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牙合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54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个性化牙合托,以解决传统个别托盘取模精确度低,颌位关系记录流程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个性化牙合托包括上下颌个别托盘、第一面片和第二面片;所述第一面片与上颌个别托盘的腭穹窿区组织面中部区域匹配,所述第二面片与下颌个别托盘的双侧下颌后牙区组织面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个别托盘组织面设有可便捷拆卸的印模终止器用于无牙颌终印模的精确制取;并且在托盘上方设有牙合堤,用于维持患者的垂直距离并适配于下颌运动记录及分析系统进行水平颌位关系的获取及记录,这一装置可简化临床流程,降低了无牙颌修复的经验依赖性及技术敏感性。复的经验依赖性及技术敏感性。复的经验依赖性及技术敏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性化牙合托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口义齿修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个性化牙合托,主要用于获取精确印模及确定无牙颌颌位关系。

技术介绍

[0002]无牙颌是口腔修复的常见病、多发病;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无牙颌患者。
[0003]目前,黏膜支持式的全口义齿仍是无牙颌主要的修复方式。然而,传统的全口义齿修复临床流程复杂,技术敏感性高,从初诊到最终义齿戴牙,患者需要就诊多次,为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0004]数字化技术为全口义齿修复带来了更多可能,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传统流程中,有助于简化临床操作的经验依赖,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提高修复精度。
[0005]制取精确的无牙颌印模,是保证全口义齿具有良好的固位及稳定的关键,也是保障治疗效果的第一步。
[0006]传统的无牙颌印模通常采用“两步法”获得,即应用成品托盘制取初印模并翻制石膏模型;然后在石膏模型上绘制边缘线,并使用光固化树脂片在石膏模型上手工制作与无牙颌组织面完全匹配的个别托盘,用于制取更加精确的无牙颌印模。
[0007]然而,手工制作个别托盘的操作流程复杂,托盘的厚度、边缘伸展程度很难标准化;且在使用个别托盘制取终印模时,由于施加于托盘的压力无法精准把控,托盘组织面印模材料的厚度无法保证均匀一致;同时,部分区域的粘膜亦可能因为过大的力量而变形,从而导致印模准确性降低,影响全口义齿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牙合托。
[0009]为此,本技术提供的个性化牙合托包括上下颌个别托盘、第一面片和第二面片;
[0010]所述第一面片与上颌个别托盘的腭穹窿区组织面中部区域匹配,所述第二面片与下颌个别托盘的双侧下颌后牙区组织面匹配。
[0011]可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面片与上颌个别托盘的腭穹窿区组织面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面片与下颌个别托盘的双侧下颌后牙区组织面通过榫卯结构连接。
[0012]可选的方案是,所述上下颌个别托盘上设有上下颌牙合堤。
[0013]可选的方案是,所述上颌个性化牙合托的前牙区牙合堤唇侧面设置多个第一孔;
[0014]所述上下颌个性化牙合托的前牙区及双侧前磨牙区牙合堤咬合面分别设置多个第二孔;
[0015]所述上下颌个性化牙合托的双侧后牙区牙合堤咬合面分别设置第一凹槽;
[0016]所述下颌个性化牙合托的双侧前牙至前磨牙区的牙合堤唇侧面分别设置第二凹
槽;
[0017]所述上颌个别托盘的磨光面后部区域设置突起结构。
[0018]可选的方案是,所述上颌个别托盘的腭穹窿区组织面设有榫槽,所述突起结构由上颌个别托盘的腭穹窿区组织面的榫槽凹陷形成。
[0019]本技术方案中个别托盘组织面设计可便捷拆卸的面片结构作为印模终止器用于无牙颌终印模的精确制取。进一步方案中,在托盘上方设计数字化牙合堤,用于维持患者的垂直距离并适配于下颌运动记录及分析系统进行水平颌位关系的获取及记录,这一装置可简化临床流程,降低了无牙颌修复的经验依赖性及技术敏感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个性化牙合托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一、二面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个性化牙合托(设有牙合堤)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上颌个性化牙合托的结构示意图,A和B分别为不同方位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下颌个性化牙合托的结构示意图,A和B分别为不同方位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数字化模型;A为上颌数字化模型;B为下颌数字化模型;C为制取上下颌初步颌位关系记录的正中颌托盘示意图(即初始咬合关系数据);D为带有个性化牙合堤模型的上下颌个别托盘模型。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获得的上下颌个别托盘模型,A图为上颌个别托盘模型,B图为下颌个别托盘模型;
[00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面片结构及个性化牙合堤模型及成品;A为第一面片;B为第二面片;C为第一面片与上颌个别托盘模型组织面匹配后的示意图;D为第二面片与下颌个别托盘模型组织面匹配后的示意图;E和F为在牙合堤模型的相应部位设计固位结构的示意图;G为上颌个性化牙合托的实物图(上颌牙合堤未示出);H为下颌个性化牙合托的实物图(第二面片未示出)。
[002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颌无牙颌印模的制取流程图;A为佩戴上颌个别托盘(包括第一面片)完成牙槽嵴终印模制取的组织面俯视图;B为佩戴上颌个别托盘(包括第一面片)完成牙槽嵴终印模制取的组织面侧视图;其中,牙槽嵴区域印模厚度与第一面片厚度一致;C为去除第一面片后获取的上颌无牙颌印模组织面俯视图;D为上颌无牙颌印模组织面侧视图;其中,原第一面片区域与牙槽嵴区域印模厚度一致。
[002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获得的包含准确咬合关系数据的上下颌模型,A为根据完成终印模的上颌个别托盘经扫描数据和数据翻转建立的上颌终模型,B为根据完成终印模的下颌个别托盘经扫描数据和数据翻转建立的下颌终模型,C为包含准确咬合关系数据的上下颌终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除非有特殊说明,本文中的科学与技术术语根据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认识理解。
[0031]本技术所述的上下颌指的的是上颌和下颌,例如,上下颌数字化模型指的是
上颌数字化模型和下颌数字化模型;其余相关术语根据此含义理解。本技术的“个别”或“个性化”可以理解为针对具体患者口腔特征及咬合数据。
[0032]参见图1和2,本技术的个性化牙合托包括上下颌个别托盘(及上颌个别托盘11和下颌个别托盘12)、第一面片2和第二面片3;其中,第一面片2与上颌个别托盘11的腭穹窿区组织面中部区域匹配,第二面片3与下颌个别托盘12的双侧下颌后牙区组织面匹配。
[0033]本技术的个别托盘和面片可用于制取具有印模的个别托盘(即无牙颌印模),具体过程如下:
[0034](1)装配、检查、调磨个别托盘:将第一、二面片与个别托盘进行装配吻合,确保印模终止器完全就位后,于患者口内试戴,检查个别托盘边缘,调磨过长边缘;
[0035](2)边缘整塑:开始操作前,教患者练习吮吸、吞咽、发啊音等动作;将装配了两个面片的个别托盘边缘及组织面充分干燥,防止边缘整塑硅橡胶脱落;在进行边缘整塑时,除了在个别托盘边缘及上颌后堤区添加足够的硅橡胶外,可在托盘组织面除两个面片外的区域放置少量边缘整塑硅橡胶;然后口内复位个别托盘,按压,完成边缘整塑动作;同时,利用两个面片的厚度支撑,保证托盘组织面除两个面片区域以外均能留有一定厚度的印模材料;
[0036](3)口外去除两个面片及溢到终止器表面的印模材料,并在该区域涂布硅橡胶轻体,就位时,通过边缘整塑硅橡胶的初印模准确复位个别托盘,不施加额外力量;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性化牙合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颌个别托盘、第一面片和第二面片;所述第一面片与上颌个别托盘的腭穹窿区组织面中部区域匹配,所述第二面片与下颌个别托盘的双侧下颌后牙区组织面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牙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片与上颌个别托盘的腭穹窿区组织面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面片与下颌个别托盘的双侧下颌后牙区组织面通过榫卯结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牙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颌个别托盘上设有上下颌牙合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个性化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玥冯志宏牛丽娜钟声朱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