;同时横移板移动过程中还会带动活塞一移动,活塞一移动时通过气仓带动贴合阻尼板贴合在第一连接体侧面,从而实现进一步的摩擦效果,进而可以增强阻尼效果;通过双重阻尼效果,在振动力较小时,仅通过滑动摩擦块在固定摩擦板上的摩擦实现阻尼,振动力较大时,则通过贴合阻尼板介入来增强阻尼强度,保证了各种情况下的阻尼效果。
[0013]该减震阻尼器结构,弹性折板二和弹性折板一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弹性折板二和弹性折板一自身的弹力以及气仓内部气压增大时的气压力增强阻尼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局部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第一连接体;2、第二连接体;3、弹性折板二;4、倾斜连板;5、横移板;6、滑动摩擦块;7、固定摩擦板;8、弹性折板一;9、贴合阻尼板;10、活塞一;11、气仓;12、活塞二;13、套杆;14、活动杆;15、套板;16、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第二连接体2顶部开设有开口,第一连接体1的底部套接在第二连接体2顶部内壁,第一连接体1的底部铰接有倾斜连板4,倾斜连板4的底部铰接有横移板5,倾斜连板4和横移板5均设置有两组,且倾斜连板4为靠近第二连接体2中心一端高、远离第二连接体2中心一端低的倾斜状设置,横移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摩擦块6,滑动摩擦块6的顶部接触设置有固定摩擦板7,固定摩擦板7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体2内部,第一连接体1向第二连接体2内部移动时,第一连接体1带动倾斜连板4旋转带动横移板5横移,横移板5移动过程中带动滑动摩擦块6在固定摩擦板7摩擦,以实现对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之间相对位移动能的消耗,从而起到阻尼的效果。
[0021]横移板5远离倾斜连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主动杆远离横移板5的一端通过气动传动机构与从动板传动连接,从动板远离气动传动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阻尼板9,贴合阻尼板9位于第一连接体1侧面。
[0022]气动传动机构包括活塞一10、气仓11和活塞二12,活塞一10固定连接在主动杆远离横移板5的一端,气仓11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体2侧面,且气仓11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
输入端和输出端,活塞一10无缝隙滑动连接在输入端内部,活塞二12无缝隙滑动连接在输出端,同时横移板5移动过程中还会带动活塞一10移动,活塞一10移动时通过气仓11带动贴合阻尼板9贴合在第一连接体1侧面,从而实现进一步的摩擦效果,进而可以增强阻尼效果。
[0023]主动杆包括套杆13和活动杆14,套杆13与活塞一10固定连接,活动杆14套接在套杆13内部,且活动杆14与横移板5固定连接。
[0024]从动板包括套板15和活动板16,套板15与活塞二12固定连接,活动板16套接在套板15内部,活动板16与贴合阻尼板9固定连接。
[0025]套杆13内壁与活动杆14之间设置有弹性折板一8,套板15内壁与活动板16之间设置有弹性折板二3,弹性折板一8的弹力小于弹性折板二3的弹力,弹性折板二3和弹性折板一8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弹性折板二3和弹性折板一8自身的弹力以及气仓11内部气压增大时的气压力增强阻尼效果。
[0026]本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工作原理为:将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分别与两个相互活动的结构相连,活动的结构带动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相对位移时,第一连接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2)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底部套接在第二连接体(2)顶部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底部铰接有倾斜连板(4),所述倾斜连板(4)的底部铰接有横移板(5),所述倾斜连板(4)和横移板(5)均设置有两组,且倾斜连板(4)为靠近第二连接体(2)中心一端高、远离第二连接体(2)中心一端低的倾斜状设置,所述横移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摩擦块(6),所述滑动摩擦块(6)的顶部接触设置有固定摩擦板(7),所述固定摩擦板(7)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体(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板(5)远离倾斜连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远离横移板(5)的一端通过气动传动机构与从动板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板远离气动传动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阻尼板(9),所述贴合阻尼板(9)位于第一连接体(1)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传动机构包括活塞一(10)、气仓(11)和活塞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钰昌周正忆
申请(专利权)人:星瑞上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