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洗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玻璃纤维电子纱生产过程中,由拉丝车间生产的玻璃纤维原丝绕于绕丝筒上后,将其运输到下一工序生产,生产后的绕丝筒需要经过清洗才能继续送回拉丝车间循环利用。
[0003]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绕丝筒的品种生产变得多样化,同时为提高目视化管理的需求,车间内采用长短以及颜色不一的多种规格的绕丝筒。其中,在对绕丝筒清洗的过程中,绕丝筒会浮在水中,此时就需要压杆对绕丝筒进行按压,以使绕丝筒位于水内并按照既定路线通过清洗机。而在对不同规格的绕丝筒清洗时,由于压杆的尺寸、安装位置是固定的,故只能令固定的尺寸规格的绕丝筒通过,其他规格的绕丝筒会浮于水中,无法起到固定作用,导致全部挤压在清洗机内。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因绕丝筒无法分类清洗而导致的清洗效果不好且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绕丝筒无法分类清洗而导致清洗效果不好且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输送线(10);多个副输送线(20),多个所述副输送线(20)沿所述主输送线(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清洗机(30),多个所述清洗机(30)和多个所述副输送线(2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副输送线(20)均可运动地设置,以将位于其上的待清洗部件(1)输送至相应的所述清洗机(30)处;多个识别组件(40),各个所述识别组件(40)均设置在所述主输送线(10)上并位于所述副输送线(20)的上游,以通过所述识别组件(40)识别不同规格的待清洗部件(1);多个分拨组件(50),各个所述分拨组件(50)均包括分拨部件(51),各个所述分拨部件(51)位于相应的所述副输送线(20)的靠近所述主输送线(10)的一端,各个所述分拨部件(51)均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副输送线(20)的下方,以根据所述识别组件(40)的识别结果,使所述分拨部件(51)运动至避让位置或分拨位置;其中,当所述分拨部件(51)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分拨部件(51)位于所述主输送线(10)和所述副输送线(20)下方;当所述分拨部件(51)处于所述分拨位置时,所述分拨部件(51)伸出所述主输送线(10)的上表面和所述副输送线(20)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拨组件(50)还包括:传动部件(52),所述传动部件(52)与所述分拨部件(51)连接;多个传动轮(53),所述传动部件(52)绕设在多个所述传动轮上,以形成环形结构,多个所述传动轮(53)的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轮(53)可转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传动部件(52)、多个所述传动轮(53)和所述分拨部件(51)运动;其中,所述传动部件(52)为传动带或传动链,所述传动部件(52)的至少部分传动段沿所述主输送线(10)至所述副输送线(20)的分布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52)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部件(52)相对设置,多个所述传动轮(53)分为两组传动轮组,各个所述传动部件(52)绕设在相应的所述传动轮组的多个所述传动轮(53)上;所述分拨部件(51)包括多个分拨杆(510)和连接件(511),所述连接件(5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动部件(52)连接,多个所述分拨杆(510)沿所述连接件(5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拨部件(51)为两个,沿所述副输送线(20)的延伸方向,两个所述分拨部件(51)分别分布在所述传动部件(52)的两端;其中,两个所述分拨部件(51)的分拨杆(510)的延伸方向相反;和/或,所述分拨组件(50)还包括驱动装置(54),所述驱动装置(54)安装在所述副输送线(20)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54)与多个所述传动轮(53)中的一个所述传动轮驱动连接,以带动多个所述传动轮(53)和所述传动部件(52)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40)包括:安装架(41),所述安装架(41)与所述主输送线(10)之间围成检测空间(400),所述待清
洗部件(1)具有运动至位于所述检测空间(400)内的检测位置;第一检测部件(42),用于检测所述待清洗部件(1)的尺寸大小,所述第一检测部件(42)安装在所述检测空间(400)内,所述第一检测部件(42)的第一检测部朝向所述检测空间(400)设置,以对位于所述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伟,阮翠英,朱晓丰,陈振辉,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