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91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9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包括两个发射端线圈,即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设置于隔磁片的两侧的侧面上,隔磁片两侧均设置有发射端线圈,使得无线充电接收端设备从隔磁片任一侧靠近,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支持双面无线充电,在使用时用户无需区分正反面,提高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磁吸无线充电器在对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无需连接线,可实现直接对设备进行充电,其对位方式可靠、准确、方便,在充电过程中也能便捷使用,并且可以与丰富的磁吸生态配件(包括磁吸充电宝、磁吸充电器、磁吸卡包、磁吸钱包等)配合使用。
[0003]但是现有磁吸无线充电器存在需要区分正反面的缺陷,即用户拿起磁吸无线充电器,有时并不注意哪一面是磁吸面,从而存在第一次磁吸充电器吸不上无线充电接收端设备,还需要拿起来重新翻个面第二次放上去的情况,因此给用户造成不佳的充电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用以提供一种能够支持双面无线充电的方案,解决现有技术的磁吸无线充电只能单面充电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隔磁片;
[0006]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设置于隔磁片的两侧的侧面上。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无线充电设备包括两个发射端线圈,即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设置于隔磁片的两侧的侧面上,隔磁片两侧均设置有发射端线圈,使得无线充电接收端设备从隔磁片任一侧靠近,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支持双面无线充电,在使用时用户无需区分正反面,提高了用户体验。
[00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电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电路;
[0009]无线充电发射端电路包括:全桥逆变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0010]全桥逆变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压;全桥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开关、第一线圈和第一电容后连接到全桥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
[0011]全桥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还依次通过第二开关、第二线圈和第二电容后连接到全桥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
[0012]其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配置为不同时闭合。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复用一个全桥逆变器,第一开关、第一电容和第一线圈组成第一路谐振腔支路,第二开关、第二电容和第二线圈组成第二路谐振腔支路。在无线充电接收端靠近第一线圈的一侧时,将第一开关闭合,且第二开关断开,第一路谐振腔支路开始工作,通过第一线圈对靠近第一线圈一侧的无线充电接收端进行无线充电;在无线充电接收端靠近第二线圈的一侧时,将第一开关断开,且第二开关闭合,第二路谐振腔支路开始工作,通过第二线圈对靠近第二线圈一侧的无线充电接收端进行无线充电。
[00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全桥逆变器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
[0015]第一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输入电压的正端,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
[0016]第三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输入电压的正端,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第四MOS管的漏极,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
[0017]第一MOS管的源极还连接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三MOS管的源极还连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00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第一线圈连接的第一发射端电路,和与第二线圈连接的第二发射端电路;
[0019]第一发射端电路包括:第一逆变器和第一电容;
[0020]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压;第一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线圈和第一电容后连接到第一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
[0021]第二发射端电路包括:第二逆变器和第二电容;
[0022]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压;第二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线圈和第二电容后连接到第二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两个独立的发射端电路,即第一发射端电路和第二发射端电路,第一发射端电路和第二发射端电路均具有自己独立的逆变桥和谐振电容,因此,两个发射端电路能够同时工作,在第一发射端电路对靠近第一线圈的无线充电接收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第二发射端电路也对靠近第二线圈的无线充电接收端进行无线充电。
[002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磁片的厚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d,且小于或等于2d;其中,d为满功率下单个线圈工作所需的隔磁片厚度。
[0025]根据毕奥萨法尔定律,可知无线充电线圈电流与隔磁片磁场强度成正比,当隔磁片最大磁场强度不变(线圈及功率不变),磁通量与隔磁片厚度成正比。隔磁片越厚、材料越多、成本越高。磁性材料的磁场强度有个最大值Bm,超过最大磁场强度Bm,线圈磁场饱和,线圈继续增加电流也不能增加磁场强度,并且线圈过流会增加线圈发热。
[0026]在无线充电过程中,线圈电流成周期性正弦变化,因此可以根据最大线圈电流计算最大磁场强度,从而设计合适的隔磁片厚度。将满功率下单个线圈工作所需的隔磁片厚度定义为d。并且,当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同时工作时,对隔磁片的磁场强度遵循矢量叠加原理。
[0027]由于无线充电设备需要支持单个线圈工作和两个线圈同时工作的两种工作模式。本实施例的两个线圈的最大线圈电流值均为A,在单个线圈工作时,所需的隔磁片厚度为d;在两个线圈同时工作时,根据隔磁片的磁场强度遵循矢量叠加原理,考虑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电流相角差为0的极端情况,所需的隔磁片厚度为2d。因此,本实施例中将隔磁片的厚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d,且小于或等于2d。
[002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磁片的厚度设置为d;
[0029]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配置为: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电流相角差θ满足:120
°
<θ<240
°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隔磁片的厚度设置为d能够满足单个线圈最大线圈电流的情
况。在隔磁片的厚度为d时,为了满足两个线圈同时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电流相角差限制在120
°
<θ<240
°
,可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电流矢量合成值幅度不大于最大线圈电流值A。因此,本实施例将隔磁片的厚度设置为d,且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电流相角差θ满足120
°
<θ<240
°
的方案,在能够满足两种工作模式下最大功率的前提下,降低了隔磁片厚度,减少隔磁材料的使用,降低了设备成本。
[003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逆变器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
[0032]第一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输入电压的正端,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三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输入电压的正端,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第四MOS管的漏极,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一MOS管的源极还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隔磁片;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磁片的两侧的侧面上;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电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电路;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电路包括:全桥逆变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全桥逆变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压;所述全桥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第一线圈和第一电容后连接到所述全桥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全桥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第二线圈和第二电容后连接到所述全桥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配置为不同时闭合;或,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的第一发射端电路,和与所述第二线圈连接的第二发射端电路;所述第一发射端电路包括:第一逆变器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压;所述第一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一电容后连接到所述第一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发射端电路包括:第二逆变器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压;所述第二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线圈和第二电容后连接到所述第二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逆变器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输入电压的正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输入电压的正端,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还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还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片的厚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d,且小于或等于2d;其中,d为满功率下单个线圈工作所需的隔磁片厚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片的厚度设置为d;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兴平郭越勇赵港
申请(专利权)人:美芯晟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