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70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针对现有的设备运维复杂、麻烦,需要铺设污水管道,目前污水集中处理管道、堵塞、漏水等问题频发,进而导致二次污染环境,无法批量生产、品质不稳定、使用寿命短、施工周期长等问题,设备用电问题困难,PE等材质埋深较浅,寒冷地区无法地埋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碳循环净化器壳体与太阳能动力机构,所述碳循环净化器壳体与太阳能动力机构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将单户住宅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就地排放的污水处理设备,而且运维简单;不受地形的影响;防止环境的污染,品质稳定,使用寿命很长;太阳能系统供电及供气,实现低碳零能耗。实现低碳零能耗。实现低碳零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按照发生源、有机物的不同,生活污水分为黑水、灰水两大类,其中黑水指含有粪便物质的高浓度生活污水,其发生源为马桶、便池等,黑水中含有大量的粪便、纸屑、病原虫等悬浮物;灰水是指淋浴过、洗涤过的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其发生源为洗衣机、浴室、厨房等。一般来说黑水要先经过化粪池的沉淀和厌氧发酵后得到相对洁净的上清液,灰水也要先经过滤之后得到相对洁净的过滤水,但是上清液和过滤水(统称为污水)中的氨氮、硝氮、细菌等含量超标,仍然需要进一步处才能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洁净水;现有净化槽存在如下几个缺点:
[0003]1、现有设备运维复杂、麻烦;
[0004]2、需要铺设污水管道,对于远离市中心的人口分散地区来说很难控制成本,而且在山区及河川糊泊周边等管网铺设也困难;
[0005]3、目前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由于管道施工品质恶劣导致污水管道损坏、堵塞、漏水等问题频发,进而导致二次污染环境;
[0006]4、无法批量生产、品质不稳定、使用寿命短、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0007]5、设备用电问题困难;
[0008]6、PE等材质埋深较浅,寒冷地区无法地埋。
[0009]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处理设施一体结构、高效曝气、太阳能供电,可单户使用,无需铺设管网,玻璃钢材质,永久防腐,模压钢圈内衬,埋深可达2m,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设备运维复杂、麻烦,需要铺设污水管道,对于远离市中心的人口分散地区来说很难控制成本,而且在山区及河川湖泊周边等管网铺设也困难,目前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由于管道施工品质恶劣导致污水管道损坏、堵塞、漏水等问题频发,进而导致二次污染环境,无法批量生产、品质不稳定、使用寿命短、施工周期长等问题,设备用电问题困难,PE等材质埋深较浅,寒冷地区无法地埋的缺点,而提出的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2]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碳循环净化器壳体与太阳能动力机构,所述碳循环净化器壳体与太阳能动力机构相配合,碳循环净化器壳体内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有第一内部隔板和第二内部隔板,碳循环净化器壳体与第一内部隔板之间设置有缺氧池,碳循环净化器壳体与第二内部隔板之间设置有好氧池,碳循环净化器壳体与第一内部隔板和第二内部隔板之间设置有沉淀池。
[0013]优选的,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软性填料,碳循环净化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缺氧池内,第一内部隔板与第二内部隔板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第一过流管,第一过流管的一端延伸至好氧池内,第一过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缺氧池内。
[0014]优选的,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高效曝气装置,高效曝气装置上设置有缠绕软性生物填料,碳循环净化器壳体内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的一端延伸至缺氧池内,混合液回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好氧池内,第二内部隔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流管,第二过流管的一端延伸至好氧池内,第二过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池内。
[0015]优选的,所述碳循环净化器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沉淀池,第一内部隔板上设置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的一端延伸至沉淀池内,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缺氧池内。
[0016]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动力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顶部连接有竖杆,竖杆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板,且竖杆上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风机,风机上设置有曝气通气软管、混合液回流气提通气软管和污泥回流气提通气软管,曝气通气软管与高效曝气装置连接,混合液回流气提通气软管与混合液回流管连接,污泥回流气提通气软管与污泥回流管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方案可以将单户住宅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就地排放的污水处理设备,而且运维简单;
[0019]2、本方案由于不需要污水管道,所以对于远离市中心的人口分散地区来说都很好地控制成本,而且在山区及河川糊泊周边等管网铺设困难的地区也能简单设置,不受地形的影响;
[0020]3、本方案可以解决目前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由于管道施工品质恶劣导致污水管道损坏、堵塞、漏水等问题频发,安装使用碳循环净化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发生,进而防止环境的污染;
[0021]4、本方案的碳循环净化器由玻璃钢复合材料制造,品质稳定,使用寿命很长,使用本技术可简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建设计划,施工只要三天即可完工,从而达到加速普及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的目的;
[0022]5、本方案好氧单元采用竖向曝气软性填料耦合技术,微氧直接与曝气装置接触,使本单元生化反应更加高效,更加适用于单户水质处理。
[0023]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将单户住宅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就地排放的污水处理设备,而且运维简单;不受地形的影响;防止环境的污染,品质稳定,使用寿命很长;太阳能系统供电及供气,实现零能耗。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的太阳能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的碳循环净化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中:1太阳能电池、2太阳能板、3控制箱、4风机、5碳循环净化器壳体、6第一内部隔板、7第二内部隔板、8进水管、9第一过流管、10第二过流管、11出水管、12混合液回流管、13污泥回流管、14软性填料、15高效曝气装置、16缠绕软性生物填料、17混合液回流气提通气软管、18曝气通气软管、19污泥回流气提通气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实施例一
[0032]参照图1

3,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太阳能动力机构,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太阳能动力机构相配合,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内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有第一内部隔板6和第二内部隔板7,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第一内部隔板6之间设置有缺氧池,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第二内部隔板7之间设置有好氧池,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第一内部隔板6和第二内部隔板7之间设置有沉淀池。
[0033]本实施例中,缺氧池内设置有软性填料14,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8,进水管8的一端延伸至缺氧池内,第一内部隔板6与第二内部隔板7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第一过流管9,第一过流管9的一端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太阳能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太阳能动力机构相配合,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内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有第一内部隔板(6)和第二内部隔板(7),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第一内部隔板(6)之间设置有缺氧池,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第二内部隔板(7)之间设置有好氧池,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与第一内部隔板(6)和第二内部隔板(7)之间设置有沉淀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软性填料(14),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8),进水管(8)的一端延伸至缺氧池内,第一内部隔板(6)与第二内部隔板(7)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第一过流管(9),第一过流管(9)的一端延伸至好氧池内,第一过流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缺氧池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村一体化污、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部设置有高效曝气装置(15),高效曝气装置(15)上设置有缠绕软性生物填料(16),碳循环净化器壳体(5)内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12),混合液回流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莉腾胜平秦明峰杜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一诺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