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廓极小化的A-E-C双虚拟轴动中通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38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廓极小化的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廓极小化的A

E

C双虚拟轴动中通座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中通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轨道约束的虚拟轴动中通天线座架。

技术介绍

[0002]低剖面、小型化动中通天线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风阻小,具有更强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适用于各类高速行驶的载体平台,更能满足未来数字化战场的发展需求。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卫星通信天线小型化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例如某0.3米口径动中通天线,需要在外轮廓为直径400mm、高度340mm的空间内,实现方位

180
°
至+180
°
、俯仰0
°
至110
°
、交叉

18
°
至+18
°
的转动。由于传统A

E

C座架运动包络大,无法实现上述技术指标,因此亟需寻求一种新的座架形式,来满足卫星通信天线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廓极小化的三轴动中通座架,实现动中通天线的低剖面和小型化。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轮廓极小化的A

E

C双虚拟轴动中通座架,包括方位组件、交叉组件和俯仰组件;还包括安装底盘;
[0006]所述方位组件包括方位转盘、转盘轴承、左支臂、右支臂和滚轮;所述方位转盘位于安装底盘的顶部,两者通过转盘轴承连接;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分别位于方位转盘上表面的两侧;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内侧均设有弧形凹槽;
[0007]所述俯仰组件包括方形托架和固定于方形托架两侧的左俯仰轨道和右俯仰轨道;所述左俯仰轨道和右俯仰轨道均为弧形结构,底边为弧形轨道;弧形轨道的外侧为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嵌在对应的弧形凹槽中,弧形凸起可在弧形凹槽中自由滑动;
[0008]所述交叉组件包括天线面、前交叉轨道和后交叉轨道,其中,前交叉轨道和后交叉轨道固设于天线面的背部;所述前交叉轨道和后交叉轨道的底部设有朝外侧延伸的弧形压边;所述方形托架的前档杆和后档杆的内侧均设有滚轮组;滚轮组的滚轮分布在弧形压边的上下两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凸起的半径与弧形凹槽的半径相同。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的滚轮设有至少三个,其中一个滚轮压在弧形压边的顶部,另两个位于弧形压边的底部,用于支撑弧形压边;滚轮和弧形压边滚动摩擦。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俯仰驱动组件和交叉驱动组件;
[0012]所述俯仰驱动组件主要由俯仰电机和锥齿轮组成,所述俯仰电机安装在左支臂的内侧,锥齿轮安装在俯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弧形轨道的内侧设有阵列的锥形齿;锥形齿与锥齿轮啮合;
[0013]所述交叉驱动组件主要由交叉电机和齿轮组成;所述交叉电机安装在方形托架
上,其输出端位于方形托架的内侧并与齿轮连接;所述前交叉轨道的底边设有阵列的齿;齿轮与齿啮合。
[0014]进一步的,在左俯仰轨道和右俯仰轨道的内侧还均设有多个约束滚轮,且约束滚轮分布在弧形凹槽的上方和下方;用于向在弧形凹槽内的弧形凸起提供滚动摩擦。
[0015]进一步的,所述左俯仰轨道和右俯仰轨道的顶边均为弧形,释放天线面的旋转空间,具有更大的交叉角度。
[0016]进一步的,弧形凸起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弧形压边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滚轮对应的滚轮槽。
[0017]本专利技术涉及的A

E

C双虚拟轴动中通座架具有以下特点:
[0018]1.A

E

C动中通座架中的交叉轴和俯仰轴均采用基于轨道约束的虚拟轴技术,由于没有真实存在的俯仰轴和交叉轴,因此节省空间,结构布局将更加紧凑。
[0019]2.虚拟轴技术无需考虑转轴的安装和固定,容易实现天线面运动包络的极小化。
[0020]3.采用轮轨式结构对俯仰组件和方位组件进行约束,其摩擦类型属于滚动摩擦,负载小、损耗低。
[0021]4.与实轴相比,俯仰采用虚拟轴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增天线高度的前提下,交叉组件获得更大的转动范围,从而增强天线跟踪低轨卫星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方位组件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仰组件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左俯仰轨道和俯仰驱动组件安装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俯仰滚轮布置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交叉组件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交叉滚轮布置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安装底盘1、天线罩2、赋形天线面3、滑环4、方位组件5、俯仰组件6、交叉组件7、方位驱动组件8、俯仰驱动组件9、交叉驱动组件10、方位转盘11、转盘轴承12、左支臂13、右支臂14、滚轮15、左俯仰轨道16、右俯仰轨道17、方形托架18、前交叉轨道19、后交叉轨道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一种轮廓极小化的A

E

C双虚拟轴动中通座架,包括安装底盘1、天线罩2、赋形天线面3、滑环4、方位组件5、俯仰组件6、交叉组件7、方位驱动组件8、俯仰驱动组件9和交叉驱动组件10。座架的整体布局为:交叉组件位于俯仰组件上方,俯仰组件位于方位组件上方;方位轴位于整个座架的中心,采用传统的实轴结构,俯仰轴和交叉轴则均采用基于轨道约束的虚拟轴技术。
[0031]所述方位组件5与安装底盘1之间通过转盘轴承连接,由方位驱动组件8驱动,实现方位的转动;所述俯仰组件6位于方位组件5的上方,通过半圆形轮轨式结构约束,在俯仰驱动组件9的驱动下,绕俯仰虚拟轴转动;所述交叉组件7在弧形轮轨式结构的约束下,置于俯
仰组件6的上方,通过交叉驱动组件10的驱动,绕交叉虚拟轴转动;所述赋形天线面3通过螺钉与交叉驱动组件7上的弧形轨道固接。
[0032]进一步的,所述方位组件5由方位转盘11、转盘轴承12、左支臂13、右支臂14和滚轮15组成。
[0033]所述左支臂13和右支臂14通过螺钉安装于方位转盘11上,且左支臂13和右支臂14上各预留有一个弧形凹槽和六个圆形凹槽,用于安装左俯仰轨道16、右俯仰轨道17和六个滚轮15。
[0034]所述的方位驱动组件位于左支臂13的外侧,可充分利用剩余空间。
[0035]进一步的,所述俯仰组件6,包括:滚轮15、左俯仰轨道16、右俯仰轨道17和方形托架18。
[0036]所述左俯仰轨道16的侧壁为锥齿轮,可与位于其内侧的俯仰驱动组件9啮合转动,实现俯仰的旋转。
[0037]所述左俯仰轨道16上端、右俯仰轨道17上端和方形托架18短边均为弧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廓极小化的A

E

C双虚拟轴动中通座架,包括方位组件、交叉组件和俯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底盘;所述方位组件包括方位转盘、转盘轴承、左支臂、右支臂和滚轮;所述方位转盘位于安装底盘的顶部,两者通过转盘轴承连接;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分别位于方位转盘上表面的两侧;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内侧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俯仰组件包括方形托架和固定于方形托架两侧的左俯仰轨道和右俯仰轨道;所述左俯仰轨道和右俯仰轨道均为弧形结构,底边为弧形轨道;弧形轨道的外侧为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嵌在对应的弧形凹槽中,弧形凸起可在弧形凹槽中自由滑动;所述交叉组件包括天线面、前交叉轨道和后交叉轨道,其中,前交叉轨道和后交叉轨道固设于天线面的背部;所述前交叉轨道和后交叉轨道的底部设有朝外侧延伸的弧形压边;所述方形托架的前档杆和后档杆的内侧均设有滚轮组;滚轮组的滚轮分布在弧形压边的上下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廓极小化的A

E

C双虚拟轴动中通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半径与弧形凹槽的半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廓极小化的A

E

C双虚拟轴动中通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的滚轮设有至少三个,其中一个滚轮压在弧形压边的顶部,另两个位于弧形压边的底部,用于支撑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熙田景兵张立军张硕王小宇李洪强米宏伟麻召普王鸿哲秦旭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