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738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农业复合肥料技术领域。该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包括尿素、磷酸一铵、钾肥、45wt%的稀硫酸、液氮、木质素、碱性融合剂、硫化油液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通过将具有良好粘结性和土壤脲酶活性抑制效果的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进行混入,其拥有抑制作用时间长、用量少、抑制效率高、对农作物无毒害、对土壤无污染的效果,同时利用硫化油液进行外膜包裹,其形成的包膜缓释肥料养分释放周期得到延长,肥料养分释放由全方位破裂溶解转变为缓慢膜裂释放,实现了明显减缓铵态氮转化硝态氮的作用强度,延长肥料有效期,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复合肥料
,具体为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肥料,新在释放肥效缓慢。施入土壤后,肥料自身经调控机制使其养分缓慢释放,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目前工业所生产和农业施用的普通尿素是速溶肥料,在水和土壤中溶解转化很快。尿素施入土壤后在土壤中的脲酶作用下很快转化为铵态氮,大量的铵态氮使土壤pH值迅速升高,氨挥发增加;在通气状况良好的土壤中,在土壤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硝态氮在土壤中极易淋失,亚硝态氮也会以氮的氧化物的形式呈气态损失,造成肥料氮的大量损失,从而降低了肥料氮的利用率。
[0003]现有专利(CN103172453B)涉及一种缓释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水溶性颗粒肥料核芯包裹2~3个包裹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避免了有机聚合物或高分子材料对土壤的二次污染,但该专利技术使用含有作物营养成分与水微溶性混合磷酸盐作为包裹剂,使用反应性粘结剂制成多层包裹层的缓控制释放肥料;该专利中的复合肥料虽然减缓了N元素的释放,但是由于肥料本身采用的多层粘合剂造成工序繁琐且依旧会产生全方位的破裂溶解,易导致缓释延长期缩减严重,增产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复合肥料本身采用的多层粘合剂造成工序繁琐且依旧会产生全方位的破裂溶解,易导致缓释延长期缩减严重,增产效果降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包括以下原料:尿素、磷酸一铵、钾肥、45wt%的稀硫酸、液氮、木质素、碱性融合剂、硫化油液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所述尿素、磷酸一铵、钾肥、45wt%的稀硫酸、液氮、木质素、碱性融合剂、硫化油液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按质量比计为尿素100~400份、磷酸一铵30~380份、钾肥60~400份、45wt%的稀硫酸15~100份、液氮5~30份、木质素1~10份、碱性融合剂5~20份、硫化油液5~20份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10~80份。
[0008]优选的,所述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的分子量为1900~4900道尔顿。
[0009]优选的,所述碱性融合剂为硝酸钠、硝酸钾、硝基复合肥,植物灰或生石灰中的一种。
[0010]优选的,还包括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或硼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0011]优选的,所述硫化油液为通过以油液为原料,利用硫化预聚完成硫化油液的制备提取,其中油液为植物油、食用油或废炸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12]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原料混合
[0014]将尿素、磷酸一铵、钾肥、45wt%的稀硫酸、液氮、木质素和微量元素进行按比例混合均匀,在常温下加水使其溶解,经脱水干燥后,得到富含微量元素的原料复合物,备用;
[0015]S2.原料溶解混合
[0016]将碱性融合剂与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进行溶解混合后,将混合物以液体喷雾的形式加入S1中的原料复合物中进行进一步混合均匀,备用;
[0017]S3.硫化油液制备
[0018]通过以油液为底料,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引入羟基后,将硫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硫化聚酯后加入油液中混合均匀,备用;
[0019]S4.肥料混合
[0020]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与步骤S3中的硫化油液进行混合均匀,并经过固化后完成肥料混合;
[0021]S5.造粒制备
[0022]将步骤S4中完成肥料混合的复合肥料进行造粒,形成复合肥料颗粒,并经过多次筛分、干燥、冷却后得到最终缓释增效新型肥料。
[0023]优选的,所述S5中的造粒通过将混合的复合肥料加入造粒系统中,在温度为50~60℃、物料水分含量为6.5%~7.5%条件下进行滚筒造粒,形成核心颗粒半成品。
[0024]优选的,所述S5中的干燥通过干燥系统将核心颗粒半成品进行干燥处理,所述S5中的冷却为室外下自然通风冷却成型。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具有良好粘结性和土壤脲酶活性抑制效果的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进行混入,其拥有抑制作用时间长、用量少、抑制效率高、对农作物无毒害、对土壤无污染的效果,同时利用硫化油液进行外膜包裹,其形成的包膜缓释肥料养分释放周期得到延长,肥料养分释放由全方位破裂溶解转变为缓慢膜裂释放,实现了明显减缓铵态氮转化硝态氮的作用强度,延长肥料有效期,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包括以下原料:尿素、磷酸一铵、钾肥、45wt%的稀硫酸、液氮、木质素、碱性融合剂、硫化油液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所述尿素、
磷酸一铵、钾肥、45wt%的稀硫酸、液氮、木质素、碱性融合剂、硫化油液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按质量比计为尿素100份、磷酸一铵30份、钾肥60份、45wt%的稀硫酸15份、液氮5份、木质素1份、碱性融合剂5份、硫化油液5份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10份。
[0031]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原料混合
[0033]将100份的尿素、30份的磷酸一铵、60份的钾肥、15份的45wt%的稀硫酸、5份的液氮、1份的木质素和富含硼砂的微量元素进行按比例混合均匀,在常温下加水使其溶解,经脱水干燥后,得到富含微量元素的原料复合物,备用;
[0034]S2.原料溶解混合
[0035]将利用植物灰制备的5份计量的碱性融合剂与10份的分子量为2200道尔顿的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进行溶解混合后,将混合物以液体喷雾的形式加入S1中的原料复合物中进行进一步混合均匀,备用;
[0036]其中原料复合物通过搅拌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0037]S3.硫化油液制备
[0038]通过以废炸油油液为底料,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引入羟基后,将硫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硫化聚酯后加入油液中混合均匀,备用;
[0039]S4.肥料混合
[0040]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尿素、磷酸一铵、钾肥、45wt%的稀硫酸、液氮、木质素、碱性融合剂、硫化油液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所述尿素、磷酸一铵、钾肥、45wt%的稀硫酸、液氮、木质素、碱性融合剂、硫化油液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按质量比计为尿素100~400份、磷酸一铵30~380份、钾肥60~400份、45wt%的稀硫酸15~100份、液氮5~30份、木质素1~10份、碱性融合剂5~20份、硫化油液5~20份和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10~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态草炭土腐植酸的分子量为1900~4900道尔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融合剂为硝酸钠、硝酸钾、硝基复合肥,植物灰或生石灰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或硼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油液为通过以油液为原料,利用硫化预聚完成硫化油液的制备提取,其中油液为植物油、食用油或废炸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6.一种缓释增效新型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和庄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