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706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表面构造有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的内壁之间插接有限位杆,且第一矩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限位杆的外周套设有与滑动块抵接的螺旋弹簧,所述滑动块的侧壁构造有与限位杆适配的通孔,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安装有带材定位检测组件,所述定位台的底部构造有圆槽,且圆槽内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外周安装有定频电机,且定频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定位台表面的带材固定组件。使用简单,易操作,可适应不同大小带材的定位检测,适用范围广,灵活度较高。灵活度较高。灵活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非金属合金带材是一种新型软磁合金材料,例如铁基纳米晶合金也是一种新型软磁合金材料,它是由金属元素Fe、Cu、Nb和类金属元素Si、B组成,特殊用途时还含有微量Mo、Ni、Co等金属元素。采用国际先进的急冷快淬技术,将熔融金属以106℃/s的速度直接冷却,制成厚度为25~35m的铁基非晶合金薄带。该合金薄带通过退火部分晶化处理,内部可均匀形成纳米晶颗粒(直径为10~20nm)和非晶相双相组织结构,因此被称为纳米晶合金或超微晶合金,正是由于这种双相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
[0003]铁基纳米晶合金带材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的初始和最大导磁率、低矫顽力、低损耗、饱和磁致伸缩系数趋近零和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和坡莫合金以及Co 基非晶态合金不相上下,但却有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 (高达1.3 T),目前已大量替代硅钢片、坡莫合金和铁氧体,广泛应用于电流系统和电子领域。
[0004]在现有极薄带生产工艺中,由于不同企业对极薄带带材的宽度规格要求不同,在生产中需要使用定位装置对带材宽度进行测量,看是否存在误差,超过误差范围的则不合格;目前主要依托与人工测量校验,非常麻烦,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使用简单,易操作,可适应不同规格大小带材的定位检测,效率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表面构造有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的内壁之间插接有限位杆,且第一矩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限位杆的外周套设有与滑动块抵接的螺旋弹簧,所述滑动块的侧壁构造有与限位杆适配的通孔,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安装有带材定位检测组件,所述定位台的底部构造有圆槽,且圆槽内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外周安装有定频电机,且定频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定位台表面的带材固定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带材定位检测组件包括贴合板,所述贴合板固定在滑动块的顶部,且贴合板的底部构造有插槽,且插槽内插接有贴合在滑动块上表面的延长块,所述延长块的底部安装有滑动在第二矩形凹槽内的反光板,所述第二矩形凹槽的内壁安装有朝向反光板设置的激光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带材固定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部与减速器的输出端
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顶部安装有锥形卡座,所述锥形卡座的顶部构造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内旋接有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凸起的顶端通过一体成型连接有压紧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延长块的侧壁构造有螺栓槽,且贴合板的侧壁穿设有延伸至螺栓槽内的紧固螺栓。
[0011]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板的侧壁构造有竖向凹槽,且贴合板的侧壁涂覆有特氟龙涂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卡座的底部与定位台的表面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呈平行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台的底部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立柱,且立柱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平行设置的支撑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该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通过设置的带材固定组件,可以将不同尺寸带材的圆孔套入锥形卡座中,并快速将带材抵接在锥形卡座和压紧帽之间,使用简单,易操作;
[0017]该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通过设置的带材定位检测组件、限位杆、螺旋弹簧和滑动块,带材定位检测组件可以随滑动块沿限位杆的外周滑动,从而改变贴合板与锥形卡座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规格带材的定位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的带材定位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的带材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定位台;2、第一矩形凹槽;3、限位杆;4、螺旋弹簧;5、滑动块;6、贴合板;7、插槽;8、紧固螺栓;9、延长块;10、反光板;11、螺栓槽;12、第二矩形凹槽;13、激光传感器;14、减速器;15、定频电机;16、传动轴;17、锥形卡座;18、螺纹槽;19、螺纹凸起;20、压紧帽;21、立柱;22、支撑条。
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

3所示,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台1,定位台1的表面构造有第一矩形凹槽2和第二矩形凹槽12,第一矩形凹槽2的内壁之间插接有限位杆3,且第一矩形凹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限位杆3的外周套设有与滑动块5抵接的螺旋弹簧4,滑动块5的侧壁构造有与限位杆3适配的通孔,滑动块5的顶部安装有带材定位检测组件,定位台1的底部构造有圆槽,且圆槽内安装有减速器14,减速器14的外周安装有定频电机15,且定频电机15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4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1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定位台1表面的带材固定组件。
[0024]为了对带材均匀度进行检测,如图1和图2所示,带材定位检测组件包括贴合板6,贴合板6固定在滑动块5的顶部,且贴合板6的底部构造有插槽7,且插槽7内插接有贴合在滑动块5上表面的延长块9,延长块9的底部安装有滑动在第二矩形凹槽12内的反光板10,第二矩形凹槽12的内壁安装有朝向反光板10设置的激光传感器13,激光传感器13电连接有处理器等一系列必要的电子元件,处理器对激光传感器13反馈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反光板10与激光传感器13之间的距离变化幅度可判断带材外周是否均匀。
[0025]为了快速将带材固定安装,如图1和图3所示,带材固定组件包括传动轴16,传动轴16的底部与减速器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轴16的顶部安装有锥形卡座17,锥形卡座17的顶部构造有螺纹槽18,且螺纹槽18内旋接有螺纹凸起19,螺纹凸起19的顶端通过一体成型连接有压紧帽20。
[0026]为了方便将延长块9与贴合板6安装固定,如图2所示,延长块9的侧壁构造有螺栓槽11,且贴合板6的侧壁穿设有延伸至螺栓槽11内的紧固螺栓8。
[0027]为了减小带材与贴合板6之间的摩擦效果,如图1所示,贴合板6的侧壁构造有竖向凹槽,且贴合板6的侧壁涂覆有特氟龙涂层。
[0028]为了提高锥形卡座17转动时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锥形卡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1)的表面构造有第一矩形凹槽(2)和第二矩形凹槽(12),所述第一矩形凹槽(2)的内壁之间插接有限位杆(3),且第一矩形凹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所述限位杆(3)的外周套设有与滑动块(5)抵接的螺旋弹簧(4),所述滑动块(5)的侧壁构造有与限位杆(3)适配的通孔,所述滑动块(5)的顶部安装有带材定位检测组件,所述定位台(1)的底部构造有圆槽,且圆槽内安装有减速器(14),所述减速器(14)的外周安装有定频电机(15),且定频电机(15)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1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定位台(1)表面的带材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定位检测组件包括贴合板(6),所述贴合板(6)固定在滑动块(5)的顶部,且贴合板(6)的底部构造有插槽(7),且插槽(7)内插接有贴合在滑动块(5)上表面的延长块(9),所述延长块(9)的底部安装有滑动在第二矩形凹槽(12)内的反光板(10),所述第二矩形凹槽(12)的内壁安装有朝向反光板(10)设置的激光传感器(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非金属极薄带加工轴距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涛李玥含李双含李伯雄王棣王天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鑫昊晟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