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52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包括固定板以及连接于固定板一端的容置台;所述容置台具有朝外侧敞口设置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由上至下分两层设置的用以放置消毒、无菌物品的操作盘和用以存放污染物、锐器的存放盘,操作盘和存放盘均具有若干相互分隔的放置槽口;所述的操作盘和存放盘可分别或同时伸出容置槽或缩回至容置槽,所述固定板远离容置台的一端压于患者与抢救床之间或固定于抢救床床板下,用于稳固操作台位置以开展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于床侧,便于肢体处置及护理操作,满足护理操作用物放置需求及无菌区和有菌区的分隔设置需求。和有菌区的分隔设置需求。和有菌区的分隔设置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


[0001]本技术属于急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

技术介绍

[0002]急诊大厅抢救过程中,常出现患者聚集的情况。在患者聚集时,输液车需要排队使用且常有由于拥堵无法推近于患者身边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护理操作时,医护人员常常需要手拎用物对患者进行消毒,采血,建立通路等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用物只能放置于窄小的抢救床上,容易出现用物掉落或遗落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抢救床较窄,当患者处于昏迷或四肢无力状态,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患者手臂下垂,无法固定的情况,导致医护人员在处置时较为费力,影响操作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急诊无菌操作过程用物无处安置、抢救床较窄患者手臂下垂影响操作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固定于床侧,便于肢体处置及护理操作,满足护理操作用物放置需求及无菌区和有菌区的分隔设置需求。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包括固定板以及连接于固定板一端的容置台;所述容置台具有朝外侧敞口设置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由上至下分两层设置的用以放置消毒、无菌物品的操作盘和用以存放污染物、锐器的存放盘,操作盘和存放盘均具有若干相互分隔的放置槽口;所述的操作盘和存放盘可分别或同时伸出容置槽或缩回至容置槽,所述固定板远离容置台的一端压于患者与抢救床之间或固定于抢救床床板下,用于稳固操作台位置以开展操作。
[0005]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两侧各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连接轴,所述操作盘和存放盘各与一侧的连接轴配合转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容置台与固定板为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插孔,容置台上连接有用以与插孔配合插接的插榫。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厚度由连接容置台的一端向远离容置台的一端逐渐变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为硅胶材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侧壁上设有分别与操作盘和存放盘位置对应的上下两个卡槽,所述的卡槽沿容置槽内侧壁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操作盘和存放盘的内侧边沿处均设有用以与相应位置卡槽配合卡接的凸棱。
[0011]进一步的,所述存放盘用于存放锐器的放置槽口具有可开合的顶盖以及可拆卸的底盖。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一端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三个顶点处各开设有一插孔,容置台上连接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插榫,两插榫与三角形结构一侧边上的两个插孔或
另一侧边上的两个插孔对应插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4]通过固定板压于患者与抢救床之间或固定于抢救床床板下,将操作台固定于床侧,相当于方便地延长了抢救床的宽度,可以将患者无法固定支撑的手臂搭置于操作台上,便于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提高操作成功率;在容置台的容置槽内设置上下两层的操作盘和存放盘,能够使护理操作无菌用物及有菌垃圾分区放置,满足护理操作对无菌区和有菌区的分隔设置需求,避免了排队等输液车延误护理及手拎用物操作等问题,避免出现用物掉落及遗落于床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实施例4中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板;2、容置台;3、操作盘;4、存放盘;5、连接轴;6、插榫;7、插孔;8、卡槽;9、凸棱;10、顶盖;11、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由硅胶材质的固定板1与硬质塑料材质的容置台2构成;
[0027]该固定板1为矩形,其厚度由连接容置台2的一端向远离容置台2的一端逐渐变薄,该设置便于固定板1压于患者身下与抢救床之间,加之其为硅胶材质,能够避免压迫于患者身下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0028]如图1、图2所示,容置台2具有竖直设置的矩形背板以及分别垂直连接于背板上下两侧边位置的半圆形顶板和底板,背板的背侧面与固定板1一端固定连接,顶板、底板、背板之间形成一敞口容置槽;
[0029]容置槽内两侧各设有一连接轴5,连接轴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底板固定连接;其中一侧的连接轴5下部转动连接有存放盘4,该存放盘4具有若干相互分隔的放置槽口,用以存放污染物、锐器等有菌物,作为护理操作中的有菌区;另一侧的连接轴5上部转动连接有操作盘3,该操作盘3具有若干相互分隔的放置槽口,用以存放消毒液、棉签及无菌物品,作为护理操作中的无菌区;操作盘3、存放盘4分设于容置槽内的上下两层,可以通过连接轴5分别或同时伸出容置槽或缩回至容置槽,各物品分开放置,便于拿取。
[0030]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在用以连接操作盘3的连接轴5中部设置凸台,即能够卡托操作盘3,使其位于容置槽上层位置。
[0031]实施例2
[00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如图3、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33]固定板1整体厚度均等,固定于抢救床床板下,使用时从床板下拉出;固定板1与容置台2为可拆卸连接,将固定板1近身端为矩形,远身端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三个顶点处各开设有一插孔7,容置台2顶板的直线侧边突出于背板,该突出部分的下表面两端各连接一插榫6,两插榫6可根据处置操作过程中的需要与三角形结构一侧边上的两个插孔7或另一侧边上的两个插孔7对应插接,使用完毕后可将插榫6拔出插孔7,使容置台2整体卸下,便于对其进行消毒操作。
[0034]优选的,容置台2背板内壁上设有上下两个沿背板长度方向通长设置的卡槽8,操作盘3、存放盘4的内侧边沿处均设有用以与相应位置卡槽8配合卡接的凸棱9,当操作盘3、存放盘4被收回至容置槽内时,凸棱9与卡槽8卡合,使得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以及连接于固定板(1)一端的容置台(2);所述容置台(2)具有朝外侧敞口设置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由上至下分两层设置的用以放置消毒、无菌物品的操作盘(3)和用以存放污染物、锐器的存放盘(4),操作盘(3)和存放盘(4)均具有若干相互分隔的放置槽口;所述的操作盘(3)和存放盘(4)可分别或同时伸出容置槽或缩回至容置槽,所述固定板(1)远离容置台(2)的一端压于患者与抢救床之间或固定于抢救床床板下,用于稳固操作台位置以开展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内两侧各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连接轴(5),所述操作盘(3)和存放盘(4)各与一侧的连接轴(5)配合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台(2)与固定板(1)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急诊用简易床旁处置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开设有若干插孔(7),容置台(2)上连接有用以与插孔(7)配合插接的插榫(6)。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黎由翠青薛洪省董雅婷李鑫唐健谷世春石新颖刘金洋于子皓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