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64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涉及防堵塞格栅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固定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前后两方分别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右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左侧设有防堵组件,所述防堵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一推杆、刮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于过滤箱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格栅板的右侧贴合,所述第一推杆设于第一滑槽的上侧且与过滤箱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堵组件,当格栅板表面堵塞有漂浮物时,能够被检测出来并清除,使格栅板的过滤效率变高,达到了自动清除堵塞漂浮物的效果。自动清除堵塞漂浮物的效果。自动清除堵塞漂浮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堵塞格栅
,具体为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格栅是污水泵站中最主要的辅助设备,格栅一般由一组平行的栅条组成,斜置于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其倾斜角度为60
°
~80
°
,格栅后应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一般应高于格栅上游最高水位0.5m,对于人工清渣的格栅,其工作台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不小于1.2m,机械清渣的格栅,其长度不小于1.5m,两侧过道宽度不小于0.7m。
[0003]按形状,格栅可分为平面与曲面格栅两种,平面格栅由栅条与框架组成,曲面格栅又可分为固定曲面格栅与旋转鼓筒式格栅两种,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格栅所能截留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统称为栅渣)数量,因所选的栅条间空隙宽度和污水的性质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
[0004]而现有的格栅结构通过粗格栅去除进水中较大的漂浮物时,由于水流带动较大漂浮物不断向一个方向流动,从而使漂浮物过多,堵住格栅的过滤口,导致部分格栅过滤口无法再通过污水,污水的过滤量变少,因此设计一种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固定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所述过滤箱(1)的内部前后两方分别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右侧设有插槽(5),所述插槽(5)的内部设有格栅板(9),所述格栅板(9)的左侧设有防堵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6)、第一推杆(7)、刮板(8),所述压力传感器(6)固定连接于过滤箱(1)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格栅板(9)的右侧贴合,所述第一推杆(7)设于第一滑槽(4)的上侧且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所述刮板(8)的两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4)的内部,所述第一推杆(7)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顶部且与刮板(8)固定连接,所述刮板(8)的右侧面与格栅板(9)的左侧面贴合,所述刮板(8)的内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的后侧设有第二推杆(12)且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二推杆(12)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侧壁且与第一滑块(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3)的一端后侧设有避让槽(15),所述避让槽(15)的左侧设有第三推杆(14),所述第三推杆(14)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槽(15)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16),所述第三推杆(14)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内部且与第二滑块(1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集料箱(18),所述集料箱(18)的进料口与第二滑槽(13)的出口对齐,所述集料箱(1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重量传感器(17),所述重量传感器(17)的接收端朝向集料箱(18),所述集料箱(18)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蓉童林林王旭阳冯伟松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高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