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弱面的储层“双甜点”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藏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弱面的储层“双甜点”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甜点”最早是指常规油气层中某一小断块具有较好的储层质量。目前,“甜点”多指非常规地层中储层品质较好、工程改造成本较低的区域。因此甜点识别是油气藏工业化开采中压裂工序前的重要技术环节,是选择压裂段点的重要方法。传统的甜点识别基于工程因素,只能评价储层岩石破坏难易程度,没有考虑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可压性好的储层压开后仍然没有产量。为了改善这一缺陷,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页岩油地质
‑
工程双甜点评价方法:通过地震数据探井资料等对储层深入认识,划分区块有利区域,为后期选靶区、选靶层、定靶盒提供依据,同时还需要通过对区块的甜点识别与划分进行储量估算,使其评价结果更加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这种方法对于埋深高、构造复杂的强非均质储层的评价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储层埋深不低于3500m的考虑弱面的储层“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弱面的储层“双甜点”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目标储层的岩心数据、岩石力学实验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储层中单井的测井数据和录井数据获得所述目标储层的可动性参数、储集性参数、含油性参数和可压性参数;S2:根据所述可动性参数、储集性参数、含油性参数构建地质甜点评价模型;根据所述可压性参数构建工程甜点评价模型,获得双甜点预测模型;S3:根据所述双甜点预测模型得到所述单井的双甜点剖面;S4:构建所述目标储层的三维地质网络模型,将所述单井的双甜点剖面赋值三维地质网络模型,得到三维“双甜点”评价模型;其中,所述可压性参数包括弱面指数H和岩石综合脆性指数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弱面的储层“双甜点”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甜点评价模型为:F
I
=w1×
B+w2×
H;其中,w1和w2分别为岩石综合脆性指数B和弱面指数H的权重,由灰色关联法关联微地震事件数和施工压力得到,w1和w2的和等于1;所述含油性参数包括所述储层的全烃含量和含水饱和度;所述储集性参数包括储层的孔隙度和可动流体饱和度;所述可动性参数包括所述储层的地层压力系数和渗透率;所述地质甜点评价模型为:;其中,T
gn
为归一化的全烃含量;φ
n
为归一化的孔隙度;k
n 为归一化的渗透率;S
wn
为归一化的含水饱和度;S
Dn
为归一化的地层压力系数;α
pn
为归一化的可动流体饱和度;ω1~ω6分别为各参数的权重,ω1~ω
6 的和等于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弱面的储层“双甜点”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面指数H为:;其中,ρ
f 为弱面密度,条(层)/m;c为岩石内聚力,MPa;σ
n
为储层中弱面单元法向应力,MPa;φ为岩石内摩擦角,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考虑弱面的储层“双甜点”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面指数H的获得基于弱面拉张破坏假设和弱面剪切破坏假设;其中,所述弱面拉张破坏假设为:在储层中,水力裂缝能否直接穿透闭合的天然裂缝以及天然裂缝重新开启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空间三向主应力大小分布、天然裂缝产状、摩擦系数、内聚力、地层岩石的抗张强度等性质,当弱面内压力大于临界值σ
n
时弱面被拉张破坏;其中,弱面剪切破坏假设为:在储层中,弱面剪切破坏临界强度主要由弱面单元的法相应力、岩石内聚力以及岩石内摩擦角共同决定;当弱面受到大于剪切破坏临界值τ的力作用时,弱面被剪切破坏;所述τ由下式获得:τ=c+σ
n tanφ其中,σ
n 为弱面内压力的临界值。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弱面的储层“双甜点”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
石综合脆性指数B根据储层的岩石矿物脆性指数B
mineral
和所述储层的岩石力学脆性指数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呈,朱海燕,龚丁,施泽进,何勇明,刘伟,李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达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